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8)
2023(17429)
2022(14941)
2021(13781)
2020(11709)
2019(26486)
2018(26087)
2017(50374)
2016(27031)
2015(30127)
2014(29128)
2013(28936)
2012(26567)
2011(23616)
2010(23687)
2009(22100)
2008(22024)
2007(19467)
2006(17260)
2005(15395)
作者
(76020)
(63333)
(62856)
(59645)
(40469)
(30167)
(28517)
(24647)
(24069)
(22780)
(21692)
(21328)
(20126)
(20054)
(19463)
(19162)
(18780)
(18457)
(17996)
(17967)
(15598)
(15541)
(15333)
(14540)
(14097)
(14057)
(14036)
(13975)
(12649)
(12512)
学科
(115258)
经济(115122)
(99991)
管理(91203)
(88746)
企业(88746)
方法(52949)
数学(42949)
数学方法(42511)
(34113)
(33953)
业经(33447)
中国(29649)
农业(24044)
(23810)
财务(23747)
财务管理(23712)
技术(23431)
企业财务(22512)
地方(22415)
(21857)
理论(21128)
(20257)
(20139)
贸易(20124)
(20040)
(19454)
(18129)
(17414)
(16922)
机构
学院(381693)
大学(381143)
(157594)
管理(157457)
经济(154479)
理学(136125)
理学院(134698)
管理学(132693)
管理学院(131977)
研究(123415)
中国(95175)
(81040)
科学(74210)
(73527)
(60813)
(60601)
财经(58630)
(56586)
中心(55727)
业大(55002)
研究所(54846)
(53425)
北京(51061)
(47799)
师范(47418)
农业(47164)
经济学(47017)
(45459)
(45070)
财经大学(43518)
基金
项目(257410)
科学(204549)
研究(191591)
基金(188123)
(162752)
国家(161136)
科学基金(140296)
社会(122683)
社会科(116322)
社会科学(116292)
(100730)
基金项目(99547)
自然(89855)
自然科(87816)
自然科学(87794)
教育(86626)
自然科学基金(86297)
(83354)
编号(77027)
资助(76861)
成果(62032)
(57347)
(56865)
重点(56653)
(54935)
创新(52832)
课题(52494)
国家社会(50613)
教育部(49327)
人文(48803)
期刊
(174687)
经济(174687)
研究(114246)
中国(74680)
管理(62798)
(58424)
(55925)
学报(55581)
科学(53409)
大学(43241)
教育(40851)
学学(40702)
农业(38751)
技术(34512)
(34174)
金融(34174)
业经(30073)
财经(29272)
经济研究(27369)
(25110)
(22864)
问题(22489)
技术经济(20962)
科技(20410)
现代(18485)
图书(18426)
理论(17952)
商业(17937)
(17172)
世界(17004)
共检索到56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娜  张宝建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又为其在实践中的融合带来了困扰。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对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创业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模型。选取世界上25个国家,结合改进的熵值法对2007-2015年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创业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7-2008年的快速变化和2009-2015年的缓慢变化阶段,从耦合度分析,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先是快速变化之后趋于稳定,从耦合协调度分析,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但区域性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的科技创新投入水平逐年增加,但与欧洲、北美洲相比创业水平并未显现出与科技水平相当的绩效。据此,本文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娜  张宝建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新实践,科技创新与创业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又为其在实践中的融合带来了困扰。借助物理学耦合理论,对科技创新与创业耦合系统的构成和耦合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和创业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模型。选取世界上25个国家,结合改进的熵值法对2007-2015年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创业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经历了2007-2008年的快速变化和2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概念,测算了35个最重要金融系统所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作用的敏感性更高。最后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张东  
立足于当前中国孵化器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2007—2019年省际层面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创业间的协同关系进行测度,进一步考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收敛性以及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创业综合发展水平均较快提升,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总体滞后于创新创业的发展。(2)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新创业之间互动强劲,且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317上升到2019年的0.503。(3)耦合协调度的总体泰尔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均不存在σ收敛,但均存在β收敛;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向集聚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兴琦   周邦栋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并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以长江中游经济区为例,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鄂湘赣三省2005-2019年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动态耦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9年,长江中游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均有大幅提升,二者呈现同步发展的态势但整体水平仍待提高,各省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差异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逐年向好,湖北省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江西省和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距离。由此从强化区域协同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战略及深化创新驱动的角度,提出应改善长江中游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耦合协调水平,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成为以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经济、社会、生态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兴琦   周邦栋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并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以长江中游经济区为例,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鄂湘赣三省2005-2019年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动态耦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9年,长江中游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均有大幅提升,二者呈现同步发展的态势但整体水平仍待提高,各省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差异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逐年向好,湖北省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江西省和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距离。由此从强化区域协同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战略及深化创新驱动的角度,提出应改善长江中游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耦合协调水平,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成为以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经济、社会、生态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叶选挺  李磊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技术-知识"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4大区域板块、31个省级单元、334个地级单元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发展水平,以及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创新整体系统功效呈上升趋势,但"技术-知识"差距逐渐扩大且互动关系不稳定;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呈现协同、磨合、颉颃、低水平特征,区域间协调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系统耦合协调格局的分析,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的认识,为不同层级政府的农业科技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叶选挺  李磊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技术-知识"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4大区域板块、31个省级单元、334个地级单元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发展水平,以及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创新整体系统功效呈上升趋势,但"技术-知识"差距逐渐扩大且互动关系不稳定;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呈现协同、磨合、颉颃、低水平特征,区域间协调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系统耦合协调格局的分析,有助于深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燕  段姝  张林郁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科技型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以期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创新效率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海燕   苏博谦  
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选取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用熵权TOPSIS方法测算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并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高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趋势,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2)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地区间及地区内部间耦合协调水平仍有较大差距。(3)全国耦合协调度的泰尔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并具有较强稳定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谷缙  程钰  任建兰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6—2015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二者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步落后于科技创新能力;(2)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协调度由低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转变,耦合度空间格局演变与协调度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相似,高值区域由东部沿海向长江中下游流域扩散,低值区域集中在西部边疆地区;(3)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二者水平越低支撑其协调发展的稳定性越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机理和特征的分析,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于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美国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波动较大,并且与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为Perez提出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演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规律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基于2009—2018年我国11个涉海省份的面板数据,厘清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机理,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涉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并呈“N”型变化趋势;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提高并呈“M”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均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2)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区域内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态势;耦合协调度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区域间相互作用较小。(3)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主导、人力资本是次要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基于2009—2018年我国11个涉海省份的面板数据,厘清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机理,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涉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并呈“N”型变化趋势;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提高并呈“M”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均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2)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南部>北部>东部”的态势;区域内省际差异在不断缩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态势;耦合协调度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区域间相互作用较小。(3)政府宏观调控是影响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主导、人力资本是次要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