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9)
- 2023(19665)
- 2022(16921)
- 2021(15789)
- 2020(13520)
- 2019(31130)
- 2018(30732)
- 2017(59368)
- 2016(31962)
- 2015(36299)
- 2014(35760)
- 2013(35226)
- 2012(32494)
- 2011(29136)
- 2010(29268)
- 2009(27454)
- 2008(26524)
- 2007(23659)
- 2006(20485)
- 2005(17980)
- 学科
- 济(128058)
- 经济(127922)
- 管理(94894)
- 业(93304)
- 企(78672)
- 企业(78672)
- 方法(61356)
- 数学(53602)
- 数学方法(52919)
- 中国(37348)
- 财(35371)
- 农(34202)
- 融(30288)
- 金融(30284)
- 银(28939)
- 银行(28878)
- 业经(28796)
- 地方(27955)
- 行(27663)
- 学(26935)
- 制(25905)
- 技术(23711)
- 务(23656)
- 财务(23574)
- 财务管理(23523)
- 农业(23346)
- 贸(23305)
- 贸易(23290)
- 易(22515)
- 企业财务(22395)
- 机构
- 大学(450379)
- 学院(448804)
- 济(179242)
- 管理(178499)
- 经济(175311)
- 理学(154784)
- 理学院(153079)
- 管理学(150221)
- 管理学院(149420)
- 研究(146594)
- 中国(115006)
- 京(96352)
- 科学(91235)
- 财(83237)
- 所(73030)
- 农(72999)
- 中心(69622)
- 业大(67566)
- 财经(67093)
- 研究所(66606)
- 江(65830)
- 北京(61007)
- 经(60974)
- 范(57832)
- 师范(57268)
- 农业(57212)
- 经济学(54478)
- 州(53871)
- 院(53354)
- 财经大学(50090)
- 基金
- 项目(307151)
- 科学(241563)
- 基金(222576)
- 研究(222455)
- 家(193546)
- 国家(191920)
- 科学基金(165842)
- 社会(139836)
- 社会科(132602)
- 社会科学(132567)
- 省(120756)
- 基金项目(118270)
- 自然(108959)
- 自然科(106482)
- 自然科学(106451)
- 自然科学基金(104564)
- 教育(103102)
- 划(101442)
- 资助(92355)
- 编号(90475)
- 成果(72594)
- 重点(68456)
- 部(67378)
- 创(65864)
- 发(64891)
- 课题(62405)
- 创新(61069)
- 科研(58900)
- 教育部(57858)
- 大学(57784)
- 期刊
- 济(189955)
- 经济(189955)
- 研究(128559)
- 中国(87257)
- 学报(71223)
- 科学(65116)
- 财(64834)
- 农(64712)
- 管理(64283)
- 大学(54186)
- 学学(50990)
- 融(49598)
- 金融(49598)
- 教育(48493)
- 农业(43875)
- 技术(40364)
- 财经(32716)
- 业经(31312)
- 经济研究(30656)
- 经(27923)
- 问题(24776)
- 业(23315)
- 科技(22890)
- 技术经济(22633)
- 图书(22230)
- 理论(21969)
- 统计(21640)
- 版(20855)
- 策(20455)
- 商业(20127)
共检索到656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永玲 王翰阳
基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北京市为例,将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科技创新指标,将金融划分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采用VAR模型,探讨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之间相互作用,且影响明显;金融规模为单向影响且较缓慢;金融效率的作用不显著。这验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通过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共赢关系。政策启示是,只有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通过金融与科技共同创新,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资本 融合 VA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丹妮 任晓怡
文章采用1991-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北京市和上海市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其次构建模型进行协整分析检验,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两者之间是单向因果关系;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最后提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金融发展,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科技信贷 风险补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济生 罗海波
运用直接法并使用最新数据估算1985-2006年间流出流入中国的金融资本规模结果显示:中国金融资本双向流动特征非常明显;但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隐性资本流出规模大幅下降,而通过其它渠道流入的资本,即热钱数量则迅速增加。计量分析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资本流出都对资本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反映了部分流出资本又重新回流到中国。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双向流动 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鑫 巩云华
本文基于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收入、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负债性融资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具有互补性。
关键词:
科技产出 金融资本 科技金融 相关性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课题组 苏辉
随着北京工业高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北京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日益显现。二、三产业间通过企业内部融合、产业链融合等方式,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本文从北京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定性、定量方式,对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进行界定与分析,深层次反映北京产业结构现状,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产业 融合 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蜀明 官建成
本文对 Jeffrey Wurgler(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进行了修改,加入了技术创新能力变量,以此衡量技术创新对资本配置的影响。其次,本文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我国1996-2004年间高、中、低技术创新能力行业组中技术创新能力及行业赢利对资本配置的影响。最后,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提出了行业提高创新能力并进而获取更多投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资本配置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钟莹
科技与金融是我国发展自主创新道路的"双轮驱动"因素,厘清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在梳理北京市银行业科技金融业务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TVP-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长期滞后效应;同时,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存在短期显著正向响应,但是在长期中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故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北京市政府应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发展,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助力科技成果资本化,进而驱动科技创新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TVP-VA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姝
北京在进入服务经济、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之后,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在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与其他产业形成全面的产业融合。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北京产业融合和产业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北京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自我增强效应。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使用较为均衡,服务业自身初步形成了产业互动关联网络体系。制造业通过投入产出关联与服务业具有一定的融合互动程度,但层次水平有待提高。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产业融合进一步促进北京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继伦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郝继伦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在资本结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军 刘贻新
近年来广东省"金科产"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使用效率以及规模效益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多个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整体表明"金科产"融合发展的金融资本支持效率受到经济环境、金融资本形态、技术创新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并呈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提出深化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进"金科产"融合发展;关注金融资本总量供给的同时,更应当关注不同金融资本形态在技术创新阶段各环节配置结构的优化、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及规模的合理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吉阳 程宝栋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就北京市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北京市金融发展结构、效率对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作用并不明显;北京市金融发展各指标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并未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就是说,北京市金融发展未能给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提供充分的经验证据和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红 周颖 佘坚
目前民营企业和民间金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从民间金融对GDP的贡献率和民间金融资本运用效率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目前的民间金融运行状况。衡量民间金融对GDP的贡献率时,将采用与银行贷款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进行比较的方式;而评价民间金融资本运用效率时,通过应用DEA模型进行测算,并以对温州市的实证研究得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苑 詹宇波 张伯超
本文旨在研究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在分析其实践瓶颈以及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金融资本高效支持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国有金融资本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发挥积极作用、支持科技创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挑战,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要求,以及国有金融资本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成为必然。我国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已经具备良好基础与天然优势,未来亟须在充分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基础上,通过提升核心功能、加强体系化布局、形成利益平衡机制、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来克服实践瓶颈,加快探索国有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凡
本文采用干预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加权模型,在控制了就业类别的选择偏差基础上,分析了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与非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的正规就业者和非正规就业者,在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职业和工作获得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在控制选择偏差以后,非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显著低于正规就业的流动人口。剥离户籍对就业机会、就业身份和就业保障的影响,是户籍改革的应有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