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7)
- 2023(16011)
- 2022(14030)
- 2021(13151)
- 2020(11251)
- 2019(25963)
- 2018(25904)
- 2017(50069)
- 2016(27448)
- 2015(31178)
- 2014(31550)
- 2013(31251)
- 2012(29028)
- 2011(26148)
- 2010(26402)
- 2009(24267)
- 2008(23986)
- 2007(21566)
- 2006(18519)
- 2005(16335)
- 学科
- 济(113675)
- 经济(113565)
- 管理(80363)
- 业(78127)
- 企(64705)
- 企业(64705)
- 方法(53549)
- 数学(46533)
- 数学方法(46017)
- 农(30187)
- 中国(29556)
- 财(27126)
- 地方(26375)
- 学(24918)
- 业经(24243)
- 技术(22609)
- 农业(20467)
- 贸(20356)
- 贸易(20345)
- 易(19665)
- 理论(19514)
- 制(19442)
- 和(18006)
- 银(16938)
- 银行(16881)
- 环境(16823)
- 务(16816)
- 融(16769)
- 金融(16766)
- 财务(16742)
- 机构
- 大学(394447)
- 学院(393413)
- 管理(156402)
- 济(155721)
- 经济(152186)
- 理学(135654)
- 理学院(134116)
- 研究(132097)
- 管理学(131761)
- 管理学院(131038)
- 中国(96850)
- 科学(84211)
- 京(83978)
- 财(69346)
- 所(67751)
- 农(65832)
- 研究所(61838)
- 业大(60294)
- 中心(60194)
- 江(57767)
- 财经(55856)
- 北京(53186)
- 范(52807)
- 师范(52307)
- 农业(51682)
- 经(50560)
- 院(47884)
- 州(47039)
- 经济学(45766)
- 技术(42931)
- 基金
- 项目(268267)
- 科学(209667)
- 研究(195936)
- 基金(191868)
- 家(167274)
- 国家(165881)
- 科学基金(141654)
- 社会(120543)
- 社会科(114079)
- 社会科学(114049)
- 省(106740)
- 基金项目(102711)
- 自然(92993)
- 自然科(90792)
- 自然科学(90769)
- 教育(90455)
- 划(89639)
- 自然科学基金(89120)
- 编号(80906)
- 资助(79064)
- 成果(65723)
- 重点(60396)
- 部(58763)
- 创(58265)
- 发(57978)
- 课题(56082)
- 创新(53881)
- 科研(51335)
- 大学(49794)
- 教育部(49778)
- 期刊
- 济(168269)
- 经济(168269)
- 研究(113087)
- 中国(76002)
- 学报(62723)
- 农(58748)
- 科学(58136)
- 管理(56104)
- 财(51714)
- 教育(47207)
- 大学(46531)
- 学学(43514)
- 农业(40444)
- 技术(36011)
- 融(31972)
- 金融(31972)
- 业经(27916)
- 经济研究(26469)
- 财经(26160)
- 经(22296)
- 业(22185)
- 问题(21989)
- 科技(21673)
- 图书(21513)
- 技术经济(20711)
- 理论(18975)
- 版(18204)
- 商业(18064)
- 资源(17878)
- 统计(17693)
共检索到572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娟 刘鸿渊 刘建贤
科技创新人才是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四川、陕西、上海三省市2017-2021年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需求预测和比较分析。R语言求解结果表明,三地及高技术产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但增速存在区域性差异,新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区域性非均衡态势将逐渐形成,区域性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合理规范人才竞争应成为国家层面的人才政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提高人才与产业匹配度既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也是区域性人才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区域人才需求 人才需求预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查博
为使预测所得的数据更好的为创新创业服务,提出LSTM神经网络主导下的预测模型,训练与创新创业发展相关的数据。对反应创新创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预测,并与传统回归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后发现LSTM模型的显示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陕西省和四川省这两个西部重要省份的创新创业发展情况,能够得出两个省份有着相近的创新创业总体发展水平,但具体发展细节与侧重点上则各有不同。四川在创新创业的发展中拥有着更好更大的基础性投入,而陕西在创新创业的发展中拥有着更高更强的技术产出水平,可以看出陕西创新创业发展的效率要比四川强大,较高的效率弥补了人力物力在投入数量上的不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高会 广佳
四川地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其生态安全关系着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应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四川省2006~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数列模型GM(1,1)对2013~201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算,并应用净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对其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赤字明显且逐年增长,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且其生态安全性还可能持续下降。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安全 四川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保嵩 张含鹏
2005年四川省GDP缩减指数为3.2%,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低0.9个百分点,显示出总体价格水平的回落。从原材料价格(9.3%)、工业品出厂价格(4.0%)到居民消费价格(1.7%),整个产业链中价格涨幅呈前高后低态势,挤压了企业利润。2006年,食品价格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运行时期,翘尾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也较小,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启动以及油价倒挂是主要的新涨价因素,而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产能过剩又带来价格下降的压力,因此,2006年CPI处于低位温和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出现严重通货紧缩或膨胀的可能性均较小。
关键词:
四川省 物价形势 趋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胥丽娜
加入WTO以来,FDI借以更丰富的元素形式,快速地涌入中国。就河南而言,其引资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却相差悬殊。具体来说,河南省目前的发展还是依靠模仿生产,而不是靠自主的创新取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河南省如何更好地通过FDI来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如何让创新产业形成竞争的新优势?文章在对山东、河南、四川三省份利用FDI效应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在结合河南省自身的区位比较优势、重点优势农业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有借鉴意义的引资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喜兵
