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8)
2023(14279)
2022(12334)
2021(11382)
2020(9613)
2019(21893)
2018(21606)
2017(41155)
2016(21966)
2015(24714)
2014(24563)
2013(24300)
2012(22611)
2011(20403)
2010(20942)
2009(19680)
2008(19181)
2007(17720)
2006(15277)
2005(13992)
作者
(63424)
(52637)
(52586)
(50132)
(33879)
(25513)
(24161)
(20254)
(19788)
(19229)
(17898)
(17825)
(16969)
(16744)
(16433)
(16327)
(16158)
(15480)
(15419)
(15080)
(13196)
(12786)
(12770)
(12067)
(12026)
(11871)
(11852)
(11819)
(10881)
(10726)
学科
(84373)
经济(84290)
(68672)
管理(66462)
(55966)
企业(55966)
方法(37692)
数学(32684)
数学方法(32311)
中国(29679)
(28442)
金融(28440)
(26989)
银行(26958)
(26382)
(25977)
(23725)
(21390)
技术(20587)
业经(20240)
地方(19466)
(17867)
(17196)
贸易(17181)
(16908)
财务(16869)
财务管理(16823)
(16697)
农业(16200)
企业财务(16011)
机构
学院(308311)
大学(308034)
(124692)
经济(121710)
管理(117691)
研究(101685)
理学(100092)
理学院(99002)
管理学(97322)
管理学院(96705)
中国(84229)
(64675)
(61749)
科学(61703)
(51747)
(51163)
中心(49974)
(49204)
财经(47902)
研究所(46423)
业大(44114)
(43248)
北京(40989)
(40143)
农业(39946)
(38994)
经济学(38736)
师范(38550)
(36423)
财经大学(35525)
基金
项目(199580)
科学(156249)
研究(148282)
基金(142198)
(123375)
国家(122273)
科学基金(104733)
社会(92683)
社会科(87872)
社会科学(87847)
(80553)
基金项目(75150)
教育(68131)
(66478)
自然(66236)
自然科(64757)
自然科学(64735)
自然科学基金(63634)
编号(61172)
资助(57562)
成果(50913)
(46756)
重点(45071)
(43491)
(43292)
创新(42921)
课题(42398)
(38445)
国家社会(38154)
项目编号(38077)
期刊
(137660)
经济(137660)
研究(91670)
中国(69082)
(50733)
学报(47564)
(45766)
管理(44403)
(43687)
金融(43687)
科学(42732)
教育(36275)
大学(35829)
学学(33308)
农业(29630)
技术(28994)
财经(24107)
业经(22511)
经济研究(22299)
(20707)
图书(20408)
问题(17545)
(16885)
科技(16852)
技术经济(16377)
理论(15746)
(15323)
论坛(15323)
书馆(14821)
图书馆(14821)
共检索到478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易守菊  
科技创新券在我国多地已有试行,并且初步做出了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尝试。在分析科技创新券试行局限的基础上,试图从科技创新券对平台的活化作用以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券的最佳载体两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券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融合的可行性,以实现科技需求和科技资源对接。提出应建立对创新券进行顶层设计、各级平台间无缝对接,以促成创新券在各平台间自由流通的长效机制,达到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的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易守菊  
科技创新券在我国多地已有试行,并且初步做出了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尝试。在分析科技创新券试行局限的基础上,试图从科技创新券对平台的活化作用以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券的最佳载体两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券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融合的可行性,以实现科技需求和科技资源对接。提出应建立对创新券进行顶层设计、各级平台间无缝对接,以促成创新券在各平台间自由流通的长效机制,达到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的目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悦  金爱民  王迎春  
"创新券"作为一种创新的科技投入模式,应用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市场化服务中,有利于提高政府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激发平台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创新券在科技平台服务中的运作模式、管理流程提出设计方案,分析其优势所在,加快推进创新券在我国的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学清  周翔  彭程  
资源分散、产业同构、创新滞后、合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生态、产业等方面综合考虑,聚集产业链条优势,集中各类平台资源,提出构建跨区域、功能覆盖全国的中药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设想,并对其功能和组建方式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雯  燕娜  王世雯  
[目的 /意义]结合科技创新的形势和需求,通过引入众包来解决目前科技查新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概述众包理论,分析众包理论运用于科技查新服务的核心优势,并以实际案例探讨基于众包理论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主体构成、路径选择及运行模式。[结果 /结论]众包理论的核心思想可应用于图书情报科技查新服务,并将对科技查新服务相关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开良  郝乐  
在我国外部面临发达国家围堵、内部生存环境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以体制创新为切入点,科技项目证券化应运而生。针对目前国内学者对科技项目证券化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交易主体、交易流程和关键技术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科技项目证券化的模式,进而提出科技项目支出与收入会计记账、SPV的经营权利保障、评级机构监管与发起人信用管理等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芹  尹爱田  尹畅  宋春燕  
公共服务外包理论应用于新农合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目前,新农合的运作由社保部门和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的仅占到6%左右,而单纯靠卫生部门既办又管,势必会造成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随着"大卫生部"的建立,将为新农合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大环境,这也将给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公共服务外包理论论述我国保险业涉足新农合的发展前景和良好预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阳旭  樊立宏  
本文简要介绍了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问题,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浙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在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上的经验和仍需继续探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文鹏  
科技创新券12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同时高校等科研机构缺乏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动力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购置研发设备或向科研机构购买科研服务,在项目完成经过评审通过后由科研机构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3一、实施"科技创新券"的必要性1.与现行财政科技投入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太寿  倪杰  
在对区域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平台方案编制和建设实践中的理论思考,分析了平台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集城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界定创新服务平台运行能力的概念,构建评价创新服务平台运行能力的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广东省创新服务平台运行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运行能力不理想但个别突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祁琼  陆小成  
加强低碳科技创新管理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低碳科技创新管理是加快低碳科技创新所进行的目标定位、过程管理、平台搭建的综合性服务过程,具有资源整合性、公共服务性、知识共享性等特征。构建低碳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模型要再造创新流程、完善服务类型、搭建服务平台、优化管理主体,为低碳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提供系统化的创新服务。构建低碳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平台应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社会群众等层面采取有效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李颖明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性支撑体系。本文从系统失灵理论的视角,在界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概念、分析其构成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南宁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延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艺术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推动了艺术人才与科技人才的高效交流互动。笔者深入研究分析影响社会个体呈现和人才集聚的因素,以期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分析提供一定参考。《新媒体装置:公共艺术中的科技创新》一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以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融合为立足点,介绍了体现艺术与科技相辅相成的绝妙公共艺术装置,从流光灯到"人造星空",从"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军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于2015年完成,其成果已在"多规合一"、城市规划实施监管、环境保护与治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是基于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基础测绘成果、经济社会专题数据,综合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国土疆域内的地表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定量化、动态化、空间化的监测,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