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6)
- 2023(12884)
- 2022(10349)
- 2021(9304)
- 2020(7383)
- 2019(16207)
- 2018(16293)
- 2017(29610)
- 2016(16073)
- 2015(17971)
- 2014(17949)
- 2013(17322)
- 2012(16042)
- 2011(14545)
- 2010(14970)
- 2009(13704)
- 2008(13522)
- 2007(12685)
- 2006(11588)
- 2005(10917)
- 学科
- 济(67674)
- 经济(67597)
- 业(50264)
- 管理(48718)
- 企(40185)
- 企业(40185)
- 中国(27122)
- 地方(22606)
- 农(22528)
- 技术(20457)
- 业经(19906)
- 方法(16799)
- 农业(15780)
- 财(14814)
- 银(14144)
- 银行(14123)
- 制(14084)
- 发(13748)
- 行(13701)
- 技术管理(13406)
- 融(13356)
- 金融(13354)
- 数学(12696)
- 数学方法(12539)
- 学(12417)
- 理论(12214)
- 地方经济(11675)
- 贸(11014)
- 贸易(10996)
- 产业(10893)
- 机构
- 学院(225106)
- 大学(219697)
- 济(90586)
- 经济(88444)
- 管理(82200)
- 研究(80485)
- 理学(68140)
- 理学院(67319)
- 管理学(66214)
- 管理学院(65759)
- 中国(62794)
- 京(48442)
- 科学(47643)
- 财(43167)
- 所(40590)
- 江(39260)
- 中心(36976)
- 研究所(35891)
- 农(35753)
- 范(32871)
- 师范(32552)
- 财经(32212)
- 州(31739)
- 北京(31395)
- 院(29549)
- 业大(29453)
- 经(28927)
- 技术(27458)
- 省(27404)
- 农业(26933)
- 基金
- 项目(139063)
- 科学(109975)
- 研究(109890)
- 基金(95243)
- 家(81640)
- 国家(80780)
- 科学基金(69517)
- 社会(68814)
- 社会科(65053)
- 社会科学(65042)
- 省(59046)
- 教育(49881)
- 基金项目(49783)
- 划(47585)
- 编号(46225)
- 自然(40626)
- 自然科(39684)
- 自然科学(39675)
- 自然科学基金(38969)
- 成果(38638)
- 发(36839)
- 资助(36368)
- 创(35186)
- 课题(34241)
- 创新(31851)
- 重点(31760)
- 发展(30351)
- 展(29801)
- 部(28659)
- 年(28179)
- 期刊
- 济(117620)
- 经济(117620)
- 研究(75093)
- 中国(61661)
- 教育(37588)
- 管理(36301)
- 农(35917)
- 财(33900)
- 科学(30396)
- 学报(30296)
- 融(26379)
- 金融(26379)
- 农业(24068)
- 大学(23886)
- 技术(23462)
- 业经(21810)
- 学学(21693)
- 经济研究(17837)
- 财经(15697)
- 科技(14837)
- 问题(14751)
- 经(13719)
- 图书(13687)
- 坛(13591)
- 论坛(13591)
- 业(13207)
- 技术经济(12319)
- 现代(11465)
- 职业(11281)
- 商业(11280)
共检索到37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莲
科技创新在城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仅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而且优化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城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意识。城镇化可能使人类陷入一个科技发展的悖论困境当中,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城镇化面临诸多严重后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利用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指标法测算,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中国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排名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上海、北京和天津。(2)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存在滞后推动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有显著为正的促进作用。(3)科技创新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社会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社会与经济城镇化存在显著影响,但表现程度各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辉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土地供应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土地供应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当前,中国的土地供应制度依然处于变革的过程之中,所面临的问题尽管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仍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的总量与结构,以及加快完善市场秩序和监督机制等。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促进城镇化的土地供应变革,可以从功能定位、制度体系和均衡增长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和把握,功能定位解决"应然"问题,制度体系解决"未然"问题,而均衡增长则是从最终结果和发展效果方面来对土地供应进行考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供应 土地资源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我国城镇化空间仍然以粗放式扩张为主,大量占用土地,城市管道、交通线路过长,导致城镇化的建设成本不断上升,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空间作为一种具有不可交换性的稀缺资源,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是促进低碳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低碳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建国 梁红岩
城镇化建设应当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小城镇的推动力是产业行为。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引导中小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松伟 逄希滨
城镇具有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的功能,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潍坊市为例,结合对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探索提出支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二元结构 财政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总量增长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将对城镇化产生双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伯齐
加强土地管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伯齐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80年代初,全国仅有城市223个,建制镇2200个。到1993年底,全国已有城市570个,建制镇达到1198...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玮 胡燕 曹昌智
面对现实系统研究了传统村落的存续特征和现状,论述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因、特色及其与农耕文明、传统村落的内在联系,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揭示了传统村落危在旦夕的严峻性,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症结所在,呼吁全社会抢救和保护传统村落。并就如何按照传统村落的存续特征,促进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当前,城乡规划的理念、内容、指标体系以及审批、实施制度均对低碳城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完善城乡规划,促进城镇化低碳发展,应着重将低碳理念贯穿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全过程,推进低碳指标落地,并建立碳排放评估系统及实施后评价机制。
关键词:
低碳 规划 城镇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阎坤 鄢晓发 张立承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财政也逐步转变职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相关财税政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财政 财税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德超 周冰玉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城镇化建设以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为基本特征,这对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环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财政是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监管途径。现行城市财政支出回应城镇化建设提出的公共服务要求面临着财政投入的资金途径不合理、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就需要健全财政资金筹措机制,由体制外筹资趋向体制内筹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经济发展趋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由事后监督趋向全程监督。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服务 财政支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余永华
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是"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推进地区差异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国平
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使其成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城乡差距较大的二元经济特征,导致资金更易流向大中型城市,农村区域和小城镇金融支持的缺失与落后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严重制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当务之急。金融部门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应以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载体,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品质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