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89)
- 2023(19615)
- 2022(16462)
- 2021(15244)
- 2020(12992)
- 2019(29183)
- 2018(29228)
- 2017(55431)
- 2016(30131)
- 2015(33565)
- 2014(33093)
- 2013(32364)
- 2012(29549)
- 2011(26637)
- 2010(26382)
- 2009(24584)
- 2008(24415)
- 2007(21727)
- 2006(18732)
- 2005(16649)
- 学科
- 济(121571)
- 经济(121419)
- 管理(90183)
- 业(86595)
- 企(73573)
- 企业(73573)
- 方法(53167)
- 数学(45781)
- 数学方法(45232)
- 财(33834)
- 农(32833)
- 中国(32459)
- 业经(29533)
- 制(27967)
- 地方(26059)
- 学(23536)
- 技术(23405)
- 贸(21755)
- 贸易(21747)
- 农业(21726)
- 易(21101)
- 务(20429)
- 财务(20375)
- 银(20336)
- 财务管理(20322)
- 银行(20274)
- 体(19359)
- 理论(19341)
- 行(19305)
- 企业财务(19285)
- 机构
- 学院(421161)
- 大学(419825)
- 济(172295)
- 经济(168837)
- 管理(162334)
- 研究(141276)
- 理学(140367)
- 理学院(138812)
- 管理学(136433)
- 管理学院(135628)
- 中国(106173)
- 科学(87437)
- 京(87328)
- 财(80976)
- 农(73285)
- 所(71021)
- 中心(65616)
- 研究所(64524)
- 业大(64464)
- 江(63966)
- 财经(63758)
- 经(57814)
- 农业(57656)
- 北京(54126)
- 范(53977)
- 师范(53318)
- 经济学(52877)
- 院(51238)
- 州(50281)
- 经济学院(47732)
- 基金
- 项目(286912)
- 科学(226580)
- 基金(208049)
- 研究(206465)
- 家(182915)
- 国家(181365)
- 科学基金(155569)
- 社会(132456)
- 社会科(125685)
- 社会科学(125654)
- 省(114360)
- 基金项目(110467)
- 自然(101137)
- 自然科(98837)
- 自然科学(98805)
- 自然科学基金(97079)
- 划(95986)
- 教育(95376)
- 资助(83203)
- 编号(82203)
- 成果(66154)
- 重点(65297)
- 创(63626)
- 部(62796)
- 发(62466)
- 创新(58982)
- 课题(57390)
- 科研(55192)
- 国家社会(55132)
- 制(54090)
- 期刊
- 济(188400)
- 经济(188400)
- 研究(119382)
- 中国(85208)
- 学报(68989)
- 农(65677)
- 财(64738)
- 科学(62681)
- 管理(61583)
- 大学(52271)
- 学学(49484)
- 教育(45707)
- 农业(43811)
- 融(38236)
- 金融(38236)
- 技术(37033)
- 财经(31741)
- 业经(31623)
- 经济研究(30487)
- 经(27382)
- 问题(24488)
- 业(24307)
- 科技(22129)
- 版(21227)
- 技术经济(20803)
- 商业(19740)
- 统计(19638)
- 策(19106)
- 贸(18983)
- 理论(18854)
共检索到61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明明 孟程程
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以弱化需求管理为代价,它强调供给端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而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恰好分别对应于文化产业的供给端与需求侧。其中,文化消费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支持、文化创意并设定价值导向;科技创新则可以为文化消费提供技术支持、高附加值产品选择,并增进文化消费水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不仅能够为文化产业催生出高质量供给品,更能够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形成,而二者相互作用也将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契机。为此,我国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与融资环境,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形成优良的创新机制,从而释放科技创新与文化消费互动效应对我国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积极助力。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詹双晖
文化产业创新有其自身的机制与条件。与制造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创新更多是属于非技术性的"软创新"。智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竞争力,是实施创新驱动的根本动力。产业生态环境、资本与技术则是实现产业创新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产业发展实践以及产业促进政策,文章认为,只有构建起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体制机制、文化理念、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与创新链条有效集成的创新生态环境体系,广东文化产业创新才能有效驱动,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驱动 创新机制 创新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君 任腾飞
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供给侧改革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效应和内在逻辑,明确界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因子,综合分析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综合驱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供给侧改革从制度、产业、要素三个层次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宏观驱动机制和微观驱动机制,从而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君 任腾飞
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供给侧改革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效应和内在逻辑,明确界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因子,综合分析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综合驱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供给侧改革从制度、产业、要素三个层次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宏观驱动机制和微观驱动机制,从而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鹏程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内容,在重构新型供需关系的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等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为此,必须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补齐金融短板,积极推进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链接融合。
关键词:
金融供给侧 文化产业 投融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锦 顾江
文化产业创新具有文化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并且具有城市特色。文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文化中介机构等共同组成了文化产业创新主体。文化产业的创新机制包括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环境机制:前者,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技术创新会加强核心技术应用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创新柔性人才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机制;后者,产业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创新,借助市场结构整合形成文化产业网络创新系统,创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催化新产业链。文化、技术、人才、政策、市场网络和商业模式这6个要素形成了城市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 机制 城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早 许薛璐
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在保持"稳中趋好"增长势头的同时,也暴露出以"产能过剩"和"供给缺口"并存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问题。能否通过产业自主创新实现"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填补‘供给缺口’,促进消费升级"则是新时期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Ngai and Pissarides(2007)基础上引入不同产业部门自主创新效应和技术吸收效应,刻画了二者影响一国消费结构高级化和总消费增长率的作用机理,同时考察了劳动配置效率改善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证明,提升高端(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应是推动总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关键因素。若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不变,不同生产部门间劳动力配置改善与否不会对总消费增长率产生影响。产业创新则是通过产出结构高级化这一中介效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若无进一步产业创新支撑,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带来的净收益增长空间将快速收窄,只有坚定推行以诱导产业(企业)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消费升级,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于泽 朱学义
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民生幸福,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是江苏文化强省战略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文化消费、文化投资与江苏省GDP的关系,得出文化消费更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结论,并提出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江苏省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文化投资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锋
近些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智能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人工智能艺术生成、大数据视频推送、远程虚拟教育等,这些科技创新引发了文化领域的智能化革命。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鼓励跨学科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1]。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我国在医疗、安全、物流、教育以及文娱领域应用智能科技抗击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智能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2]。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科技 创意活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花
近年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持下,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但也存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结构欠合理、高端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其深层原因是政府干预过多,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及监管职能,应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力和政府引导力的互补作用作用,共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转型升级 政府职能 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佳琪
创新效率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在文化数字化战略与文化强国战略驱动下,全面了解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水平,对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比较了省域、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率是主要制约因素;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具有空间差异性,呈东高西低的阶梯发展格局,且具有区域辐射特点,集聚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素质、政府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普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创意为先、并购重组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解决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和无效供给严重难题为导向,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购整合和融合优化发展资源,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
新常态 文化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创意为先、并购重组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解决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和无效供给严重难题为导向,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购整合和融合优化发展资源,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化、专业化和资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
新常态 文化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