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3)
- 2023(15098)
- 2022(13389)
- 2021(12593)
- 2020(10864)
- 2019(24946)
- 2018(25028)
- 2017(48325)
- 2016(26458)
- 2015(30022)
- 2014(29910)
- 2013(29633)
- 2012(27437)
- 2011(24690)
- 2010(24756)
- 2009(22875)
- 2008(22761)
- 2007(20447)
- 2006(17414)
- 2005(15254)
- 学科
- 济(104141)
- 经济(104037)
- 管理(78613)
- 业(77380)
- 企(64267)
- 企业(64267)
- 方法(50734)
- 数学(44018)
- 数学方法(43543)
- 农(29074)
- 中国(27473)
- 财(26794)
- 学(23227)
- 业经(23092)
- 技术(22225)
- 地方(21548)
- 农业(19679)
- 贸(19485)
- 贸易(19476)
- 易(18873)
- 制(18670)
- 理论(17915)
- 务(17246)
- 财务(17173)
- 财务管理(17135)
- 和(16934)
- 银(16307)
- 银行(16249)
- 企业财务(16201)
- 环境(15726)
- 机构
- 大学(376155)
- 学院(374792)
- 管理(150846)
- 济(146911)
- 经济(143551)
- 理学(130782)
- 理学院(129348)
- 管理学(127159)
- 管理学院(126480)
- 研究(123243)
- 中国(91536)
- 京(80206)
- 科学(78848)
- 财(66367)
- 农(63460)
- 所(62776)
- 业大(58420)
- 研究所(57391)
- 中心(56829)
- 江(55220)
- 财经(53322)
- 北京(50800)
- 农业(49988)
- 范(49460)
- 师范(48999)
- 经(48300)
- 州(44992)
- 院(44553)
- 经济学(43132)
- 技术(40875)
- 基金
- 项目(256165)
- 科学(200196)
- 研究(187265)
- 基金(183271)
- 家(159588)
- 国家(158210)
- 科学基金(135326)
- 社会(115152)
- 社会科(108988)
- 社会科学(108957)
- 省(102097)
- 基金项目(98426)
- 自然(88807)
- 自然科(86709)
- 自然科学(86685)
- 教育(86141)
- 划(85399)
- 自然科学基金(85149)
- 编号(77589)
- 资助(75049)
- 成果(62812)
- 重点(57088)
- 创(56270)
- 部(56039)
- 发(54752)
- 课题(53242)
- 创新(51956)
- 科研(49124)
- 大学(47758)
- 项目编号(47695)
- 期刊
- 济(157553)
- 经济(157553)
- 研究(106751)
- 中国(71630)
- 学报(60483)
- 农(56818)
- 科学(55315)
- 管理(53675)
- 财(50694)
- 大学(44839)
- 教育(43475)
- 学学(41976)
- 农业(39372)
- 技术(33788)
- 融(30212)
- 金融(30212)
- 业经(26893)
- 财经(25117)
- 经济研究(24690)
- 业(21392)
- 经(21291)
- 科技(21015)
- 图书(20992)
- 问题(20695)
- 技术经济(19824)
- 理论(18502)
- 版(17687)
- 商业(17212)
- 实践(17076)
- 践(17076)
共检索到540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军鹏 李普 潘云涛 翟俊峰 魏瑞斌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能极大地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创新团队进行支持。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从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管理机制、学术带头人、研究基础、成员结构、研究平台等多种视角来解决团队识别问题。论文总结创新团队定义与特征,分析当前各识别方法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指明创新团队特别是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创新团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识别标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实 陈娜 杨楠
采用Biennial Malmquist指数,利用微观层面企业数据测算统计标准提高后北京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为界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层次和基本特征提供依据;并验证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更多依赖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效率持续恶化的观点,鉴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更多依赖技术进步的趋势在小型企业中同样突出,反映出中国工业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已相当普遍。培育良好的市场运行准则和积极长效的发展环境,是除了关注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外更应尽早着手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双龙 马璇
本文探讨了研发团队的创新行为与标准化工作实践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对242个研发团队的调查,发现团队创新行为与标准化工作实践对团队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验证了知识管理分别在团队创新行为、标准化工作实践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团队创新行为 标准化工作实践 团队绩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馨月 李正旺 曾基业
当前,广东省企业引入科研成果难的问题不断涌现,问题的本源是科技成果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同时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省内成果评价现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参考兄弟省市先行先试的做法,对进一步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提出建议,为成果评价的推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 科技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涛 大月博司
针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个性、价值观差异、沟通不良和竞争等冲突表现形式,基于因组织结构功能缺陷,团队价值观差异,沟通不畅,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人与团队文化、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等差异引起的冲突以及建设性冲突,围绕团队成员、团队构造和团队的内外部环境三方面改进创新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构建基于冲突机理的创新最佳状态,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来坛 刘蓉晖 张风华
