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3)
2023(10094)
2022(8648)
2021(8148)
2020(6973)
2019(15684)
2018(15418)
2017(29464)
2016(15145)
2015(16859)
2014(15860)
2013(15257)
2012(13412)
2011(11689)
2010(11289)
2009(9985)
2008(9352)
2007(7883)
2006(6223)
2005(4832)
作者
(37925)
(31952)
(31771)
(29963)
(20221)
(15190)
(14253)
(12513)
(12095)
(10947)
(10833)
(10548)
(9873)
(9790)
(9650)
(9513)
(9288)
(9235)
(9124)
(9111)
(7519)
(7514)
(7479)
(7322)
(7154)
(7036)
(6838)
(6830)
(6269)
(6229)
学科
(58975)
经济(58923)
管理(51987)
(51862)
(45921)
企业(45921)
方法(31945)
数学(28061)
数学方法(27628)
技术(18863)
(16665)
中国(14815)
(14188)
业经(13570)
技术管理(13015)
(11346)
财务(11308)
财务管理(11285)
企业财务(10740)
理论(10079)
(9969)
农业(9869)
(9824)
地方(9710)
(9508)
(9313)
贸易(9306)
(9210)
(9078)
(8734)
机构
学院(197945)
大学(197388)
管理(88431)
(82907)
经济(81469)
理学(78373)
理学院(77676)
管理学(76417)
管理学院(76021)
研究(55981)
中国(43052)
(38817)
(36702)
科学(32952)
财经(30198)
中心(28285)
(27706)
业大(27664)
(27326)
经济学(25285)
(24808)
(24167)
商学(23685)
商学院(23472)
北京(23091)
经济管理(23084)
经济学院(22941)
(22910)
财经大学(22875)
师范(22686)
基金
项目(146352)
科学(119676)
基金(109639)
研究(108249)
(94211)
国家(93468)
科学基金(84196)
社会(71685)
社会科(68266)
社会科学(68253)
基金项目(58715)
(57955)
自然(54709)
自然科(53646)
自然科学(53632)
自然科学基金(52712)
教育(50548)
(48019)
资助(43014)
编号(42173)
(37169)
创新(33776)
(32699)
重点(32059)
成果(31482)
(30459)
国家社会(30424)
教育部(29143)
人文(28920)
科研(28344)
期刊
(78716)
经济(78716)
研究(51587)
中国(36520)
管理(34826)
(29947)
科学(26240)
学报(24617)
技术(21082)
大学(20585)
(20360)
教育(19939)
学学(19478)
(14595)
金融(14595)
财经(14357)
农业(14246)
业经(13554)
科技(13549)
经济研究(12991)
(12342)
技术经济(11838)
(11363)
统计(10867)
问题(9905)
财会(9694)
理论(9076)
决策(8865)
(8824)
论坛(8824)
共检索到27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涛  朱杰骅  
科技创新团队经常使用目标与业绩之间差异等单一测度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制定目标时所使用的基本条件在目标实施时往往会发生变化,制定目标值时存在的一些偏见可能促使部分目标值优化。为了更好地测量科技创新团队绩效,提出基于实际值对比基准值得到的实际条件下基于最佳运营行动得到的利润与最佳利润的差异,即基于机会损失评价科技创新团队绩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基于机会损失测量科技创新团队绩效需要运用整体最佳利润和部分最佳利润、总利润和整体机会损失及部分机会损失的原理与方法;此外,复数科技创新团队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两部分最佳利润,此时会发生4种部分机会损失。进一步探讨和说明两个科技创新团队基于机会损失的科技创新团队绩效测量原理与方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晓庆  赵坚  袁朋伟  
传统观点只强调国有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损失,而忽略了创新效率损失。很多经验研究虽然证明了技术创新才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实证检验很少,因此,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5大类高新技术行业2000—2011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数据,以民营企业为参照对象,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分解、评价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在分行业比较中,发现除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外,其余四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创新效率都明显低于民营企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数据可比性较差,可能与该行业基本全部由国有企业经营有关;在全部行业总体效率比较中,发现国有企业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钰芬  陈锦颖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正确认识创新要素配置现状,是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本文将Brandt传统要素错配测算模型拓展至创新领域,规避创新价格水平获取难题,兼顾创新经济价值与成果共享特性,放宽不变产出弹性假定,构建创新要素错配测算新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地区间创新要素错配程度及效率损失,结果表明:地区间创新要素错配明显缓解,现阶段创新人力错配为主要表现形式;不同地区创新要素错配程度差异显著但逐步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异质性尤为明显;大部分中西部落后地区创新要素配置过度,创新效率偏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提升空间巨大。本研究有助于客观掌握创新要素配置状况,为推进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莫秋云  周子祺  
根据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建多输入、多输出的DEA-FCA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模型对5个团队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价科技创新团队绩效,可为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决策借鉴和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玉林  刘超  潘毛毛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测算R&D资源错配并实证分析其造成的绿色创新效率损失。从理论上分析不同R&D资源错配造成绿色创新效率损失的具体机理,采用中国内地省级高技术产业数据,结合反事实方法,测算R&D资源错配造成的绿色创新效率损失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较低;中国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R&D资源错配问题,R&D资本和R&D人力错配均属于资源配置过多的情况;R&D资源错配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整体上造成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损失值为0.061 4,损失率达26.4%。基于此,必须持续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消除要素流动障碍,促进R&D资本和R&D人力在区域间合理配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姝  姜薇  
