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8)
- 2023(15189)
- 2022(12938)
- 2021(12227)
- 2020(10117)
- 2019(23088)
- 2018(23221)
- 2017(44398)
- 2016(24133)
- 2015(27022)
- 2014(26654)
- 2013(26173)
- 2012(23925)
- 2011(21591)
- 2010(21632)
- 2009(19432)
- 2008(18957)
- 2007(17006)
- 2006(14740)
- 2005(12942)
- 学科
- 济(93750)
- 经济(93655)
- 管理(73427)
- 业(71065)
- 企(61226)
- 企业(61226)
- 方法(39631)
- 数学(32956)
- 数学方法(32560)
- 中国(26077)
- 农(25361)
- 业经(24105)
- 财(23922)
- 技术(22200)
- 地方(20857)
- 学(20650)
- 制(18479)
- 理论(18229)
- 农业(17039)
- 贸(15739)
- 贸易(15725)
- 和(15626)
- 务(15557)
- 财务(15488)
- 财务管理(15451)
- 易(15209)
- 银(15049)
- 银行(15004)
- 产业(14915)
- 企业财务(14636)
- 机构
- 学院(332394)
- 大学(331033)
- 管理(133670)
- 济(129190)
- 经济(126226)
- 理学(115689)
- 理学院(114371)
- 管理学(112434)
- 管理学院(111827)
- 研究(108108)
- 中国(80600)
- 京(71178)
- 科学(67504)
- 财(58989)
- 所(53543)
- 江(49980)
- 农(49477)
- 中心(49126)
- 研究所(48453)
- 业大(48010)
- 财经(46928)
- 北京(45125)
- 范(44972)
- 师范(44571)
- 经(42457)
- 州(40916)
- 院(39847)
- 农业(38210)
- 经济学(37708)
- 技术(37431)
- 基金
- 项目(225373)
- 科学(177534)
- 研究(169425)
- 基金(160533)
- 家(138352)
- 国家(137120)
- 科学基金(118903)
- 社会(104749)
- 社会科(99156)
- 社会科学(99130)
- 省(90691)
- 基金项目(85986)
- 教育(77690)
- 自然(76464)
- 划(74781)
- 自然科(74659)
- 自然科学(74643)
- 自然科学基金(73341)
- 编号(70389)
- 资助(64864)
- 成果(57152)
- 创(50855)
- 重点(50219)
- 发(48998)
- 课题(48932)
- 部(48409)
- 创新(46697)
- 项目编号(43836)
- 大学(42358)
- 科研(42172)
- 期刊
- 济(145626)
- 经济(145626)
- 研究(99325)
- 中国(68288)
- 管理(51316)
- 学报(49434)
- 科学(46862)
- 财(45161)
- 农(44653)
- 教育(44578)
- 大学(37766)
- 学学(34995)
- 技术(31345)
- 农业(31063)
- 融(27390)
- 金融(27390)
- 业经(25718)
- 经济研究(22787)
- 财经(22026)
- 图书(20375)
- 科技(19507)
- 经(18926)
- 问题(18204)
- 技术经济(17197)
- 理论(16323)
- 业(16309)
- 现代(15755)
- 商业(15619)
- 坛(15594)
- 论坛(15594)
共检索到490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斌锋
在知识经济下的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频繁激烈,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实力,并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由吴江等编著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一书,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基础理论、机遇与挑战、系统结构与内在机制、创新主体、制约因素以及国际经验教训等主题内容,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现代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相互影响关系与作用机制,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专业系统的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文艳 熊永兰
利用改进的泰尔指数、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主要科技大国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保持高度关联,其中科创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较科创产出、环境大,高科技出口与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低,主要受产业高级化和绿色化制约;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效不够显著,受科创投入影响较大,但发展态势良好,创新驱动发展空间较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一帆 潘君豪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持续双向互动,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为例,借助合成控制法,基于1999—2020年中国160个地级市数据,构造与合肥尽可能相似的“合成合肥”,并比较“真实合肥”与“合成合肥”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的差距和差异。研究发现:政府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干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政策推行呈N形曲线变化;政策实施前期,政策效应快速释放,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逐渐回落,但快速反弹再次跃升,实现对同期同类城市的加速超越。将实证检验结果与合肥案例的质化提炼相结合,全景阐释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为制定实施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支持引导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创政策 有为政府 产业结构 合成控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张协奎
借助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知识,阐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分析得出:科技创新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扩散效应能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在分析广西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出科技创新驱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取向为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对外交流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技术扩散;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升级路径 广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洪波 郑江淮 张月友 黄永春
文章从需求的角度梳理一般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各种特征如何影响其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进而影响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在位主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需求通过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需求所产生的作用,以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刘喜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量子力学的建立,完成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物理学取代了经典物理学。20世纪中期以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融为一体,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宇宙航天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群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现代科技成果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王伟光
The Report on the Outline of the Fif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hereafter called THE OUTLINE) points out: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reached a period in which, if not adjusted, it cannot develop anymore" ;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we must cast emphasis upo...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男 代茂兵 郭正权
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将一国总体产业结构分解为国内、简单贸易和全球价值链(GVC)三个层面,并从产业的产出供给端和投入需求端两个视角刻画中国三个层面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4年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各层面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出供给端上的位置提升,但在投入需求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发生在产出供给端;在简单贸易和GVC层面,出口贸易创新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水平不高也限制了出口贸易中科技含量的提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田义 常飞 高斯琪
本文以青岛市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青岛市海洋经济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动态分析还是从静态分析角度,青岛市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效率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青岛市是我国海洋科技研究与教育和国际交流的一个主要基地,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其强大的海洋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与相对较低的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较大反差。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海洋企业的创新性不够,无法将学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带来实际效益。随后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青岛应优先发展的海洋产业进行遴选,将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比较优势强的产业作为海洋优势产业选择的重点方向,目的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打通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路径,最终实现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的全面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春玲 刘静 史晓娟
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金融体系改革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等金融创新手段来促进廊坊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斌
耗散结构理论对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观点: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需分开,产业转型是由突破性创新导致的产品线拓展进而达到转型目的,产业升级是由渐进性创新导致的产业链提升进而达到升级目的;产业结构类似于耗散结构,满足开放、远离非平衡及涨落等条件,但是其作为社会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此外,采用Fe、Re、SYS-GMM等多种计量方法对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发对产业转型具有显著的作用,无论研发经费还是专利授权均是如此,这一结果在产业升级回归估计中同样成立。同时,动态面板数据回归估计结果也表明,研发本身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验证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转型升级 耗散结构 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星星 汤宇曦
本文选取2000—2019年江门市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测度模型,并运用Tobit模型验证了科技创新对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从2010年至2019年江门市全要素生产率(TFP)呈稳步增长趋势,2010—2019年江门市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5.1%。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正向效应但不显著,科技创新产出与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正向效应且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巫德富 谭雪燕
科技创新是引领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驱动作用。目前,广西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科研成果丰富,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在科技创新水平的驱动下广西工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巨大提升;进一步健全了工业创新体系;知识产权认证企业数量增加。为此,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发展;加强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利用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引导工业转型;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业制造,建设工业品牌等多种策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工业转型 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浩 张美莎
本文将环境污染和技术创新强度引入生产模型,从理论上探究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DM模型,实证检验现阶段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影响的传导路径,同时兼顾了影响结果和传导机制的区域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环境污染阻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且这种现象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现阶段环境污染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造成了负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在这一传导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传导机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作用结果及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