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9)
- 2023(13481)
- 2022(11790)
- 2021(11236)
- 2020(9444)
- 2019(21874)
- 2018(21864)
- 2017(42696)
- 2016(22990)
- 2015(25858)
- 2014(25379)
- 2013(24825)
- 2012(22466)
- 2011(19978)
- 2010(20239)
- 2009(18419)
- 2008(17690)
- 2007(15433)
- 2006(13361)
- 2005(11488)
- 学科
- 济(91365)
- 经济(91278)
- 管理(69062)
- 业(67365)
- 企(57275)
- 企业(57275)
- 方法(45184)
- 数学(39551)
- 数学方法(38868)
- 中国(23851)
- 农(23219)
- 财(21278)
- 技术(21059)
- 业经(20265)
- 学(19088)
- 地方(18722)
- 理论(17004)
- 农业(16091)
- 贸(15052)
- 贸易(15041)
- 制(14816)
- 易(14588)
- 和(14500)
- 技术管理(13637)
- 务(13481)
- 财务(13407)
- 财务管理(13386)
- 银(13319)
- 环境(13282)
- 银行(13278)
- 机构
- 学院(315077)
- 大学(314835)
- 管理(130502)
- 济(123864)
- 经济(121202)
- 理学(113956)
- 理学院(112765)
- 管理学(110537)
- 管理学院(109978)
- 研究(100732)
- 中国(74214)
- 京(66915)
- 科学(63714)
- 财(54785)
- 所(49507)
- 农(47431)
- 业大(47166)
- 中心(45725)
- 研究所(45281)
- 江(44954)
- 财经(44253)
- 北京(42183)
- 范(40735)
- 师范(40383)
- 经(40274)
- 院(37037)
- 州(36939)
- 农业(36886)
- 经济学(36373)
- 技术(34669)
- 基金
- 项目(220500)
- 科学(174334)
- 研究(161742)
- 基金(159266)
- 家(138363)
- 国家(137216)
- 科学基金(119205)
- 社会(100682)
- 社会科(95489)
- 社会科学(95463)
- 省(87905)
- 基金项目(84543)
- 自然(78495)
- 自然科(76785)
- 自然科学(76769)
- 自然科学基金(75375)
- 教育(74997)
- 划(73210)
- 资助(66157)
- 编号(66108)
- 成果(52498)
- 创(49781)
- 重点(49052)
- 部(47713)
- 发(46722)
- 创新(45728)
- 课题(45567)
- 科研(41842)
- 大学(41309)
- 教育部(41175)
- 期刊
- 济(130015)
- 经济(130015)
- 研究(90296)
- 中国(60502)
- 管理(49568)
- 学报(47578)
- 科学(45357)
- 农(42226)
- 财(40790)
- 教育(38784)
- 大学(36272)
- 学学(34019)
- 技术(30582)
- 农业(29833)
- 融(23839)
- 金融(23839)
- 业经(21930)
- 经济研究(21351)
- 财经(20522)
- 科技(18786)
- 经(17493)
- 技术经济(17145)
- 图书(17109)
- 问题(16275)
- 业(16260)
- 理论(15191)
- 统计(15162)
- 策(14757)
- 现代(14083)
- 实践(13976)
共检索到45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涛
在科技创新团队运营阶段,运用生产效率测定指标构建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并提出增效的重点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而团队计划的重点是从假设探索向实践运用的方法研究。以某企业总部及其事业部18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时间节点(项目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9个月)对创新增效要因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增效60%80%的要因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第3个月以假设探索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而第9个月以实践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并验证了以上两个时间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济干 高虹 樊传浩
文章基于突变理论和灰预测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了突变——灰色关联测度模型,有效实现了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增效的测度。不仅可以明了团队和个人的效能水平,而且通过构建尖点突变模型明确团队增效的方向以及团队效能发生突变的时间点,从而为科学管理创新团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雯
由于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的明确界定,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开展,不利于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由此,从协同效应定义切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理解为一个以传统产学研合作结果为对比的相对概念,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实验对照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为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增效作用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营业收入的增效作用十分有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莫秋云 周子祺
根据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建多输入、多输出的DEA-FCA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模型对5个团队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价科技创新团队绩效,可为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决策借鉴和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恒心 王东
山东省淄博市属于组群式城市,建设用地报批组卷多放在各区县,区县之间建设用地报批规范程度、报件质量、运转周期、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为实现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提速增效,该市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着"坚持法制思维,意识紧跟时代;程序直线运行,内容求简务实;换位思考沟通,时刻不忘廉政"的理念进行了有益探索。找到制约用地报批的关键所在报批审查运转周期长。首先,报批审查涉及范围面广纵深。横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跃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通过观念转变,促进机制创新,实现企业增效。一个完全依赖外部市场生存的企业,在经历市场连年疲软的背景下,濒临破产边缘。然而就在同一个企业里,实施管理创新后,企业实现了扭亏增效。
关键词:
科学论证 管理创新 企业增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钦礼
迄今为止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 ,虽然已分别有了产品种数扩大的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还没有一个经济增长模型能同时将这两种类型的科技创立新全都包含进去。因此 ,给出一个同时包含两类科技创新的统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就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此统一模型表明 ,导致产品种类增加的新产品发明创新和导致现有产品质量提高的生产工艺革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在创造供给的同时 ,也创造了需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 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卓燃 沈萍霞
