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2)
2023(9397)
2022(7662)
2021(7283)
2020(5748)
2019(12777)
2018(12604)
2017(22935)
2016(12234)
2015(13398)
2014(12921)
2013(12185)
2012(11400)
2011(10194)
2010(10743)
2009(9722)
2008(9635)
2007(9143)
2006(8236)
2005(7134)
作者
(31514)
(26417)
(26053)
(24882)
(17007)
(12352)
(11801)
(9981)
(9956)
(9795)
(8815)
(8754)
(8550)
(8245)
(8164)
(8101)
(7716)
(7712)
(7615)
(7584)
(6597)
(6374)
(6262)
(6178)
(6110)
(5994)
(5900)
(5818)
(5347)
(5231)
学科
管理(42026)
(39950)
经济(39911)
(39872)
(34213)
企业(34213)
技术(17641)
中国(16461)
(14882)
技术管理(12214)
业经(12040)
(11981)
方法(11519)
地方(11184)
(10996)
(10072)
农业(9782)
理论(9615)
(9161)
银行(9156)
数学(8917)
(8858)
数学方法(8717)
教育(8301)
(8284)
金融(8284)
(7692)
贸易(7682)
(7458)
(7269)
机构
学院(159261)
大学(155199)
(64001)
管理(63360)
经济(62366)
研究(53732)
理学(52786)
理学院(52248)
管理学(51518)
管理学院(51175)
中国(42795)
(32889)
(32054)
科学(29562)
(27865)
中心(26049)
(24824)
财经(23257)
(22500)
师范(22338)
(22192)
研究所(21771)
北京(21234)
(21035)
(20435)
(20420)
技术(20389)
业大(18704)
经济学(17997)
职业(17794)
基金
项目(100575)
研究(83549)
科学(80682)
基金(68925)
(57785)
国家(57151)
社会(51241)
科学基金(50417)
社会科(48419)
社会科学(48411)
(42317)
教育(39672)
编号(35732)
基金项目(35459)
(34478)
成果(30604)
自然(29424)
自然科(28769)
自然科学(28762)
自然科学基金(28288)
(27621)
课题(26841)
资助(26322)
创新(24642)
(23070)
(22721)
重点(22676)
项目编号(21933)
(21609)
(21020)
期刊
(79959)
经济(79959)
研究(53874)
中国(45057)
教育(32092)
管理(28784)
(24352)
(19857)
(19696)
金融(19696)
技术(19308)
科学(18367)
学报(16289)
业经(14081)
大学(13866)
农业(13495)
学学(12096)
经济研究(12090)
科技(11643)
(11228)
论坛(11228)
财经(11054)
图书(11031)
职业(10960)
(9665)
问题(9124)
技术经济(8966)
书馆(8260)
图书馆(8260)
现代(8042)
共检索到26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赵成伟  
各层级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资源的集中承载地,是国家区域创新布局的重要载体,在增强科学、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与产业中心等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的概念辨析,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进行厘定。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进行分析与描述,并从明晰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使命、推动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化建设、以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构建差异化区域创新体系四个维度,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任重  徐志向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全球、现实的战略思维深图远虑的智慧结晶,内在规定了科技创新必须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战略定位,科学指明了重视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加快成果转化、勇于自主创新、发展绿色科技的战略导向,具体涵盖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战略部署,深刻蕴含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策扶持以及务求实效的实践指向,为指导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明确的行动指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德斌  何舜辉  
文章在界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同时总结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显著特征:功能支配性、结构层次性、空间集聚性、产业高端性、文化包容性;最后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多要素系统,其中人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文化、创新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等是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环境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希   戴小红  
基于对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和建设内涵进行探析,提出重点打造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育人导师三类教师,构建双专业带头人、双课程负责人、双育人导师“三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范式,实现教学创新团队能力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同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实践为例,提出团队建设的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蔺雷  吴家喜  王萍  
从创新链的角度研究科技中介服务链,提出科技中介服务链与创新链的共生耦合理论,揭示科技中介服务主体与创新主体的共生关系,阐述科技中介服务活动与创新活动的耦合特性,探讨相关的政策内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良  王耀德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但当前的一般协同创新模式存在协同范围较窄、关键共性技术难突破、协同紧密度较低、运行机制不健全、体制壁垒等问题。为了弥补协同创新中的市场失灵,发挥政府作用,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是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协同创新模式。文章以江西为例,在对协同创新体的内涵及其参与主体、特点和优势、运行机制等理论层面探讨的基础上,从组建条件和目标、运作模式、资金扶持方式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改革实践中的做法。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这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劲  魏巍  
通过Patient Innovation Platform和Crowdmed.com两个平台有效互动医疗机构、研发机构、检测机构、医疗组织、医疗器械和制药企业、投资公司、社会捐助者、共益基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创新实践,形塑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共益创新生态系统。患者创新将成为慢性病和罕见病领域重要的创新范式,互补医疗健康领域以药企和科研机构为主导的生产者创新范式,成为面向人类意义感知和社会福祉提升的新范式,推动医疗行业创新变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娜  
