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6)
2023(16369)
2022(13703)
2021(12509)
2020(10532)
2019(23526)
2018(22642)
2017(43204)
2016(22747)
2015(24998)
2014(24128)
2013(23752)
2012(22306)
2011(20420)
2010(20904)
2009(19706)
2008(18584)
2007(16709)
2006(15008)
2005(13447)
作者
(66741)
(55806)
(55780)
(52782)
(35744)
(26777)
(24952)
(21396)
(21333)
(19802)
(19426)
(18756)
(18106)
(17641)
(17534)
(17135)
(16457)
(16030)
(16005)
(15961)
(13905)
(13801)
(13574)
(12916)
(12722)
(12556)
(12250)
(11968)
(11217)
(10969)
学科
(114082)
经济(113960)
(70555)
管理(69589)
(58898)
企业(58898)
方法(46403)
数学(41045)
数学方法(40721)
中国(32050)
(28899)
金融(28898)
(27327)
(26397)
银行(26339)
地方(25837)
(25803)
(25413)
业经(23385)
(21702)
(21110)
技术(20588)
农业(18417)
(18407)
贸易(18394)
(17786)
(16935)
财务(16915)
财务管理(16882)
企业财务(16293)
机构
大学(332492)
学院(329685)
(150162)
经济(147561)
管理(126450)
研究(116479)
理学(109678)
理学院(108468)
管理学(106758)
管理学院(106164)
中国(92504)
科学(68662)
(68233)
(68170)
(58640)
(57400)
财经(54788)
中心(53569)
研究所(53315)
(50022)
(48993)
经济学(48729)
业大(48715)
农业(44915)
经济学院(43926)
北京(42722)
(41267)
财经大学(41079)
(40189)
师范(39680)
基金
项目(221670)
科学(176301)
基金(164501)
研究(157756)
(145480)
国家(143976)
科学基金(123269)
社会(105834)
社会科(100697)
社会科学(100665)
基金项目(86866)
(86207)
自然(78724)
自然科(77029)
自然科学(76999)
自然科学基金(75749)
(72357)
教育(71448)
资助(66487)
编号(58763)
(51529)
重点(50490)
(49624)
(48598)
成果(47522)
创新(47490)
国家社会(45362)
教育部(43022)
科研(42250)
课题(41783)
期刊
(164426)
经济(164426)
研究(101008)
中国(66437)
学报(54403)
(52078)
(51460)
科学(50425)
管理(49673)
(44280)
金融(44280)
大学(41335)
学学(39589)
农业(33753)
财经(28995)
经济研究(28565)
教育(28309)
技术(26469)
(25078)
业经(24191)
问题(21047)
(18962)
技术经济(18562)
科技(17776)
(17327)
世界(16548)
统计(16157)
(15723)
商业(15664)
国际(15593)
共检索到50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概念,测算了35个最重要金融系统所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作用的敏感性更高。最后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娜  张宝建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又为其在实践中的融合带来了困扰。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对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创业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模型。选取世界上25个国家,结合改进的熵值法对2007-2015年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创业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7-2008年的快速变化和2009-2015年的缓慢变化阶段,从耦合度分析,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先是快速变化之后趋于稳定,从耦合协调度分析,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但区域性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的科技创新投入水平逐年增加,但与欧洲、北美洲相比创业水平并未显现出与科技水平相当的绩效。据此,本文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娜  张宝建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又为其在实践中的融合带来了困扰。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对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创业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模型。选取世界上25个国家,结合改进的熵值法对2007-2015年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创业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7-2008年的快速变化和2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仁祥  白旻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同时利用规模可变的DEA模型测算了考察期内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并测算了金融集聚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间金融集聚程度波动较大,且金融集聚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整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并不高,并且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纯技术效率;同时在考察期内,金融集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在东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呈现出金融聚集高的地区会提升科技创新效率,而金融集聚低的地区反而会产生负向效应的现象,政府投入、人才储备和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会对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仁祥  白旻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的金融集聚水平,同时利用规模可变的DEA模型测算了考察期内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并测算了金融集聚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间金融集聚程度波动较大,且金融集聚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整体来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并不高,并且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纯技术效率;同时在考察期内,金融集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在东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呈现出金融聚集高的地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左志刚  
金融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要素之一。作为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之一的结构特征对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何种影响,目前缺乏相应的系统分析。文章从各金融渠道的运行特征和功能差异入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并运用32个国家10年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类权益性金融渠道的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银行信贷扩张则表现为负向影响。这对我国通过金融结构优化提升金融对创新的支撑有所裨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燕  段姝  张林郁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科技型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以期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创新效率提供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机理和特征的分析,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于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美国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波动较大,并且与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为Perez提出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演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规律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本文利用1989—2015年OECD国家行业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对该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型融资(例如,股票市场)越发达,越能显著地增加行业研发支出,这种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尤为强烈。然而,关系型融资(例如,信贷市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方向难以确定。当进一步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相关变量时,关系型融资不再显著影响行业研发支出。以上结论对衡量行业创新活动的不同指标均稳健。考虑内生性问题,本文还使用了国家层面的面板VAR模型,发现一单位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冲击,对国家整体研发支出增长有较强的影响。本文结论能够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决策依据,为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米运生  毛雅娟  
本文对中国金融自由化变迁进行了量化分析。使用1992-2005年的数据,以FDI和外贸的技术外溢效应等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部门在快速实现自由化的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森宇  曲波  
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级区域(港澳台、西藏地区除外)的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且各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区域创新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且随着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愈加显著。最后,针对我国各区域提出了完善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生态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洪玮  
在中国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下,城市层面金融集聚态势的增强能否有效激励绿色创新主体,推进绿色创新发展?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城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因素考察其中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在替换变量、内生性处理以及纳入空间关联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当金融集聚、金融深化以及居民收入、创新型人力资本、环境规制程度和政府科技支持等基础支撑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影响更为突出;此外,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下游城市群的正向影响最强,中游次之,上游无显著影响,中上游城市群较低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深化水平以及上游城市群较弱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制约了金融集聚作用的充分发挥。未来应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因素双重发力,聚焦城市发展阶段和特征差异,有序梯次推进金融集聚高效支持绿色创新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佳   吴静怡   曹睿涵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并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的短板。本文以2006~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与全国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城市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科技企业进入。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合理的金融监管、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且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当调节变量跨越相应门槛值时,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科技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在传统金融发达城市、东部地区、有211高校城市、创新创业指数排名较高城市及金融科技水平较高城市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科技企业进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金融科技有效服务于科技产业,进而打通城市创新之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善重  李卓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根据组织双元理论和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探讨家族企业中的CEO亲缘关系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并研究冗余资源对亲缘关系与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亲缘关系的远近对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亲缘关系与探索式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亲缘关系与开发式创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冗余资源对亲缘关系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但冗余资源强化了亲缘关系与开发式创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3)对于选择家族成员担任CEO的家族企业来说,亲缘关系越近,家族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的力度越弱,而亲缘关系的远近对于开发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也嵘  李谢  
创新效率是衡量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由哪些因素决定、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以及政治关联对融资约束以及企业创新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对2003-2008年269家民营上市企业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强度不同对企业创新效率及融资约束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越大,企业创新效率越高;政治关联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但是会降低企业创新效率。而且政治关联强度越大,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基于此,企业建立政治关联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考虑。同时,严格地监督和审核政府的创新优惠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