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8)
- 2023(12774)
- 2022(11115)
- 2021(10443)
- 2020(8720)
- 2019(19694)
- 2018(19661)
- 2017(37830)
- 2016(20295)
- 2015(22797)
- 2014(22040)
- 2013(21849)
- 2012(19929)
- 2011(17939)
- 2010(17827)
- 2009(16164)
- 2008(15521)
- 2007(13636)
- 2006(11730)
- 2005(10025)
- 学科
- 济(81738)
- 经济(81658)
- 管理(63101)
- 业(62220)
- 企(53698)
- 企业(53698)
- 方法(36174)
- 数学(30211)
- 数学方法(29886)
- 农(21890)
- 中国(21244)
- 技术(21153)
- 业经(20942)
- 财(18180)
- 地方(18144)
- 学(17166)
- 理论(14876)
- 农业(14857)
- 制(13854)
- 和(13757)
- 产业(13544)
- 技术管理(13532)
- 贸(13248)
- 贸易(13238)
- 易(12813)
- 环境(12269)
- 划(12177)
- 银(11725)
- 务(11705)
- 银行(11682)
- 机构
- 大学(282757)
- 学院(282186)
- 管理(119511)
- 济(111727)
- 经济(109359)
- 理学(104440)
- 理学院(103344)
- 管理学(101805)
- 管理学院(101294)
- 研究(90892)
- 中国(65782)
- 京(59981)
- 科学(56891)
- 财(48281)
- 所(43967)
- 农(41714)
- 业大(41710)
- 中心(40999)
- 研究所(40268)
- 江(40191)
- 财经(39374)
- 北京(37675)
- 范(37035)
- 师范(36712)
- 经(35810)
- 院(33449)
- 州(33030)
- 农业(32410)
- 经济学(32344)
- 商学(31124)
- 基金
- 项目(199732)
- 科学(158791)
- 研究(148754)
- 基金(144588)
- 家(124814)
- 国家(123772)
- 科学基金(108049)
- 社会(93834)
- 社会科(88951)
- 社会科学(88930)
- 省(79675)
- 基金项目(77994)
- 自然(69813)
- 自然科(68227)
- 自然科学(68212)
- 自然科学基金(67015)
- 教育(66996)
- 划(65839)
- 编号(60413)
- 资助(57681)
- 成果(48161)
- 创(46202)
- 重点(43882)
- 发(43194)
- 部(43077)
- 创新(42297)
- 课题(41273)
- 国家社会(38079)
- 项目编号(37894)
- 科研(37283)
- 期刊
- 济(120394)
- 经济(120394)
- 研究(81321)
- 中国(53736)
- 管理(45555)
- 学报(41501)
- 科学(40498)
- 农(37762)
- 财(34632)
- 教育(33252)
- 大学(31713)
- 学学(29649)
- 农业(26762)
- 技术(25640)
- 业经(21594)
- 融(20684)
- 金融(20684)
- 经济研究(18817)
- 科技(18228)
- 财经(18180)
- 图书(15959)
- 经(15560)
- 问题(15437)
- 技术经济(15124)
- 理论(14087)
- 业(14064)
- 现代(13424)
- 商业(13131)
- 实践(13045)
- 践(13045)
共检索到401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静
科技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循环推进关系:科技创新通过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双向作用促进企业内部归核,企业归核优化了创新环境,同时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加多样;率先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其余企业复制模仿进入该行业加剧市场竞争程度,同时市场的充分竞争会使企业更为关注客户需求,创新动力得到增强;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两种模式诱发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并通过共赢战略实现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产业集聚又为科技创新带来独特优势。在推进科技创新战略与加快产业组织优化升级过程中,应注意二者内在联系,构建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组织演化 双向互动 机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媛媛 齐中英
基于过程观角度,分析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组织学习过程与知识管理过程是相互伴生的,组织知识存量突破一定的阈值会使得组织创新的方式发生改变,在组织创新的不同阶段伴随着不同形式的组织学习。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组织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娜
回顾企业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在界定企业服务创新中知识要素与服务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管理的"PSCA"闭环理论,从知识管理对服务创新的推动与服务创新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企业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之间的互动机理,并以联想集团为例,对其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之间的互动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服务创新 知识要素 服务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迪 姜红 徐艳丽
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标准化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及其异同点,其次详细阐述了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模型的构建,为我国技术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技术标准化 产业创新能力 互动机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现象。近年来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的共同演化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开创性的理论与工具,成为主流经济学"均衡"分析范式的有益补充或挑战。基于共同演化理论分析范式,本文尝试性地构建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多层级多阶段共演型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及简化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揭示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演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微观、中观、宏观层级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多阶段共演型过程。不同层级的互动者在知识增长扩散机制、学习机制及选择机制的协同作用下,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模式从有规则、中间型向随机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过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期、成长发展期到成熟再发展期的转换和跃迁。最后,运用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与模型,分析了"义乌商圈"的历史演进过程,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其转型提升的若干逻辑要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彦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它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静态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中既存在分工对集群合作创新施加影响,也同时存在集群合作创新促进分工深化的反馈并改变原有组织模式的过程。通过对其组织模式与合作创新所处阶段进行动态研究,则得出”少数龙头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的结论,这也是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内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合作创新 知识溢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安
