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1)
2023(15106)
2022(12608)
2021(11187)
2020(9447)
2019(20915)
2018(20334)
2017(38197)
2016(20707)
2015(22700)
2014(21951)
2013(21771)
2012(19216)
2011(17041)
2010(17271)
2009(16010)
2008(16136)
2007(14707)
2006(13000)
2005(11643)
作者
(61517)
(51782)
(51630)
(48554)
(32662)
(24830)
(22906)
(19966)
(19485)
(18214)
(17652)
(17254)
(16575)
(16430)
(16137)
(15637)
(15329)
(15234)
(14808)
(14807)
(12980)
(12644)
(12514)
(11796)
(11500)
(11451)
(11425)
(11239)
(10268)
(10136)
学科
(88690)
经济(88598)
(87450)
(78163)
企业(78163)
管理(74028)
方法(38801)
数学(30172)
业经(29982)
数学方法(29931)
(28855)
(27318)
中国(24142)
技术(21798)
农业(20719)
(20004)
财务(19961)
财务管理(19947)
企业财务(18785)
理论(17592)
(16850)
(16614)
地方(16042)
(16003)
贸易(15992)
(15510)
(15481)
(15385)
(14599)
技术管理(14198)
机构
学院(303451)
大学(296567)
(125363)
经济(123185)
管理(118857)
理学(102939)
理学院(101849)
管理学(100302)
管理学院(99764)
研究(98254)
中国(75579)
科学(63287)
(61825)
(58865)
(57077)
(50134)
业大(48715)
农业(46730)
(46621)
财经(46048)
研究所(45845)
中心(44532)
(41906)
经济学(38142)
北京(37849)
(36365)
(36164)
师范(35683)
(35281)
经济学院(34691)
基金
项目(205797)
科学(164031)
基金(151126)
研究(144428)
(134346)
国家(133173)
科学基金(115381)
社会(94767)
社会科(90178)
社会科学(90152)
(82901)
基金项目(80964)
自然(76437)
自然科(74840)
自然科学(74818)
自然科学基金(73564)
(68827)
教育(64725)
资助(59627)
编号(54218)
(49083)
重点(46824)
(45203)
创新(45033)
(44884)
(44076)
成果(41121)
国家社会(40004)
科研(39500)
计划(39203)
期刊
(137275)
经济(137275)
研究(85425)
中国(57794)
(53312)
学报(51321)
管理(48355)
科学(48047)
(46204)
大学(38537)
学学(36971)
农业(36588)
技术(29290)
教育(25978)
业经(24981)
(24598)
金融(24598)
财经(23833)
(23023)
经济研究(22004)
(20673)
问题(18275)
科技(17940)
技术经济(17795)
商业(15204)
(15060)
现代(15054)
(14138)
(13525)
世界(13361)
共检索到44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涛  
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SD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当地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当地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还会受到邻近地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正向影响。此外,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明显的市场化双门槛效应,体现为伴随市场化进程的加深,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由负转正、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提升途径,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涛  
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SD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当地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当地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还会受到邻近地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正向影响。此外,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明显的市场化双门槛效应,体现为伴随市场化进程的加深,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由负转正、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提升途径,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曹政  殷旅江  何波  
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区位熵法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物流业集聚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根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不高,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稳增长,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随时间变化加强的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并不完全符合;物流业集聚对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开放程度、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构建物流集聚高地、促进物流省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物流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促进两业协同、绿色、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艺  杨高升  谢秋皓  
为了探讨省际间贸易壁垒对环境规制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SE-SBM模型测得各省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四位一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价格对比法度量省际间贸易壁垒程度,并将环境规制工具分为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三种,最终构建了普通面板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宏  
实证检验我国互联网渗透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形成机理,不仅是网络强国与数字中国政策背景下能否有效激励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而且也是“互联网”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响应。为此,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省级数据,从路网密度和电商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渗透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路网密度的增加,互联网发展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单一阈值效应。这表明当路网密度高于阈值时,互联网发展显著提高了物流业绿色发展水平,而随着电商发展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渗透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双阈值效应,即倒“U”型。为此,本文提出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产业协同发展等相关性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体欣  倪志兴  许瑞琦  
本文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适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当集聚水平超过一定阈值之后,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反而会降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二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劳动力与资本错配的渠道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市场化与城市规模的门槛效应,市场化水平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应进一步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适度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区域间人才、知识、技术交流合作,健全市场要素流动体制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效科  
本文探讨创新驱动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考虑市场竞争的门槛效应对此过程的影响,旨在为推动物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可从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创新驱动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基于市场竞争的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银西阳  贾小娟  李冬梅  
[目的]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方法]基于1998—2018年中国省域农业发展数据,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区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财政支农、工业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对外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应把握省域农业空间关联规律,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并从财政支持、城镇化、工业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开放水平等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彬  刘晓阳  李佳杰  陈洋毅  
在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后,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集聚与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金融集聚可以提高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二者对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及样本观测时间的情况下,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深化了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并为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健  刘恋  
将中国30个省市分为八大区域,基于2007~2017年省际物流业面板数据,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ESDA和空间收敛模型进行时空差异和空间收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剔除了管理无效率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后,全国GTFP均值下降至0.985,南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东部沿海区域的GTFP值上升,长江中游、东北、西南、黄河中游区域的GTFP值下降;(2)在时间差异上GTFP指数分三个时段,2007~2012年,GTFP指数大于1,2012~2014年,GTFP指数小于1,2014~2017年,GTFP指数大于1,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3)全国各省市间物流业GTFP全局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东北、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区域体现出了正相关拉动作用,北京、天津、山东始终是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带动地区。全国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发展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4)我国物流业GTFP水平呈现"M型"波动变化,最后逐渐趋于收敛态势。八大区域可分为两类,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区域趋于收敛态势;黄河中游、东北、西南、西北区域趋于发散态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彦  
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能够通过规模效率变动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治理的促进效果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存在以数字基础设施和财政分权程度为门槛的非线性特征,分别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的演化现象。研究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及“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的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彦  
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能够通过规模效率变动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治理的促进效果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还存在以数字基础设施和财政分权程度为门槛的非线性特征,分别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的演化现象。研究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及“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的绿色高效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梁栋  张鑫  
文章根据影响机制理论提出假说,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GTFP存在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相关性。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市GTFP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并且对相邻城市GTFP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抑制本市GTFP的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别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促进本市GTFP的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本市GTFP的影响均不显著,同时这些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梁栋  张鑫  
文章根据影响机制理论提出假说,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GTFP存在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相关性。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市GTFP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并且对相邻城市GTFP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抑制本市GTFP的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别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促进本市GTFP的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本市GTFP的影响均不显著,同时这些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凌巧  
本文采用我国2010-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门槛模型分析商贸流通业聚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区域商贸流通业聚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商贸流通业聚集的门槛值大小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聚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由正向向负向转变,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聚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从负向转为正向作用。最后,本文提出统筹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增强商贸流通业服务产品技术创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