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1)
2023(8954)
2022(7406)
2021(6973)
2020(5947)
2019(13167)
2018(13345)
2017(25364)
2016(12984)
2015(14713)
2014(14126)
2013(13728)
2012(12344)
2011(11103)
2010(11417)
2009(10294)
2008(10239)
2007(9499)
2006(8157)
2005(7302)
作者
(36759)
(30447)
(30405)
(28876)
(19550)
(14535)
(13637)
(11766)
(11409)
(11146)
(10423)
(10240)
(9801)
(9678)
(9524)
(9157)
(9141)
(8878)
(8730)
(8637)
(7551)
(7533)
(7405)
(7032)
(6818)
(6794)
(6714)
(6700)
(6098)
(6015)
学科
(57689)
经济(57662)
(44673)
管理(42967)
(38899)
企业(38899)
方法(27255)
数学(23846)
数学方法(23270)
技术(22420)
中国(14531)
业经(14152)
(13950)
技术管理(13683)
产业(11570)
地方(11191)
理论(11040)
(10385)
农业(9672)
(9286)
(9025)
(8509)
贸易(8502)
(8309)
银行(8295)
(8239)
(8125)
金融(8123)
(7880)
(7832)
机构
学院(185067)
大学(181353)
管理(77331)
(76764)
经济(75244)
理学(66982)
理学院(66383)
管理学(64942)
管理学院(64609)
研究(57527)
中国(44166)
(38468)
科学(34963)
(32329)
(28159)
(27936)
中心(27068)
业大(25902)
财经(25662)
(25332)
研究所(25183)
北京(24492)
技术(23321)
(23214)
经济学(22861)
(22757)
(21861)
师范(21643)
(21115)
经济学院(20561)
基金
项目(124516)
科学(99833)
研究(92897)
基金(88617)
(76551)
国家(75965)
科学基金(67127)
社会(58655)
社会科(56050)
社会科学(56038)
(52138)
基金项目(46278)
教育(42894)
自然(42886)
(42197)
自然科(42053)
自然科学(42044)
自然科学基金(41313)
编号(37109)
资助(36473)
(32692)
创新(29562)
成果(28531)
重点(27984)
(27921)
课题(26335)
(26189)
国家社会(24199)
项目编号(23330)
(23067)
期刊
(82348)
经济(82348)
研究(51370)
中国(41523)
管理(33529)
(25077)
科学(25064)
技术(23898)
教育(23718)
学报(23430)
(22556)
大学(18819)
学学(17665)
农业(16016)
(15642)
金融(15642)
科技(14539)
业经(14472)
经济研究(13739)
技术经济(13512)
财经(12399)
(12386)
统计(11817)
(10821)
(10485)
论坛(10485)
(9928)
决策(9752)
问题(9703)
商业(9121)
共检索到27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晓杰  胡京慧  陶凌峰  汪建  
"四新券"是一种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的科技创新券,这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手段。基于政策分析,对比普通创新券与四新券的特征,通过对普通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实施过程的对比,分析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营模式,总结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异同点。基于十六家实施四新券的企业案例,分析四新券的作用模式及成效,说明受四新券资助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有效提高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实施效果,提出结合市场调节和资格认定两种途径的对策建议,同时建议政府从三个角度搭建协作平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鲜祖德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涌现,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提出当前我国"三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加快转换,成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次,介绍了国家统计局已经建成并逐步完善的以分类标准、指标体系、监测制度、核算方法、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为基本框架的"三新"统计体系。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的建议,包括不断加大对"三新"经济的研究力度、继续夯实"三新"统计基础、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分析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桂兰  刘蕾  陈丹华  
通过分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政策的实施情况、特点、成效以及问题,提出降低补助门槛、带动科技投入、加大宣传培训、减轻项目审核、明确使用范围,以推进广东省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政策更好的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艳  刘晋祎  
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灵活就业人员在实现了较为充分就业的同时,也由于处于不同于传统的用工关系之中,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在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关系模糊化、劳动供给自由化、劳动激励数字化等因素致使部分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平台企业和工会的相关主体责任;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机制;三是进一步补齐辅助性社会保障项目短板;四是探索建立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救助识别体系;五是进一步优化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方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江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司秋利  张涛  
技术创新的研发和转化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从创新价值链和创新模式出发,构建金融结构、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和广义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模式转变、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技术创新研发和转化两个阶段的规模效率较低,导致研发综合效率和转化综合效率存在“双低”现象。从金融结构来看,存在着最佳的金融结构与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相匹配,使技术创新效率达到最大。从影响机制来看,银行和金融市场存在互补关系,分别匹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从金融结构分工来看,相对于银行来说,金融市场对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重要性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广辉  
通过企业不同创新源泉和创新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根据客户需求更有效率地整合资源,能消除封闭式创新的弊病;在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客户和供应商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只有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获得研发投资的高回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尧珏  邵法焕  蒋和平  
大中城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激活了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的多种组合利用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注入持久活力。基于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的视角,以沿海重要城市青岛市的都市农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和特征,分析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青岛市发展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典型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向农业渗透衍生出创新型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衍生出综合型农业、现代农业多功能拓展衍生出服务型农业、资源要素流动形成的城乡融合农业。体现为以新六产推进三产融合、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的特征。然而,当前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仍存在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严重、用地指标短缺、行业新标准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划定发展区域与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转变思维与打造产业特色、盘活土地资源与创新供给方式、健全发展机制与完善行业标准、引育专业人才与鼓励农村"双创"、借鉴成功经验与加快提档升级等推进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锁  罗永泰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都应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主创新的需求,探讨培育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致远  
文化产业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创新发展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文章针对湖南省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现状展开调查,了解“互联网+创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的选择,探索新业态发展模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力  童玮珂  
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IPTV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但是在市场运作方面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长尾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被成功应用于网络经济领域。文章基于长尾理论的理论基础,对IPTV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静武  
开放式创新模式描述了让各种创意流入企业和让各种创意流出企业的必要性。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有利于公司将内部技术和外部技术整合起来,以形成更为复杂的技术组合,用来创造新系统和新架构。技术扩散能力有利于公司将研究成果出售给其他可以将其利用于自身的业务体系的公司,并从中获得额外收入和利润。因此,成功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要求企业增强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自银  刘强  
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用   邱斌   叶迪   綦建红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不同创新模式影响企业生产率和销售绩效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本文采用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在展现不同创新模式异质性影响的典型事实基础上,将创新模式融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一步采用结构式估计和反事实研究,讨论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所带来的生产率和国内外销售额变化。结果发现,创新将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共同影响企业生产率与国内外销售绩效,而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渠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比于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创新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比于自主创新,直接引进国外技术将在出口市场产生更大的信号效应;提高中国专利的国际认可度将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并增加出口总量;畅通国内大循环,降低国内贸易成本,可有效抵消“卡脖子”问题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