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9)
2023(10160)
2022(8370)
2021(7564)
2020(6067)
2019(13417)
2018(13055)
2017(24160)
2016(12904)
2015(14284)
2014(13872)
2013(13752)
2012(13018)
2011(12043)
2010(12333)
2009(11551)
2008(11494)
2007(10520)
2006(9591)
2005(8950)
作者
(37826)
(31626)
(31387)
(29379)
(20012)
(14970)
(14096)
(12180)
(12015)
(11305)
(10849)
(10530)
(10091)
(10081)
(9785)
(9771)
(9353)
(9006)
(8972)
(8876)
(7843)
(7666)
(7664)
(7202)
(7176)
(7170)
(7082)
(6933)
(6380)
(6265)
学科
(59849)
经济(59803)
(43624)
管理(38626)
(32640)
企业(32640)
中国(23108)
地方(19618)
方法(18755)
(17963)
技术(17363)
数学(15751)
业经(15649)
数学方法(15623)
(14823)
银行(14802)
(14352)
(13557)
金融(13557)
(12637)
农业(12542)
(11578)
技术管理(11303)
(10954)
保险(10863)
(10831)
贸易(10816)
(10763)
地方经济(10739)
(10416)
机构
学院(184813)
大学(180901)
(81357)
经济(79696)
管理(70807)
研究(67614)
理学(58724)
理学院(58073)
管理学(57255)
管理学院(56903)
中国(56455)
(39800)
科学(39574)
(38042)
(34127)
(31128)
中心(31082)
研究所(30460)
(30154)
财经(28685)
北京(26053)
(25971)
业大(24909)
经济学(24682)
(24643)
(24544)
(24218)
师范(23999)
农业(23851)
经济学院(22086)
基金
项目(116423)
科学(92836)
研究(88763)
基金(82272)
(71095)
国家(70409)
科学基金(60707)
社会(57497)
社会科(54613)
社会科学(54603)
(47938)
基金项目(42671)
(39103)
教育(38516)
自然(36523)
自然科(35721)
自然科学(35711)
编号(35311)
自然科学基金(35059)
资助(33107)
(31832)
成果(28378)
(27809)
重点(26292)
创新(26252)
发展(26172)
课题(25742)
(25730)
(24703)
国家社会(23927)
期刊
(97759)
经济(97759)
研究(63622)
中国(47149)
(30171)
管理(29872)
(27646)
(27173)
金融(27173)
科学(25151)
学报(24296)
教育(22302)
农业(20729)
大学(19151)
技术(18066)
学学(17837)
业经(17556)
经济研究(15709)
财经(13943)
问题(12190)
(12045)
科技(11998)
(11884)
技术经济(11175)
(10099)
论坛(10099)
(9403)
商业(9242)
现代(9069)
世界(8922)
共检索到30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中泽  
<正>科技保险覆盖了科技创新的全过程,能为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相应保障,保护科技活动主体的利益,降低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逆全球化盛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一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尤为突出,适时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和泰  
<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迁,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聚焦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我国外经贸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积极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信保动能。
关键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承担治国理财职能的税法,需要肩负起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使命。如何充分发挥税法力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结合财政性规范与调节性规范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财政性规范,应在精细化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基础上,贯彻税收中性原则,对税制进行优化;对于调节性规范,应以税式支出的定位,通过预算控制的方式,实现调节职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陆军   孙娜  
基于激发新质生产力长期效能角度,将ESG理念嵌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全新管理环境,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理念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将ESG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相结合,聚焦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构件,立足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个视角探究ESG理念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使“ESG理念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象化。进一步地,将ESG理念渗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条实现路径中,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最大限度释放新质生产力效能的同时将生产力变革惠及全社会,推动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文康  
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既是实现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所需,也是应对百年变局下中美科技博弈之所需,更是把握科技与生产力自身演进规律所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有着双轮驱动的内在逻辑,即新质生产力在引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性变革的同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在此基础上,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具备“双新”优势、人民性优势、体制性优势以及基础性优势等四大优势。新发展阶段,我国应在充分利用这四大优势的基础上,以发挥中国式现代化内聚力优势为导向厘清大战略观思路,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以“出新”和“焕新”为重点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以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为主线塑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最终促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落位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贯通协同之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蔡湘杰  
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究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地理区位、政策试点方面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并受到创新人才集聚、服务组织集聚、服务组织与工业协同集聚的显著调节。鉴于此,各地区应加快科技金融发展步伐,注重创新要素集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工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为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对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调查。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朝霞  
<正>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续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会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货币政策传导、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监督体系等多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一系列部署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凸显改革力度;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都直接提到金融;其他改革任务也与金融密切相关。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俊华  
<正>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要素配置实现结构重组和效率改善当前,以数字技术颠覆式应用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使得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推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构建对创新更为友好的要素资源支持体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成舒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单列成章,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山西省作为资源型经济大省,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势,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厚植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山西篇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永新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新科技革命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和发展状况的科学把握,亦是建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教育改革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密切,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主要通过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助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更应当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原磊   张弛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把握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值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大国竞争加剧,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现象新趋势。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车旻昌   高敏   郭成学芷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新时期保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险创新主要通过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数字保险和保险资金运用四条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这四条路径已在宁波保险创新实验区科技攻关保险、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人保资本设立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等实例中得到初步印证。但是,保险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完善监管与支持政策,开发和丰富产品体系,探索构建“保险元宇宙”生态,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结构,以期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守正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强劲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正>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而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从哲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们制造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资本品、劳动力、土地三个生产要素。研究新质生产力要以哲学的生产力为指导,以经济学的生产力为依托,重在生产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不能把新质生产力停留在哲学概念上,也不能把新质生产力混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
关键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勇斌   刘殿国  
构建出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201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保险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小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偏低,长期以来在0.2附近上下波动,增长疲软,且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差异。农业保险通过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扩大农业规模经营进而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大小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并且对中部、西部的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