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05)
- 2023(20804)
- 2022(17499)
- 2021(16188)
- 2020(13711)
- 2019(31512)
- 2018(31047)
- 2017(58515)
- 2016(31750)
- 2015(35910)
- 2014(35899)
- 2013(35216)
- 2012(32887)
- 2011(29900)
- 2010(30458)
- 2009(28094)
- 2008(27641)
- 2007(24900)
- 2006(21914)
- 2005(19911)
- 学科
- 济(145296)
- 经济(145142)
- 管理(93678)
- 业(89723)
- 企(73544)
- 企业(73544)
- 方法(60324)
- 数学(52923)
- 数学方法(52151)
- 中国(39697)
- 农(36508)
- 财(33553)
- 地方(33428)
- 业经(30535)
- 学(29185)
- 制(26314)
- 农业(24862)
- 技术(24729)
- 贸(23676)
- 贸易(23658)
- 易(22806)
- 理论(22456)
- 银(22177)
- 银行(22137)
- 融(21916)
- 金融(21913)
- 行(21243)
- 和(20552)
- 务(20431)
- 环境(20424)
- 机构
- 学院(456782)
- 大学(455778)
- 济(190535)
- 经济(186483)
- 管理(174508)
- 研究(158121)
- 理学(149562)
- 理学院(147840)
- 管理学(144950)
- 管理学院(144108)
- 中国(120717)
- 京(97262)
- 科学(96846)
- 财(87869)
- 所(80340)
- 农(74267)
- 中心(72867)
- 研究所(72544)
- 江(70883)
- 财经(68983)
- 业大(65784)
- 经(62380)
- 北京(61882)
- 范(60780)
- 师范(60147)
- 经济学(58416)
- 农业(57730)
- 院(57554)
- 州(56200)
- 经济学院(52321)
- 基金
- 项目(301261)
- 科学(238283)
- 研究(218965)
- 基金(217831)
- 家(190474)
- 国家(188899)
- 科学基金(162494)
- 社会(138740)
- 社会科(131593)
- 社会科学(131563)
- 省(119302)
- 基金项目(114600)
- 自然(105546)
- 自然科(103168)
- 自然科学(103143)
- 教育(102429)
- 自然科学基金(101308)
- 划(100636)
- 资助(89909)
- 编号(88268)
- 成果(72005)
- 重点(68829)
- 发(67870)
- 部(66200)
- 创(65010)
- 课题(62581)
- 创新(60329)
- 科研(57548)
- 国家社会(57291)
- 教育部(56784)
- 期刊
- 济(216744)
- 经济(216744)
- 研究(136367)
- 中国(98410)
- 学报(69137)
- 财(68835)
- 管理(67393)
- 农(66734)
- 科学(65771)
- 教育(53901)
- 大学(53010)
- 学学(49733)
- 农业(45229)
- 技术(44189)
- 融(43736)
- 金融(43736)
- 经济研究(35035)
- 财经(34646)
- 业经(34445)
- 经(29797)
- 问题(27736)
- 业(25563)
- 统计(24688)
- 技术经济(24636)
- 策(23095)
- 科技(22391)
- 贸(21681)
- 图书(21039)
- 版(20684)
- 商业(20676)
共检索到697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芮 孟令航 刘帮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主要目标任务时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作为首要目标任务,并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其作用效果也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OLS方法、固定效应模型、GLS方法、空间计量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等探究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能显著促进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仍处于线性促进阶段。30个省(区、市)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基本呈现高高集聚模式和低低集聚模式。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本文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视角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范锦玲
选取2005-2015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同。此外,农民收入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权重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均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整体上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庆 李卉
以2001—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税收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外溢性。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总量税收竞争和分税种税收竞争会显著地抑制产业结构升级;(2)总量税收竞争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性,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竞争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性;(3)增值税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空间影响的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导致其对产业升级的总效应变为正向;(4)增值税竞争、营业税竞争和个人所得税竞争存在较显著的单门槛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值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作用会下降。
关键词:
税收增长 产业升级 空间外溢性 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志翠 赵宇
区域经济韧性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产业多样性实现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受到重视,但其影响路径还存在争议。基于中国31个省域2010―2021年面板数据,对产业多样性及区域经济韧性进行具体测度,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产业多样性以知识溢出、协同效应、增强要素流动性以及分散风险实现区域经济稳定;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且正向效应随创新人才集聚门槛值提高而逐渐增加;产业多样性与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产业多样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创新人才集聚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媛 曾永鹏 黄顺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标志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探究现金持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现金持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以研发投入为门槛变量,进一步探究现金持有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发投入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现金持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研发投入的门槛效应,随着研发投入的提升,现金持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规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博 任菲
本文探讨了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挖掘了潜在的作用机制。创新投入具有外部性特征,正外部性主要体现为不同经济主体间源自发展活动的互动行为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而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在获取经济资源和增长机会方面的市场竞争效应。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表明我国各区域在创新投入方面具有显著的联动关系。同时,研究扩展了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071,而来自区域外部的创新资源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存在"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这一研究提出并识别了创新投入的正负外部性,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对于创新投资决策和科技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溢出 创新投入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祥民 柴晨星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面板双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1)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创新人才集聚在一定规模内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边际贡献递增,而超过一定规模时,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会产生边际贡献递减;(2)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突变,区域创新能力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定阈值,在该阈值范围内,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考察1998~200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创新的空间相关与集聚。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形成了创新活动的密集带;地理区位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均会对区域创新产出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影响,而又以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更大;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均显示出创新投入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但静态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的偏误,应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由于分离出了投入变量以外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使偏误得以部分矫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新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的3个层面——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来考察2003—2010年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中的支持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与差异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贡献又存在差异。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禹久泓 武传浩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碳减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关联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多呈现“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地区多呈现“低—低”集聚。(2)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二者关系存在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环境规制政策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4)碳减排能够有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禹久泓 武传浩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碳减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关联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多呈现“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地区多呈现“低—低”集聚。(2)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二者关系存在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环境规制政策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4)碳减排能够有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禹久泓 武传浩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碳减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关联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多呈现“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地区多呈现“低—低”集聚。(2)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二者关系存在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环境规制政策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4)碳减排能够有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禹久泓 武传浩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碳减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关联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多呈现“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地区多呈现“低—低”集聚。(2)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二者关系存在倒“U”型,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3)环境规制政策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4)碳减排能够有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业集聚、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广西地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长江流域主产区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
政府民生类公共服务对创新要素集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空间过滤的面板门槛模型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
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集聚研究
金融集聚与区域民营经济成长——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实证
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