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6)
- 2023(14191)
- 2022(11284)
- 2021(10277)
- 2020(8287)
- 2019(18263)
- 2018(18177)
- 2017(34774)
- 2016(18705)
- 2015(20873)
- 2014(20963)
- 2013(20603)
- 2012(18975)
- 2011(16987)
- 2010(17536)
- 2009(16474)
- 2008(16592)
- 2007(15366)
- 2006(14083)
- 2005(13153)
- 学科
- 济(88999)
- 经济(88883)
- 业(87532)
- 企(69426)
- 企业(69426)
- 管理(63514)
- 农(46982)
- 业经(32374)
- 农业(31638)
- 方法(29089)
- 中国(28807)
- 财(25657)
- 地方(23148)
- 数学(20874)
- 数学方法(20762)
- 制(19185)
- 技术(19022)
- 务(18046)
- 财务(18018)
- 财务管理(17992)
- 企业财务(17052)
- 策(16205)
- 发(15965)
- 和(15410)
- 体(15044)
- 贸(14822)
- 贸易(14806)
- 银(14541)
- 银行(14527)
- 理论(14502)
- 机构
- 学院(275150)
- 大学(265421)
- 济(121287)
- 经济(119038)
- 管理(109192)
- 研究(93664)
- 理学(92529)
- 理学院(91642)
- 管理学(90559)
- 管理学院(90042)
- 中国(75845)
- 农(57249)
- 京(56390)
- 财(55273)
- 科学(53348)
- 所(46940)
- 江(45262)
- 中心(43534)
- 农业(43168)
- 财经(42581)
- 研究所(41716)
- 业大(41483)
- 经(38553)
- 经济学(35626)
- 州(35584)
- 北京(35522)
- 范(34753)
- 师范(34467)
- 院(33022)
- 经济学院(32121)
- 基金
- 项目(173031)
- 科学(138692)
- 研究(133895)
- 基金(124426)
- 家(106084)
- 国家(104918)
- 科学基金(91868)
- 社会(88168)
- 社会科(83307)
- 社会科学(83288)
- 省(70856)
- 基金项目(65759)
- 教育(58622)
- 划(56547)
- 编号(55723)
- 自然(54976)
- 自然科(53717)
- 自然科学(53704)
- 自然科学基金(52793)
- 资助(48309)
- 成果(44312)
- 发(43851)
- 创(39505)
- 业(39041)
- 重点(38129)
- 部(38087)
- 课题(37878)
- 国家社会(36529)
- 发展(36470)
- 创新(36087)
- 期刊
- 济(152614)
- 经济(152614)
- 研究(84413)
- 中国(63619)
- 农(60718)
- 管理(44645)
- 财(44042)
- 农业(40757)
- 科学(37809)
- 学报(36306)
- 融(32224)
- 金融(32224)
- 业经(31899)
- 大学(29570)
- 教育(28930)
- 学学(27995)
- 技术(26563)
- 经济研究(21988)
- 业(21448)
- 财经(21374)
- 问题(20433)
- 经(18560)
- 技术经济(16171)
- 世界(16165)
- 农村(15251)
- 村(15251)
- 农业经济(14919)
- 现代(14294)
- 科技(14207)
- 商业(14179)
共检索到439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长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是“七五”科技攻关、“863”计划,还是“星火”、“火炬”、“丰收”、“燎原”、“菜蓝子工程”等计划,以及基础性研究计划,农业中的科技问题都是其中的重点问题,都需要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促进和相互支持,都需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组织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为之共同奋斗。在科技兴农工作中,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创造适应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新机制和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促进各项科技工作的落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振潜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时期,把农业搞上去,加速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一、依靠科技进步是我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解放四十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农业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光玉 宋佩琴
一、农业软科学与农业技术科学 (一) 农业软科学的内涵和作用农业软科学是部门软科学,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系统科学、农业自然(技术)科学、农业经济与农业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决策子系统、农业生态子系统、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的战略、规划、计划、管理、政策等问题的决策性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健
这次来粤西,一是向同志们拜个,二是对这一地区的改革开放、科技兴农等工作做些调查研究,向广东的同志们学习。今天,特地邀请了广东湛江、肇庆、阳江、茂名及广西玉林、梧州的领导同志和科委主任,就科技兴农、星火计划等工作进行座谈,在同志们座谈的基础上,我想讲如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静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物与化学、节水与旱作、生态农机与机械农机结 合的道路,在农业发展中加大科研资金、人力资本、农技推广投入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研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勤
科技兴农:跨世纪的选择──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目标的科技措施及政策探讨张勤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农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伴随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减少,到2000年前后,农业承载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中国绝不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主要农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卫娣
发展现代化农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农业生产大背景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在20世纪50年代就走上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在农业科研、立法等方面极具特色,值得中国参考借鉴。中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改变农业发展理念,将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
日本 农业现代化 特点 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潇
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向,但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大而不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农业的领先地位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美国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能源消耗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更需吸取美国农业发展中的教训。
关键词:
美国农业 农业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凤梅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尚不稳固的状况下,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农业现代化理论出发,阐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提出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国外经验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景利 张国忠 张冰 李静
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积极准备、初步实践、探索发展、全面推进和加快推进五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制度体系五点经验与启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 发展进程 经验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载松
一、“科技兴农”要搞好必须抓住“四个”要点“三个”环节。 四个要点是:(1)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2)落实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农业信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是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就是生产力,科学产生粮、棉、油……。历史上农业信贷支持科技兴农,一般均指自然科学而言,如新的农业机械的应用,优良品种的推广,等等。但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系统考察,限于支持自然科学兴农的范围太狭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光玉 宋佩琴
本文阐述了农业软科学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分析了对农业软科学认识偏差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业软科学研究和运用的途径:制定农业软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农业软科学队伍建设,增加农业软科学研究经费的比重,处理好农业软科学研究的内部关系,切实做好对农业软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博
尽管当代小农制国家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道路各异,但都是在政府大力支持和较完善的法律制度背景下出现了农业结构多样化、土地适度规模化、生产信息化和产品高质化生态化等共同特点。研究和借鉴其经验,探索和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对解决"三农"问题,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劳动密集 土地永佃制 预备年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