中小企业集聚及其相互间的知识流动是推动集群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农区的中小企业集聚及其内部网络在促进集群创新方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尚需通过调查样本来研究。文章在整合社会网络理论、集群理念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关系强度与集群的信息量度和信息效度的假设关系,并通过传统农区虞城钢卷尺集群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对集群的创新效率假设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同网络关系强度对集群的创新效率提升途径并不一致,传统农区的集群网络关系会通过影响集群企业获取的信息量度、信息效度、创新压力感和水平来影响集群的创新效率
关键词:
集群网络 关系强度 信息量度 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雪飞 杜娟
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明确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对于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主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高质量发展是自主创新的保障力。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待估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动态地检验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但是二者之间处于低效率的均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树立先进的高质量发展观,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搭建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加快自主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直东 姚凤民
从分权的视角剖析1984年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的特征,并在创新系统框架下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创新方面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而揭示科技"双向"分权对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机理。理论和经验分析均表明,为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创新方面的协同作用,在科技事务上,政府有必要向市场分权,同时,中央政府有必要向地方政府分权。但是,由于科技"双向"分权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科技"双向"分权的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而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应该适当强化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科技领域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江红艳 孙雨笛 刘恬 孙配贞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深入挖掘健康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的驱动要素对于培育我国经济新增长点、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针对产业结构创新升级驱动机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制造产业,缺乏从多维视角探索驱动健康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的核心动因及内在机理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环政供需”四维因素的新视域,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驱动健康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宏观环境、政府、供给、需求四维因素协同驱动健康产业结构创新升级。不仅揭示了“环政供需”四维因素协同驱动健康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的理论模型,丰富了产业结构创新升级的相关理论内涵,而且为政府驱动健康产业结构创新升级提供了针对性政策思路和实施路径建议。
关键词:
健康产业 产业结构 创新升级 质性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庆敏 梅强
本文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机理,并分析影响互动的因素,提出增强互动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TF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熟再发展期转换与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首清
在中关村20年发展历程中,区域创新网络和科技产业生态环境是中关村取得今日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构成、演化和特点入手,突出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5个阶段,给出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创新形式。分析了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指出中关村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优势产业高端化生态环境、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环境和创业孵化生态环境3个方面。同时,对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海淀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应从4种因素入手,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打造适宜的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迎接海...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晓华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大国博弈加剧的国际背景下,出现应该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硬科技”)还是商业模式创新(“软模式”)的争论。硬科技与软模式在驱动力、目标导向、知识性质、可模仿性、回报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硬科技与软模式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演进的关系,商业模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形态,科技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商业模式对科技创新发挥着支撑、引致、促进和孕育作用。数字经济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更频繁、更剧烈、更普遍、更具颠覆性,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应当分别坚持“引导而不参与、包容但需监管”和“鼓励但不强制”的原则。
关键词:
硬科技 科技创新 商业模式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