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9)
- 2023(14189)
- 2022(11671)
- 2021(10933)
- 2020(9275)
- 2019(20709)
- 2018(20795)
- 2017(39950)
- 2016(21325)
- 2015(24039)
- 2014(23509)
- 2013(23014)
- 2012(21067)
- 2011(18512)
- 2010(19399)
- 2009(18446)
- 2008(18615)
- 2007(17140)
- 2006(15271)
- 2005(13887)
- 学科
- 业(97253)
- 济(89299)
- 经济(89185)
- 企(79203)
- 企业(79203)
- 管理(75327)
- 农(46640)
- 方法(39522)
- 业经(31631)
- 农业(31116)
- 数学(30933)
- 数学方法(30312)
- 财(27973)
- 中国(24616)
- 技术(22036)
- 制(21534)
- 务(19991)
- 财务(19950)
- 财务管理(19920)
- 企业财务(18814)
- 理论(17891)
- 策(17239)
- 贸(16632)
- 贸易(16613)
- 易(16194)
- 体(15303)
- 划(15302)
- 和(15171)
- 地方(15069)
- 银(14926)
- 机构
- 学院(304470)
- 大学(297162)
- 济(127137)
- 管理(126401)
- 经济(124497)
- 理学(108347)
- 理学院(107395)
- 管理学(105554)
- 管理学院(105004)
- 研究(93260)
- 中国(78198)
- 京(62037)
- 农(59415)
- 财(58719)
- 科学(54701)
- 江(48945)
- 业大(46331)
- 所(45923)
- 中心(45764)
- 财经(45630)
- 农业(45091)
- 经(41350)
- 研究所(40799)
- 北京(38702)
- 州(38561)
- 经济学(36626)
- 范(36591)
- 师范(36279)
- 经济管理(34878)
- 商学(33417)
- 基金
- 项目(195885)
- 科学(156515)
- 研究(148103)
- 基金(142193)
- 家(121683)
- 国家(120472)
- 科学基金(106295)
- 社会(96086)
- 社会科(90792)
- 社会科学(90763)
- 省(79197)
- 基金项目(74727)
- 自然(66780)
- 教育(66465)
- 自然科(65400)
- 自然科学(65385)
- 自然科学基金(64290)
- 划(63427)
- 编号(61588)
- 资助(57462)
- 成果(49129)
- 创(46225)
- 部(42947)
- 重点(42819)
- 发(42457)
- 创新(42242)
- 业(41622)
- 课题(40657)
- 国家社会(39480)
- 制(38782)
- 期刊
- 济(151436)
- 经济(151436)
- 研究(86949)
- 中国(67614)
- 农(61523)
- 管理(51211)
- 财(48448)
- 学报(41665)
- 科学(41524)
- 农业(41406)
- 大学(34230)
- 融(32726)
- 金融(32726)
- 学学(32159)
- 教育(32012)
- 业经(30968)
- 技术(30675)
- 财经(22900)
- 业(22109)
- 经济研究(21713)
- 经(19832)
- 问题(19265)
- 技术经济(18587)
- 科技(16794)
- 图书(16113)
- 版(15500)
- 策(15473)
- 世界(15310)
- 统计(15309)
- 农村(15019)
共检索到472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得桂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与日俱增,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给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的有力举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的以"农业试验示范站"为核心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突破原有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农技推广界限,采取"扎根农村"、"着眼产业"和"面向小农"等创新性举措,为构建中国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得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突破原有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农技推广界限,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吸纳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和农户参与,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可称之为"农林科大模式"。它是国家现行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探索和建立高效、快捷而又能够持续运行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凌凤
在总结各地近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高等涉农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推广分为试验示范基地、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校企专项合作以及直接服务经营主体四种模式。基于院校、地方、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取向,本文从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服务效果和教学科研效果三个视角比较以上模式的优势、适应性与局限性。分析表明,在科技服务能力、服务内容完整性、服务覆盖面等方面,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的效果最为理想,但实施这一模式有较高的条件要求。要以这一模式为主导方向,并行不悖发展多种模式。同时,要从推动科技资源深度整合、改革完善教育科研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凌凤
在总结各地近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高等涉农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推广分为试验示范基地、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校企专项合作以及直接服务经营主体四种模式。基于院校、地方、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取向,本文从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服务效果和教学科研效果三个视角比较以上模式的优势、适应性与局限性。分析表明,在科技服务能力、服务内容完整性、服务覆盖面等方面,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的效果最为理想,但实施这一模式有较高的条件要求。要以这一模式为主导方向,并行不悖发展多种模式。同时,要从推动科技资源深度整合、改革完善教育科研体制、完善激励制度等多个方面着手,推动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建忠 吴欣 詹圣泽
[目的]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试验示范站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的典型代表——试验示范站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网络治理理论研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征和经验,分析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涉及的多方主体的职能定位,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治理网络,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研究各方利益相对主体的关系,为创新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机制构建提供理论支持。[结果]从网络类型的视角看,试验示范站是政府推动、基层农技试验示范站具体操作实施的政府参与型的网络治理模式;从网络主体的视角看,以试验示范站为主体,联动政府相关部门、普通农户等各个主体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的行为;从网络运行的视角来看,通过从网络治理的主体因素、关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杨凌农业试验示范站网络治理效果的一些具体因素。[结论]政府参与型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通过政府推动、基层农技试验示范站具体操作实施、普通农户参与落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推广过程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该模式是最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久霞 李吉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得桂
"农林科大模式"在推广载体、推广目标和推广机制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性。它着眼产业发展,创新农技推广载体;面向农户需求,提高推广效率;整合多方资源,增强推广能力;改革管理机制,保障农技推广力量。它对于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提升基层农业推广能力有启示价值。在健全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进程中,"农林科大模式"的活力和吸引力还在于它具有可移植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静溪 孙庆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提高农业科技转换率和贡献率、引导农业走向市场、农民奔向小康的必然要求。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比较单一,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本文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优化选择。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推广 模式 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济民 刘春芳 申秋红 梁辛
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和归纳,作者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推广模式分为四大类型14种模式,并分别对模式特点、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在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推广体系 模式评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北京市联合调研组 王东
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体系、规律和推广模式,详细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具体做法,旨在为北京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为促进决策、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推广 比较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莉娟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将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经路径。为了提升本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美国、法国、日本根据本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特色,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式。本文在对美国、法国、日本农业科学技术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充分承担农业科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推广模式 经验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广东
在提出杨凌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建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构造了以大学为依托,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新模式的实施总体目标、区域目标、实施内容及推广模式的类型。最后提出了应成立3个专门机构来保障新模式有效实施的管理体制和以项目带动、合同管理、奖惩结合及经费保障为核心内容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杨凌 农业科技推广 大学依托型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费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是将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多元协同治理视角,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典型模式对比研究,从协同治理的结构维度、主体维度和资源维度总结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共性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当前我国需要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模式,具体包括: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研发体制—管理体制—推广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主体协同,法律—资金—人才的资源保障以及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协同治理 治理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杰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促进了大学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的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新通道,实现了科技与“三农”的对接,促进了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指导扶持了涉农企业,引导培育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科技兴农的一种创新模式。
关键词:
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推广 科技推广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君凤 揭筱纹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当前国内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效果还很差。文章针对多层次多指标系统的评价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最底层指标进行评价,得到最底层指标的评价结果,把评价结果作为上一层的模糊关系矩阵,再根据上一层的权重进行评价计算,得到该层的评价结果,依次进行,直到最顶层,从而得到系统的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终评价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