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7)
- 2023(6815)
- 2022(5264)
- 2021(4867)
- 2020(3612)
- 2019(7655)
- 2018(7429)
- 2017(13123)
- 2016(6560)
- 2015(6969)
- 2014(6178)
- 2013(5847)
- 2012(5136)
- 2011(4523)
- 2010(4535)
- 2009(4171)
- 2008(3915)
- 2007(3725)
- 2006(3127)
- 2005(2637)
- 学科
- 业(27070)
- 管理(25206)
- 企(23792)
- 企业(23792)
- 济(22455)
- 经济(22438)
- 技术(15758)
- 技术管理(11737)
- 中国(9291)
- 业经(8306)
- 农(8275)
- 农业(6202)
- 方法(6197)
- 财(5931)
- 地方(5558)
- 银(5334)
- 银行(5329)
- 制(5208)
- 行(5162)
- 理论(4855)
- 融(4822)
- 金融(4819)
- 产业(4737)
- 数学(4553)
- 划(4513)
- 数学方法(4474)
- 策(4041)
- 教育(4007)
- 和(3792)
- 发(3664)
- 机构
- 学院(86190)
- 大学(83011)
- 管理(36041)
- 济(34671)
- 经济(33990)
- 理学(31074)
- 理学院(30786)
- 管理学(30422)
- 管理学院(30234)
- 研究(27492)
- 中国(21104)
- 京(16604)
- 科学(15867)
- 财(15697)
- 江(13711)
- 中心(12976)
- 所(12086)
- 财经(12073)
- 范(10990)
- 经(10979)
- 州(10959)
- 师范(10910)
- 研究所(10847)
- 技术(10822)
- 院(10741)
- 业大(10431)
- 北京(10428)
- 商学(10200)
- 商学院(10081)
- 经济学(10076)
- 基金
- 项目(60642)
- 科学(49991)
- 研究(49362)
- 基金(42359)
- 家(36125)
- 国家(35742)
- 社会(32270)
- 科学基金(31979)
- 社会科(30613)
- 社会科学(30607)
- 省(26541)
- 基金项目(22387)
- 教育(22005)
- 划(21217)
- 创(20723)
- 编号(19740)
- 自然(18153)
- 创新(18088)
- 自然科(17810)
- 自然科学(17804)
- 自然科学基金(17515)
- 成果(15651)
- 课题(14566)
- 发(14565)
- 资助(14224)
- 重点(13640)
- 国家社会(13457)
- 制(13360)
- 业(13324)
- 新(13156)
共检索到132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成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动力,也可对财富创造的分布、财富合理分配等产生影响,将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居民 支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中华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中华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晓东 朱巧玲 万春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守正创新、共同富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共富发展理念。在对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和理论创新梳理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物质基础、巩固公有主体、完善分配制度、保障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富共享的维度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演进历程 三次分配 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可通过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传导路径,间接驱动共同富裕;进一步讨论得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研究结论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引领效应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可通过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传导路径,间接驱动共同富裕;进一步讨论得出,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研究结论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引领效应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施悦琪
促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提升后富群体的能力。高校育人体系需加快聚焦以增能赋能为目标的育人内容创新,增强现实适应性、领域交叉性、素质立体性;强化以多元适切为特征的育人方式创新,促进多样性、加强实践性、突出全过程性;推动以师生为中心的育人制度创新,健全便捷型、个性化、普惠性的规则设计。优化有利于能力提升培养的高校共育环境,构建能力主导的社会发展环境,营造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氛围,厚植公益取向的高等教育反哺文化。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后富群体 高校育人 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春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点目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使社会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其中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的群体。以上群体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但是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还未融入办学理念等。而解决办法应围绕重视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思想纳入职校办学理念等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金融助力共同富裕,其着力点便是大力推行金融科技,支持各类平台和通道健康发展,并以此为抓手,可持续地向"零工经济"和小企业们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共同富裕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由于参与讨论的人们或出发点不同,或强调重点有别,或秉持立场相异,对于这一关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且政策性极强的重大问题,各方面存在着分歧。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零工经济 合理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殷兴山
金融改革作为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天然契合性。本文立足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分析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着力点,进而提出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改革创新路径。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洪涛 王丽丽
国家一系列政策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布局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引入生态学Logistic曲线模型,建立包含集聚—扩散效应动态变化的城市间共同富裕模型,从而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生性与外部性问题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在城市间交流竞争、资源禀赋约束等条件下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以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内生性检验、反事实估计、空间计量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学习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共同富裕,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以城市间经济联系、学习能力为主要路径形成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思杭
文章选取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度科技创新水平与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基于共同富裕的科技创新路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共同富裕 理论机制 实证检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李珊 雍军
助力共同富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围绕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偏差、社会性歧视固着、办学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文章从强化价值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善职业教育外部风貌、消除社会性歧视、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协调均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为助力共同富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动力支撑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娟 谢登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促成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底蕴表现为技能致富、技能育人、技能调节。技能型社会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为直接的技能供给主体,政府为间接主体;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发展层级为想象层、现实层和象征层,彰显出全民参与、共享和包容的气质。推进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以持续的制度供给消解路径依赖,以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衰减文化阻抗,以多元技能形成体系筑构富裕之基,以技能培训的包容性形塑社会终极格局。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共同富裕 逻辑 技能型人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明 刘俊显
经济数字化发展已势不可挡,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治理、共同富裕战略优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生产力能够正向赋能共同富裕,通过提升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数字经济生产力背后的技术依赖以及资本支撑可能会异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若要发挥数字经济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助推力,就必须推动数字经济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突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完善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责任承担和公正分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