乡村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奠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引路人。乡村教师培训是助推乡村教育振兴的有力手段。当下乡村教师培训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培训效果上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教师发展。引入认知学徒制模式,基于传统学徒制思想以及学校教育强调认知能力的特点,为乡村教师培训从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打开全新培训理念,让乡村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以主体角色参与教师培训。认知学徒制模式助力乡村教师培训提质增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翔宇 王国红 黄昊
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ESG履责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创新有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2)企业ESG履责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资源约束,提升市场关注,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显著提升,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ESG履责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化转型能够调节ESG履责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提质增效”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ESG履责越能促进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高康
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选取2006—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工业减碳增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工业实现“减碳”与“增效”双赢,但该促进效应既呈现长期大于短期的动态特征,又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创新要素流动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工业减碳增效的重要路径,相比于创新资本流动产生“以邻为伴”的中介传导机制,中心地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外围地区创新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对外围地区工业发展产生“以邻为壑”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高康
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选取2006—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工业减碳增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工业实现“减碳”与“增效”双赢,但该促进效应既呈现长期大于短期的动态特征,又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创新要素流动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工业减碳增效的重要路径,相比于创新资本流动产生“以邻为伴”的中介传导机制,中心地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外围地区创新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对外围地区工业发展产生“以邻为壑”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戴贤哲 詹呈艳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发展理念,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国有骨干企业,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需要瞄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这个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质量、效率、效益、服务为中心,以全面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突破企业职能管理与专业划分界线,推动创新核心要素在公司内部自由整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打造电网发展新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万春 曹勤伟
为有效应对长期困扰西部高校科研实力低下、高端人才匮乏、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乏力的困境,提出"外智引联"的新型跨区域多主体合作模式。为解决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因任务随意指派、任务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的任务执行效果差、高端人才大量流失、团队生命周期短暂等管理难题,在综合分析任务分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任务分配数学模型及匹配算法,最后运用具体案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能够对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高效管理及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外智引联 创新团队 任务分配 团队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东婧 李莎 姚远 周成效 许咏丽 江晓波 顾燕婷
[目的/意义]以动能转换基本内涵为依循,初步厘清新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提质增效内在逻辑,分析总结在非常态(新常态叠加新冠疫情)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供给的实践案例,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可复制、可适用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服务模式,对图书馆新常态以及未来服务创新提质增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动能转换中图书馆用户新需求与服务新供给的内容、特征和关系模型;并以新供给与新需求充分结合典型案例为基础,对信息服务创新质量效益提升路径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图书馆新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基本框架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通过对非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具体实践案例系统梳理与总结,发现以用户新需求为前提,以满足用户新需求并提供契合的服务新供给为解决路径,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质增效是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常态下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书馆非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实践也将成为图书馆新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邹一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使用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平均速度仅为0.3%,而且区域差异明显;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中国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中国应加强物质资本积累,强化人力资本积累,继续扩大开放,统筹协调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