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0)
2023(15985)
2022(13650)
2021(12719)
2020(10719)
2019(24517)
2018(24055)
2017(46952)
2016(24884)
2015(27711)
2014(26821)
2013(26526)
2012(24302)
2011(21856)
2010(22025)
2009(20485)
2008(19185)
2007(16748)
2006(14576)
2005(12857)
作者
(68118)
(56447)
(55871)
(53408)
(36121)
(27070)
(25420)
(21874)
(21562)
(20178)
(19457)
(18945)
(17842)
(17765)
(17591)
(17085)
(16735)
(16431)
(16175)
(16168)
(13887)
(13695)
(13609)
(12826)
(12692)
(12509)
(12489)
(12384)
(11284)
(11053)
学科
(99122)
经济(99019)
管理(74548)
(74312)
(63180)
企业(63180)
方法(46354)
数学(40467)
数学方法(40092)
中国(31373)
(28582)
金融(28581)
(27294)
(26487)
银行(26446)
(25553)
(25471)
业经(23102)
地方(22628)
技术(21304)
(21254)
(18931)
(18095)
贸易(18079)
(17961)
财务(17899)
财务管理(17866)
农业(17744)
(17532)
企业财务(17121)
机构
大学(343428)
学院(340404)
(140972)
管理(139381)
经济(138103)
理学(121279)
理学院(120007)
管理学(118236)
管理学院(117602)
研究(111475)
中国(89009)
(72113)
科学(65885)
(65392)
(53784)
财经(52847)
中心(52220)
(49012)
研究所(48869)
(48409)
(48219)
业大(47654)
北京(45703)
(44083)
师范(43709)
经济学(43498)
(40795)
(39929)
财经大学(39714)
经济学院(39472)
基金
项目(235449)
科学(187262)
研究(175916)
基金(172300)
(148157)
国家(146918)
科学基金(128165)
社会(112710)
社会科(107115)
社会科学(107089)
(91772)
基金项目(91547)
自然(81627)
教育(80484)
自然科(79793)
自然科学(79776)
自然科学基金(78411)
(76648)
编号(70748)
资助(70514)
成果(57547)
(52886)
(52456)
重点(52284)
(50447)
创新(48706)
课题(48645)
国家社会(46557)
教育部(45866)
人文(45071)
期刊
(147069)
经济(147069)
研究(103887)
中国(65984)
管理(51674)
学报(48813)
(48371)
科学(46318)
(43821)
(43251)
金融(43251)
教育(39294)
大学(38130)
学学(35603)
农业(30037)
技术(29092)
财经(25777)
经济研究(24396)
业经(23722)
(21955)
问题(18692)
科技(18682)
理论(17571)
图书(17347)
技术经济(17110)
(16117)
实践(16017)
(16017)
商业(15291)
现代(15244)
共检索到50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机理和特征的分析,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于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美国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波动较大,并且与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为Perez提出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演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规律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与金融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和协同演化特征的分析,建立了二者协同演化发展框架,构建了技术进步与金融结构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用我国1995-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间接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而技术进步与直接金融体系之间的良好协同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央金卓嘎   王志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小勇   石浩枫   央金卓嘎   王志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利用2010—2019年甘肃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VM-AHP模型对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协同效应”中的序参量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现出总体向上的态势,但是二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步调并不一致。(2)金融创新子系统和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绿色经济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高于金融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发展增速,说明绿色经济对金融创新的需求推动作用明显,金融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提高。(3)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金融创新与绿色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说明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本文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纳入一个复合的协同演化系统,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用日本1975—2012年和中国1995—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论表明,日本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伴随着其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而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创新与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直接金融市场体系之间的协同度波动剧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仁祥  白旻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同时利用规模可变的DEA模型测算了考察期内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并测算了金融集聚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间金融集聚程度波动较大,且金融集聚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整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并不高,并且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纯技术效率;同时在考察期内,金融集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在东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呈现出金融聚集高的地区会提升科技创新效率,而金融集聚低的地区反而会产生负向效应的现象,政府投入、人才储备和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会对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仁祥  白旻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同时利用规模可变的DEA模型测算了考察期内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并测算了金融集聚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间金融集聚程度波动较大,且金融集聚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整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并不高,并且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纯技术效率;同时在考察期内,金融集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在东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呈现出金融聚集高的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振宇   逄雯婷  
如何提高政府组织和市场激励的协同作用是发挥我国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贯彻科技强国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创新执行层面来看,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是政府与市场协同的重要切入点,其协同模式决定着辖区内创新资金的供给结构和配置方向,直接影响企业是否“无钱可投”以及“有钱不投”。以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政策为例,按照“制度—政策—行为”的基本逻辑,从制度优化带来的政策协同视角出发,剖析地方财政干预金融行为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有利于企业创新,表现为政策叠加对企业创新呈显著推动效果;(2)从作用机制来看,地方财政金融协同通过金融市场化改善了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可得性,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强化了企业创新偏好,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愿;(3)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和要素流动差异会影响地方财政金融协同下的创新推动效果。为此,从规范地方财政金融关系、优化地方财政金融协同推动创新发展路径以及制定与要素环境匹配的适应性协同策略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概念,测算了35个最重要金融系统所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作用的敏感性更高。最后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佳   吴静怡   曹睿涵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并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的短板。本文以2006~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与全国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城市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科技企业进入。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合理的金融监管、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且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当调节变量跨越相应门槛值时,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在传统金融发达城市、东部地区、有211高校城市、创新创业指数排名较高城市及金融科技水平较高城市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科技企业进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金融科技有效服务于科技产业,进而打通城市创新之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燕  段姝  张林郁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科技型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以期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创新效率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娜  张宝建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又为其在实践中的融合带来了困扰。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对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创业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模型。选取世界上25个国家,结合改进的熵值法对2007-2015年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创业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7-2008年的快速变化和2009-2015年的缓慢变化阶段,从耦合度分析,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先是快速变化之后趋于稳定,从耦合协调度分析,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但区域性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的科技创新投入水平逐年增加,但与欧洲、北美洲相比创业水平并未显现出与科技水平相当的绩效。据此,本文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娜  张宝建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又为其在实践中的融合带来了困扰。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对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创业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模型。选取世界上25个国家,结合改进的熵值法对2007-2015年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创业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7-2008年的快速变化和2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晨  刘金林  
随着FDI流入额的激增,作为全球FDI流入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FDI流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1985—2013年的中国FDI与自主创新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论做初步的现实阐释与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俊  
行政审批改革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可以产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两个方面的作用,进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利用我国发明专利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表明,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显著提升了城市每单位发明专利存量的经济产出水平,并增强了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对城市创新悖论的治理效应。同时,随着审批中心设立时间的增长、进驻部门和事项的增多,创新悖论治理效应不断增强。审批中心设立主要通过技术多样化和技术—产业匹配两条路径产生创新悖论治理效应,但未能有效地激活产业多样化这一路径。据此,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和优化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