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35)
2023(19079)
2022(15859)
2021(14571)
2020(12283)
2019(27420)
2018(26955)
2017(51442)
2016(27510)
2015(30130)
2014(29291)
2013(28845)
2012(26301)
2011(23422)
2010(23395)
2009(21322)
2008(20838)
2007(18522)
2006(16000)
2005(14202)
作者
(76408)
(63778)
(63560)
(59858)
(40474)
(30497)
(28613)
(24936)
(24251)
(22548)
(21726)
(21281)
(20145)
(20016)
(19599)
(19529)
(18967)
(18773)
(18307)
(18166)
(15777)
(15477)
(15469)
(14667)
(14353)
(14148)
(14071)
(14013)
(12638)
(12593)
学科
(118336)
经济(118220)
(101186)
管理(91713)
(88800)
企业(88800)
方法(49122)
数学(39810)
数学方法(39374)
(37261)
(36249)
业经(35401)
中国(32939)
地方(26729)
农业(25927)
技术(24045)
(23797)
财务(23751)
财务管理(23713)
企业财务(22513)
(22424)
(20911)
贸易(20894)
(20289)
(19448)
理论(19311)
(18494)
(18324)
(18201)
(18062)
机构
学院(381026)
大学(374590)
(161924)
经济(159035)
管理(154315)
理学(133073)
理学院(131730)
管理学(129834)
管理学院(129114)
研究(124080)
中国(96327)
(77918)
(75301)
科学(74309)
(65510)
(60760)
财经(59149)
中心(57992)
(57539)
业大(56315)
研究所(54849)
(53962)
农业(51147)
经济学(48998)
北京(48366)
(46301)
师范(45753)
(45368)
(45043)
经济学院(44325)
基金
项目(257631)
科学(205722)
基金(188770)
研究(188221)
(164496)
国家(163006)
科学基金(142150)
社会(123133)
社会科(116979)
社会科学(116952)
(102482)
基金项目(100165)
自然(91270)
自然科(89286)
自然科学(89259)
自然科学基金(87721)
教育(85210)
(85106)
资助(75155)
编号(74220)
(59342)
(58792)
成果(58039)
重点(57589)
(56379)
创新(54239)
国家社会(51601)
课题(50914)
(50325)
科研(49283)
期刊
(180279)
经济(180279)
研究(108780)
中国(76859)
管理(62755)
(61410)
(60455)
学报(55629)
科学(54305)
大学(43440)
学学(41441)
农业(41352)
教育(36778)
(35747)
金融(35747)
技术(35492)
业经(32391)
财经(29357)
经济研究(28780)
(25394)
(24303)
问题(23562)
技术经济(20907)
科技(20162)
商业(18759)
现代(18310)
(17724)
(17566)
世界(17097)
(17040)
共检索到56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朱世卡  
科技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以往文献鲜有研究科技创新对社会公平的影响。本文以科技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为研究内容。理论方面,基于Solow经济增长理论构建数理模型,进行归纳分析。实证方面,运用2008年、2010—2013年和2015年CGSS与省级面板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中介机制进行识别,最后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基于企业自主发展维度,由于行业间与企业间研发能力等科技创新水平差异,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2)基于政府主导干预维度,由于政府通过抽税补贴等产业政策拉大了行业间与企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3)科技创新能够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4)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科技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是基于区域内人力资本水平、政府规模以及地理属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建议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要控制其对社会公平的扭曲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有效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微观基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理论视角,研究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不平等指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努力不平等可通过激励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创新,机会不平等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扭曲与错配抑制企业创新能力。(2)实证检验表明,由于努力不平等的促进作用与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无显著作用,且机会不平等通过降低社会流动预期和社会信任间接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其中降低社会流动预期效果更为显著。(3)合理企业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制度、财政适度的"有为政府"以及高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本能够降低机会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4)不平等指标对企业非核心创新影响较大,对企业核心创新影响较小。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创新产业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一鑫  李杏  冉征  
基于政策性研发补贴"偏国有化"这一特征事实,将研发补贴在"国民"所有制间的不平等定义为水平不平等,将企业个体间的不平等定义为垂直不平等。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研发补贴水平不平等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皆具有抑制效应且对国企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补贴的水平不平等分别通过"研发补贴诅咒效应"和"低创新倾向效应"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在控制了水平不平等后,垂直不平等与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主要的政策启示有:一是在考虑研发补贴差异性的政策效应时,应当从个体的不平等中区分所有制间的不平等;二是应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补贴政策,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可适当扩大研发补贴在异质性企业间的个体分布,但应极力消除补贴的所有制歧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旭华  刘咏梅  岳柳青  
传统战略研究者认为,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整合组织等级理论和团队断层理论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也有功能性的一面,即权力不平等可以促进高管团队任务型子群体的产生,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强度。基于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2年间1487个高管团队层面及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考察了权力不平等与企业创新强度的关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会对企业创新强度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权力不平等首先促进较高的任务型断层强度,进而产生较高的企业创新强度。其中,任务型断层强度的中介作用受到了任务型子群体不均衡性的调节,任务型子群体不均衡程度越高,任务型断层强度与企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首先将农村金融发展分为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以及金融广度三个维度,然后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具体描述了这一关系,同时考察了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影响,最后通过Granger定理检验了变量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治理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且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在因果关系上,政府治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源  
本文利用理论模型推演探讨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其内部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Bartik工具变量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扩大了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租金分享是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加剧的重要诱因,尤其相较于普通员工,技术租金以薪酬的形式直接流向了高管。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对高技术密度行业的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通过政策干预增强普通员工薪资谈判能力可以有效减轻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随洪光  刘廷华  
本文从需求视角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机制主要包括"规模效应"、"价格效应"以及"结构效应"三种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1992-2012年中国国家层面数据对"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总体上抑制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求规模效应促进了较低层次的技术创新,却由于对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需求的不足,抑制了中国高层次创新产品的研发;收入不平等引起的结构效应也阻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素侠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素侠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雷欣  陈继勇  覃思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和技术创新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各国内部的收入分配模式。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开放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进而选取多维开放度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开放和创新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投资开放与政府开放有助于缩小收入不平等;金融开放与社会开放会扩大收入不平等。此外,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会进一步加剧收入不平等;而社会开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则能够显著缩小收入不平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庄大建  
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使中国大地上催生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党的十六大非常明确地界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也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态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健  程军  
一、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税收优惠政策门槛较高调查显示,一些企业虽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但不符合有关规定条件,未能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如,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但在资格有效期内,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的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或由于企业搬迁取得补偿款、政府补贴款计入企业总收入,影响高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未能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轩维克  
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方向轩维克保定红星集团有限公司保定红星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创建初期是由七个人,丢掉铁饭碗、集资7000元组建的集体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开发生产电子、电力和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逐步发展壮大,到1988年积累一定资产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