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6)
2023(11146)
2022(8628)
2021(8002)
2020(6305)
2019(13740)
2018(13841)
2017(25342)
2016(13316)
2015(14686)
2014(14124)
2013(13561)
2012(12157)
2011(10973)
2010(11195)
2009(10453)
2008(10177)
2007(9669)
2006(8760)
2005(7859)
作者
(36135)
(31081)
(30319)
(28642)
(19084)
(14633)
(13388)
(11773)
(11667)
(10762)
(10459)
(10075)
(9706)
(9539)
(9249)
(9143)
(8846)
(8731)
(8713)
(8562)
(7640)
(7499)
(7385)
(7256)
(7104)
(6978)
(6931)
(6607)
(6251)
(6169)
学科
(54582)
经济(54532)
(50337)
(48923)
管理(36647)
农业(32651)
(29739)
企业(29739)
业经(21517)
中国(20204)
技术(18295)
地方(15538)
方法(13619)
(13283)
农业经济(12452)
技术管理(11957)
(11946)
发展(11310)
(11292)
数学(11021)
数学方法(10936)
(10411)
(10017)
(9670)
农村(9650)
(9567)
银行(9556)
(9246)
(9086)
建设(8794)
机构
学院(183872)
大学(176309)
(77379)
经济(75778)
管理(72544)
研究(62801)
理学(62086)
理学院(61516)
管理学(60609)
管理学院(60273)
中国(50009)
(49065)
(36912)
科学(36708)
农业(36631)
业大(32589)
(31888)
中心(30838)
(30833)
(30127)
研究所(26964)
(24669)
师范(24477)
财经(24239)
(24059)
北京(22577)
农业大学(22508)
经济管理(22436)
(22217)
(22091)
基金
项目(123029)
科学(98635)
研究(98061)
基金(86412)
(74269)
国家(73428)
科学基金(63944)
社会(63705)
社会科(59878)
社会科学(59867)
(52575)
基金项目(46517)
教育(42578)
编号(41838)
(41251)
自然(37092)
自然科(36254)
自然科学(36246)
自然科学基金(35625)
成果(32996)
(32267)
资助(30865)
(29731)
(29283)
创新(29118)
课题(28879)
重点(27247)
国家社会(26381)
(26285)
(25813)
期刊
(98464)
经济(98464)
(56445)
研究(54146)
中国(50306)
农业(38093)
科学(26745)
管理(26059)
学报(25535)
教育(24955)
业经(23805)
(22303)
大学(21382)
(21070)
金融(21070)
学学(19936)
技术(18399)
(18078)
农业经济(14935)
农村(14724)
(14724)
问题(13750)
科技(13621)
经济研究(12374)
(11251)
财经(11129)
世界(10698)
技术经济(10676)
经济问题(10211)
(9912)
共检索到29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甄晓非  
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紧密相关,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改变传统农村的产业形态,使"三农"发生根本的变化。通过相关数据的考察研究,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且,科技创新对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步伐,并且通过专项技术难题突破,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有效政策,快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丽萍  
"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举措能够引领农村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丽萍  
"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举措能够引领农村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峰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力  薛占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到两者并举,必须落实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政策措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凝聚共识,创新发展理念,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必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与我国的空间结构调整或者说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城镇化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霞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差异分析,指出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即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水平,另外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投资建设的重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继宁  
农村是与城镇相对照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不断缩小,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在农村居住的人口日益减少,最终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其特定的内涵,新农村建设分为小康建设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目标是城镇化和新农村。鉴于新农村建设有城镇化和新农村两种不同的结果,故我们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针对不同的新农村建设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建设内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小宁  樊卫宾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长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机制得不到确立,呈现出诸多此消彼长的不协调态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体制性原因和现实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悖而行。理顺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满霖  
一、引言 农村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因此,要提高农村城镇化的水平,就必须强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国锋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种良性互动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统筹城乡政策是二者互动的制度纽带;优先发展小城镇是二者互动的空间纽带;促进农村产业化是二者互动产业纽带;外出农民工是二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焦晓云  
就地城镇化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抓手,但县域创新能力差影响着就地城镇化的进程。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创新能力建设还存在着高新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及产业化能力较差、创新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县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不能担当县域自主创新主体的重任等问题。提升县域创新能力,县域政府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县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培育与就地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新型创新人才、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廷柒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体制基础,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