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4)
2023(14886)
2022(12922)
2021(11839)
2020(9920)
2019(22757)
2018(22543)
2017(43933)
2016(23218)
2015(26004)
2014(25801)
2013(25689)
2012(23696)
2011(21449)
2010(21546)
2009(19907)
2008(19031)
2007(16846)
2006(14951)
2005(13199)
作者
(66316)
(55308)
(55206)
(52486)
(35462)
(26440)
(24866)
(21608)
(21007)
(19874)
(18805)
(18782)
(17694)
(17482)
(17017)
(16905)
(16417)
(15969)
(15787)
(15668)
(13840)
(13586)
(13347)
(12634)
(12489)
(12331)
(12161)
(12007)
(11187)
(10752)
学科
(113846)
经济(113738)
管理(72821)
(69355)
(58287)
企业(58287)
方法(47753)
数学(41672)
数学方法(41335)
中国(27024)
(25025)
地方(24890)
(24260)
业经(22916)
(21650)
技术(21280)
农业(17677)
理论(17322)
(17041)
(16829)
贸易(16816)
(16160)
(15705)
环境(15343)
地方经济(15179)
(14972)
财务(14911)
(14900)
金融(14899)
财务管理(14885)
机构
大学(336820)
学院(335082)
(144879)
经济(142016)
管理(136208)
理学(118546)
理学院(117272)
管理学(115492)
管理学院(114884)
研究(111771)
中国(82243)
(70614)
科学(66416)
(64240)
(54685)
财经(52016)
中心(49751)
研究所(49592)
(48395)
(47744)
(47341)
业大(46688)
北京(44665)
经济学(44641)
(42692)
师范(42353)
(40579)
经济学院(40075)
(39009)
财经大学(38705)
基金
项目(227827)
科学(180924)
研究(169257)
基金(166266)
(143306)
国家(142122)
科学基金(123715)
社会(108836)
社会科(103299)
社会科学(103274)
(88900)
基金项目(88481)
自然(79003)
教育(77421)
自然科(77204)
自然科学(77189)
自然科学基金(75877)
(73737)
资助(68237)
编号(67664)
成果(54588)
(50981)
(50670)
重点(50366)
(48909)
创新(46869)
课题(46718)
国家社会(44904)
教育部(44242)
人文(43459)
期刊
(160439)
经济(160439)
研究(103289)
中国(64109)
管理(52549)
学报(48154)
(47930)
科学(46170)
(42178)
大学(37246)
教育(36925)
学学(35084)
技术(30931)
农业(29228)
(28357)
金融(28357)
经济研究(26830)
财经(26428)
业经(24199)
(22623)
问题(20174)
技术经济(19205)
科技(18401)
理论(16418)
图书(16040)
(15274)
商业(15208)
现代(15194)
统计(14939)
(14698)
共检索到493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之帅  杨善林  龙丹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人才"双向互动关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论显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专利产出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科技创新人才及专利产出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反之作用不显著,说明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和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贡献仍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璇  张向前  
当前科技人才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造和扩散创新以及增加整个社会知识存量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阶段测算了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科技人才在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偏低,科技人才存量不足、创新投入偏少、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核心科技人才流失是其主要原因。提出增加创新投入、为理工类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就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控制人才流失等建议提高科技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红  姚永玲  
文章采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经济增长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创新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和单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产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创新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却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锦春  王剑  文正再  
文章在共轭理论下分析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不仅创新人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二者的共轭效应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作用,只有当它们相互促进,即二者趋于共轭状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促进的最大效用。研究还通过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上述结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趋于共轭状态,东部地区的共轭状态好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背离共轭状态,西部地区应加强区域创新能力,这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进而发挥共轭效应来推动经济更快的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谭莹  李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规模效应与分配效应共同影响。通过将内生技术进步引入一般均衡框架,在综合考察含科研机构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创新活动基础上,定性与定量分析了影响人才两部门配置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探讨实现系统最优创新规模的人才配置状况。结果显示,第一,创新有助于提高生产投入的科技含量,降低中间品替代弹性并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在均衡条件下,部门间人才配置存在实现最优创新规模及经济增速的均衡解,而两部门相对报酬水平是调节人才配置的关键;第三,当前我国人力资本的配置现状依然偏离了最优均衡点,经济系统存在效率损失。未来我国应进一步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加大要素市场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春奎  
通过对中国1978年~2000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华  王智毓  
运用国民经济统计的产业直接贡献率和间接拉动率指标,分析了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选取1991201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检验了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短期应该关注经济发展环境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侧重于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在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通过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迂回作用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晓辉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1—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 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科技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1991—2005年间,科技中介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88%,表明科技中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作用还不是很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海龙  李平  
文章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资本投入依然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研发人员增长也具有一定贡献程度。而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和资源重新配置等"软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基本为负,并有恶化趋势。基于此,文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海龙  李平  
文章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资本投入依然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研发人员增长也具有一定贡献程度。而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和资源重新配置等"软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基本为负,并有恶化趋势。基于此,文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海波  翁雪琴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1995-2010年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对如何提升苏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对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集中在四个方面。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研究方法的突破,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讨论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的发展过程,评价重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贡献与不足,分析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永平  祝接金  
以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四省市为对象,实证研究其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四省市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率的作用远远较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且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还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除上海外,其他三省的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但不是非常显著。因此可认为,改革期间稳步提高的投资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这不仅反映出普遍存在的投资效率和效益不高的事实,说明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还暗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阎东彬  
文章采用2000—2016年京津冀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作用还未充分显现;分别以专利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为分析基础,通过对利润、产出、资本存量和人员全时当量这四个变量的迭代,发现二者都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增长,且专利经济价值作用大于科学价值。而其竞争者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增长率有阻碍作用,且随时间增加阻碍作用越大;而竞争者的专利科技价值对企业增长率有促进作用,并随时间增加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红  徐雅梦  
本文根据1995~2015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创业、经济增长和就业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就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创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同时还发现创业与就业之间存在相互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鼓励民众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