新消费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背景下,以消费需求升级为驱动,借由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拓展消费空间、重塑消费关系形成的新的消费行为过程。新消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构建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新型消费关系,实现了消费自身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以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锐消费品牌为代表的长沙新消费迅速崛起,成为城市新消费发展现象级样本典范。长沙新消费具有以年轻客群为主体、提供强需求导向型产品和服务以及拥有有利于新消费成长的优质消费环境等特点。本土文化的浸润、互联网时代的助推、新消费企业的锐意创新及政府部门的规划引领共同成就了长沙新消费的快速成长。其创新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和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大数据技术开启了人类社会新时代,不仅让社会呈现出鲜明的智能化、数字化特征,而且成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技术路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治理等不同方面分析了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创新的概念与内涵,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沿着"技术—治理"的进路,以"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视角构建了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创新的逻辑框架,从技术接入、技术匹配、技术执行层面和信息供给、信息交互、信息应用维度阐述了数据赋能治理创新的实现基础,剖析了治理挑战、破解思路、治理之道、实践路径等作用机制,指出这将从不同方面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复杂的教育治理问题形成一套有效解决机制,引发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基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循数治理"的实践案例,从技术应用、协调机制、多维融合、多元协同等方面探讨了数据赋能教育治理的变革路径,以期为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嵎喆  蒋云飞  
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分析,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内涵和国外实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多从出台相关法律和制定专项计划,明确企业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利用技术转移,加强产学研协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手段,保证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赫运涛  魏行健  王祎  陈晓玲  范治成  
科技创新券是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购买各类科技创新服务的一种权益凭证,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创新创业团队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服务。近年来,我国各地方陆续出台实施了科技创新券政策,以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文介绍了中国各地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组织管理模式、典型特征和实施成效,分析了科技创新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切实有效地帮助科技创新券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红岩  
文化创意产业承载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内涵,因而得到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各地由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不同,既不能沿用其它产业的政策,也不能盲目模仿其它地区,必须探讨自己的创新内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产业定位模糊、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政策目标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由文化与创意融合的政策创新定位、产业与空间共生的政策创新过程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政策创新目标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创新内涵,为基于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进行政策创新提供了方向,并试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西明  苏雅欣  陈劲  陈泰伦  
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要超越传统的技术驱动,把握场景驱动的新范式、新机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实现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跨越。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在回顾现有创新范式的基础上,系统探讨场景驱动的创新的内涵特征、理论逻辑、实践进路与典型案例,并展望未来研究和实践前沿。场景驱动的创新既是将现有技术应用于特定场景,进而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也是基于未来趋势与愿景需求,驱动战略、技术、组织、市场需求等创新要素及情境要素整合共融,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渠道、新商业模式,乃至开辟新市场和新领域的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数字经济时代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以场景驱动原始性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文博  尹新明  
分析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形式和内涵,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训练活动的创新性实践,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层面,探讨高校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做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庄建军  张志俭  葛中芹  施毅  徐骏  郑兴福  董婷  崔萌  
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转变培养理念、改变工作思路、调整运行模式、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创业、加强条件保障、注重文化建设等手段,不断探索和持续改革,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引入了"互联网+"时代下全天候的实验教学新方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实施了"前沿引领、突出创新、以人为本"的卓越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在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