团队创新氛围的研究已经成为组织创新氛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团队创新氛围是工作团队成员对影响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工作环境的一种共同的知觉,其最主要的测量工具是TCI。文章评述了TCI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团队创新氛围的干预机制等三方面问题的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素利 石芬芬
从科技创新、标准化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机理出发,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分析标准化、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过程,进而综合利用协整理论,以1990—2017年标准化、科技创新及新能源发展的数据为样本,对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实证结果从科技创新及标准化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标准化 科技创新 新能源发展 协整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锴 赵希男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而短期内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往往效果不佳,当前研究对此现象缺乏有效解释。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素;其次根据竞优思想,构建个体优势判别模型、群体聚类模型和团队成员选择方法。研究发现,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基础上,群体优势模式和个体之间的互补优势可弥补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的不足。在个体方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彼此之间的异质性,判别出在大一统指标下的个体优势,从而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在群体层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不同的创新能力聚类,突出模式中优势的发挥,有利于识别出创新群体;在团队层面,个体优势差异构成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匹配,创新团队的能力优势协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敏 孙小娅
建设高职特色科技创新团队是推动高校强国的重要手段。阐述了高职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了构建高职特色科技创新团队的策略,指出高职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充分分析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完善科技管理与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认真凝练研究方向,借助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不可替代的科研特色和优势,为建设高教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团队 高职 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怀国 贾倩 张辉 串丽敏
以专利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法,从科技创新态势、创新水平和创新主体3个方面对北京涉农领域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涉农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专利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巩固,但各行业科技创新实力不均衡、龙头企业较少、有效专利占比少和专利强度不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北京涉农领域科技创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涉农领域 科技创新 文献计量法 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方华 陈卫东
随着经济和知识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本研究从苏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出发,在对苏州部分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如何提高苏州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对策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伟 马晓民 谢云龙
我国卫生防疫系统实行有偿服务是从黑龙江省开始的。目前全国已普遍实行了卫生防疫的有偿服务,但在内容、项目、收费标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地在制定收费标准时都是按当时的物价水平制定的,未充分考虑到物价指数变化带来的冲击,致使现行的卫生防疫有偿服务收费标准,绝大多数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卫平 刘雨龙
当今世界,集成创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新方式,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获取核心能力的关键。文章首先就集成创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从集成涵义、集成创新内涵、企业集成创新模式、产业或区域集成创新四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予以归纳整理,最后对国内外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评析。
关键词:
技术集成 集成创新 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钦 杨张博
回顾技术创新审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比较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差异,进而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对中国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揭示国内技术创新审计的3个阶段和分类体系。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和财务审计的观点,将技术创新审计分为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创新绩效审计、着眼于技术创新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审计和从政府角度出发的创新政策审计三类,探讨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趋势。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审计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清辉 王建品
科学合理地评价技术创新效率,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而且对于政府合理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技术创新效率的学术研究已有形成概念、实证研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成果。拓宽视角的技术创新效率学术研究将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运行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效率 研究 回顾 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