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3)
- 2023(12704)
- 2022(10127)
- 2021(8968)
- 2020(7168)
- 2019(16003)
- 2018(15868)
- 2017(29817)
- 2016(15627)
- 2015(17025)
- 2014(17176)
- 2013(16948)
- 2012(15768)
- 2011(14263)
- 2010(14554)
- 2009(13322)
- 2008(12965)
- 2007(11970)
- 2006(10966)
- 2005(10280)
- 学科
- 济(75175)
- 经济(75112)
- 业(50941)
- 管理(46590)
- 企(40380)
- 企业(40380)
- 中国(27469)
- 地方(24773)
- 农(23543)
- 业经(21267)
- 技术(21031)
- 方法(20942)
- 数学(16949)
- 数学方法(16845)
- 农业(16360)
- 产业(14820)
- 制(14696)
- 财(14411)
- 发(14005)
- 技术管理(13620)
- 地方经济(13557)
- 银(13551)
- 银行(13533)
- 融(13322)
- 金融(13321)
- 行(13214)
- 学(12646)
- 贸(11779)
- 贸易(11763)
- 易(11283)
- 机构
- 学院(225844)
- 大学(221427)
- 济(98899)
- 经济(96934)
- 管理(85939)
- 研究(82847)
- 理学(72666)
- 理学院(71840)
- 管理学(70847)
- 管理学院(70405)
- 中国(62762)
- 科学(48564)
- 京(48054)
- 财(43464)
- 所(41106)
- 江(37326)
- 中心(37065)
- 研究所(36950)
- 农(36719)
- 财经(33376)
- 范(31318)
- 师范(30981)
- 北京(30835)
- 业大(30547)
- 院(30417)
- 经济学(30238)
- 经(30109)
- 州(29737)
- 农业(27791)
- 经济学院(27069)
- 基金
- 项目(147164)
- 科学(118192)
- 研究(113051)
- 基金(104205)
- 家(89919)
- 国家(89092)
- 科学基金(77163)
- 社会(73726)
- 社会科(70075)
- 社会科学(70065)
- 省(61588)
- 基金项目(55006)
- 教育(49984)
- 划(49856)
- 自然(45873)
- 编号(45055)
- 自然科(44841)
- 自然科学(44831)
- 自然科学基金(44084)
- 资助(39854)
- 发(39753)
- 创(37092)
- 成果(36470)
- 重点(33744)
- 创新(33725)
- 课题(33222)
- 发展(32847)
- 展(32296)
- 部(31214)
- 国家社会(30767)
- 期刊
- 济(121775)
- 经济(121775)
- 研究(73617)
- 中国(56385)
- 管理(37310)
- 农(36236)
- 科学(31772)
- 财(31330)
- 学报(30233)
- 教育(29818)
- 融(24777)
- 金融(24777)
- 农业(24613)
- 大学(23962)
- 业经(22688)
- 技术(22304)
- 学学(22289)
- 经济研究(19541)
- 财经(16441)
- 问题(16022)
- 科技(15295)
- 经(14495)
- 业(13381)
- 技术经济(13209)
- 坛(12449)
- 论坛(12449)
- 商业(12067)
- 现代(11470)
- 贸(11178)
- 世界(10843)
共检索到362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利用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指标法测算,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中国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排名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上海、北京和天津。(2)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存在滞后推动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有显著为正的促进作用。(3)科技创新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社会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社会与经济城镇化存在显著影响,但表现程度各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飞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满足“新市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同时也能借助市场渠道从需求侧优化产业结构,但目前鲜有研究考察三者间内生关系。本文运用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上述三个变量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均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显著强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为17.81%。我国三大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部经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中部经济区的“低端锁定”现象有一定关联;从中介效应来看,东西部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中分别有24.13%和20.26%是通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而中部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未通过Sobel检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天亮
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问题,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大城市化"发展道路,它是一种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的集中型城镇化,可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涂建军 姜莉 徐桂萍 韩梦涛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型城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驱动力,而三者是否协同形成合力,首先需要厘清三者的交互关系。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结果表明:(1)三者均存在沿自身发展轨迹惯性发展的自我路径依赖现象,科技创新的惯性"粘性"最大,新型城镇化最小;(2)相对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更大,但新型城镇化倒逼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较小,而科技创新仅单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3)三者关系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地区已形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互促机制,其中科技创新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最大;较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地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仅存在单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最大;低水平新型城镇化地区三者互动关系尚不显著,仅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弱单向影响,且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代立 王欢芳
文章基于SVAR模型及相关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的动态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产城联动效应”,而城乡消费差距的变动则主要受产城发展的作用影响;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而产业结构升级因仍未达到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目前尚未对城镇化发展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相较于传统城镇化阶段,新型城镇化阶段具有更高的产城联动性,且产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力和决定作用更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莲
科技创新在城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仅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而且优化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城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城镇化可能使人类陷入一个科技发展的悖论困境当中,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城镇化面临诸多严重后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涛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文章在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和资金约束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财税政策支持机理进行分析基础上,基于财税政策视角,重点研究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策机理 财税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快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民众收入,改善了人们生活,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推动了人的发展。但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妨碍了劳动生产率提高,阻碍了经济发展中人的素质提高。应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人的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营营 许钊 彭硕毅
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等实证方法,系统考察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有效推动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且这一作用的动态效应呈波动上涨趋势。经过PSM-DID、预期效应、非随机选择、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政策对行政级别较高城市、国内大市场优势较强城市、数字经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消费需求效应,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的拓展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政策辐射效应,其不仅能够促进本地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有效加快邻近城市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冉祥云
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借鉴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际,以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城镇化进程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283个地级城市对产业升级发展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在总结了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应在差异性城镇化、生态城镇化、转型城镇化方面,不断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蓝庆新 陈超凡
文章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局域LISA地图,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我国各省的分布格局和空间上的相互依赖性,并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强烈的空间冲击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金融支撑、科技发展、市场化程度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受引资质量和结构性偏倚的影响,资本流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不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叶飞 夏青 周敏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Moore指数,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指数进行测算,并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通过发挥其"选择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率,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红利"因产业结构变迁而减弱,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现象,但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仍存在;实现产城联动,发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协同效应",对于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减速"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钧
笔者以我国2003年~2013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在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2003年~2013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区域差异较大;对于全国、中部和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但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倒U型曲线不存在,而是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均农用地面积、农业支出占比等从不同方面对农业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该建立土地保障机制,鼓励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而推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龙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两者的互动发展并不是特别协调,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对我国工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多种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的考察,发现存在模式粗放、行政干预、互动不足等问题,建议以产业、交通、人口等为抓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互动发展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芳 田明华 秦国伟
文章利用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和优化。结果表明: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力更大;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至初级协调之间,地区差异显著;新型城镇化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外商投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作用于市场因素、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支撑等因素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部分变量的中介传导作用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文章基于二者相互促进的内在循环机制,提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