在对四川省建筑市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1998~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回归预测技术和差分法对今后的四川建筑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根据该分析预测结果与四川省的发展规划对比,得出四川省建筑业发展趋势较好、预期发展目标均能实现的结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四川省建筑市场相关各方树立发展信心,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馨
本文根据四川省城乡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给出了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对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消费结构 非线性回归模型 弹性系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丽思 陈向东
本文在构建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极化指数对城市区域的创新极化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以1998-2007年的城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我国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城市区域内,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且尤以成渝地区最为显著,长三角和珠三角次之,京津冀极化度最低。进一步研究极化指数增速的变化发现,变化趋势呈不对称的交替性上升下降运动特征,而且增速逐步趋近于0。
关键词:
城市区域 空间极化 TW指数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顾新
四川区域自主创新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科技投入和产出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但是,四川区域自主创新仍存在企业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制问题突出、产业链不完善、创新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四川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完善政府政策,改革创新体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关键词:
四川 自主创新 对策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宁 顾玲琍 杨耀武
通过对上海和韩国现行的主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挖掘韩国人才培养政策可借鉴的优势特点,为上海人才培养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二者在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价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人才培养政策可以在扩大培养对象范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综合培养体系等方面进一步考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博旭 柳卸林 王宁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分析结果,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格局、时空演变、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战略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已逐渐形成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为引领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区域之间的整体创新能力差距趋于收敛;但现阶段,我国依然面临区域性创新不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同步和创新能力不平衡由“东西”转向“南北”等问题。未来,各省份应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和打造创新增长极等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海军
“十一五”时期将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文客观分析了四川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为保证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议采取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等主要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势 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雷翔
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四川金融业相对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与信贷结构性矛盾并存,信贷增速回归正常,直接融资占比上升,金融业自身面临压力与机遇并存等趋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业如何抓住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通过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好金融的能动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政府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金融业 趋势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在国家统计局核算制度方法中,由于尚未建立支出法GDP季度正式核算制度,因此在经济形势分析过程中,往往使用一些替代型指标来反映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特点。如用国内贸易统计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或居民家庭抽样调查中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反映居民消费需求,用地方财政支出反映政府消费需求。本文论述了这三个替代指标与最终消费从概念和数据表现上的差异,并综合分析了近年来上海消费需求的变化特点及制约因素,并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衡量指标 上海 演变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秀荣 何必
选用若干项指标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指数(TICI),并以重庆、四川和陕西三省(市)为实证资料,对各项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测算。在定性定量分析三省市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等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应当以提高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原则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应当重点关注新产品生产、新产品销售、R&D活动、专利申请、技术消化吸收和国外技术引进六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