本文基于2007—2016年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商业银行要素价格扭曲和商业银行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价格呈现明显的扭曲态势;在单独考虑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时,两者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在同时考虑要素价格扭曲变量和控制变量时,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显著,而资本要素价格扭曲仍然显著为负,这可能与商业银行运营性质和政府干预有关。进一步地,反事实检验结果显示,分别排除基准模型中的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变量时,商业银行的创新效率分别将提高2.17%和1.02%,并且资本要素价格扭曲造成创新效率损失的效果有逐年下降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敏  栗琳  
团队是情报研究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文章首先分析了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特殊性,然后列举了对团队情报研究具有消极影响的过程损失现象及其相关研究,说明了这些过程损失之间的关系。最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能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在阐释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效应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目标导向、技术驱动、组织赋能、环境支撑以及成果与应用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及来源,进一步评估数字产业政策对创新效率损失的改善效应。结果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发挥激励效应,但也会导致创新效率损失。第二,投资者情绪在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创新激励效应的同时,也会加剧创新效率损失;企业产权属性与区位因素是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创新效率损失的关键因素。第三,数字产业政策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妍  蒋开东  徐一萍  
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宝先  
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是项目建设前环境评估的关键一项,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给出了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对环境的物理伤害、生态链的破坏、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生活习性的改变;根据评审专家的经验和语言表达习惯,采用区间型语言术语作为评价标度,提出一种综合大多数专家意见的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丰富了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的理论体系。实证显示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宝先  
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是项目建设前环境评估的关键一项,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给出了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对环境的物理伤害、生态链的破坏、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生活习性的改变;根据评审专家的经验和语言表达习惯,采用区间型语言术语作为评价标度,提出一种综合大多数专家意见的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丰富了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的理论体系。实证显示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旭涛  何桢  毕海玲  
对复杂产品或过程中存在相关性的多响应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似无关回归模型对质量损失函数方法进行改进,将响应间的相关性综合考虑到模型拟合和参数优化两个阶段。算例表明,与传统质量损失函数方法相比,改进方法得到的最优解处期望质量损失更小。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忽视响应间的相关性或只在优化阶段考虑相关性的不足,是对多元损失函数的重要改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卞元超  
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中的一项典型特征,要素市场扭曲已成为制约中国创新生产活动及其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创新生产效率的视角,以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为主要切入点,在详细阐述二者对创新生产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分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造成的创新生产效率损失缺口。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劳动力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均呈现出较强的扭曲态势;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生产效率损失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二者均显著抑制了中国创新生产活动的开展及其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崴  
(一)现行停工损失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由于计划减产或因停电、待料、机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止生产所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停工期间需支付的生产人员薪酬,以及应承担的制造费用等。对于因季节性发生的停工损失,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停工期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