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7)
- 2023(11351)
- 2022(9930)
- 2021(9461)
- 2020(7879)
- 2019(18210)
- 2018(18301)
- 2017(34461)
- 2016(19414)
- 2015(22207)
- 2014(22475)
- 2013(21538)
- 2012(19734)
- 2011(17734)
- 2010(17612)
- 2009(15544)
- 2008(14852)
- 2007(12813)
- 2006(11040)
- 2005(9492)
- 学科
- 济(67609)
- 经济(67525)
- 管理(53292)
- 业(48784)
- 企(40645)
- 企业(40645)
- 方法(31614)
- 数学(27095)
- 数学方法(26771)
- 中国(22055)
- 农(19148)
- 学(17073)
- 财(16933)
- 理论(15511)
- 业经(15172)
- 地方(14499)
- 技术(13851)
- 制(13191)
- 农业(12702)
- 教育(12648)
- 和(11934)
- 贸(11033)
- 贸易(11029)
- 银(10717)
- 务(10683)
- 易(10674)
- 环境(10673)
- 银行(10671)
- 财务(10612)
- 财务管理(10593)
- 机构
- 学院(262861)
- 大学(261346)
- 管理(103673)
- 济(93843)
- 经济(91392)
- 理学(89991)
- 理学院(88953)
- 研究(87867)
- 管理学(87307)
- 管理学院(86833)
- 中国(62204)
- 科学(57285)
- 京(56677)
- 所(44591)
- 农(43732)
- 财(42668)
- 业大(41437)
- 研究所(40968)
- 中心(39368)
- 江(38693)
- 范(37278)
- 师范(36899)
- 北京(35882)
- 技术(34866)
- 财经(34329)
- 农业(34297)
- 院(32638)
- 州(31376)
- 经(31199)
- 师范大学(29493)
- 基金
- 项目(185268)
- 科学(144610)
- 研究(138907)
- 基金(129960)
- 家(113336)
- 国家(112319)
- 科学基金(95518)
- 社会(82072)
- 社会科(77442)
- 社会科学(77422)
- 省(75066)
- 基金项目(69690)
- 教育(66490)
- 划(63627)
- 自然(62831)
- 自然科(61322)
- 自然科学(61304)
- 自然科学基金(60149)
- 编号(59270)
- 资助(53254)
- 成果(48008)
- 课题(42385)
- 重点(41617)
- 部(40332)
- 发(39626)
- 创(39089)
- 创新(36261)
- 项目编号(36188)
- 科研(35143)
- 教育部(34342)
共检索到380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冬梅 裴宏森
本文围绕科技人才职业测评体系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职业潜能和职业兴趣四个素质要素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了构建科技人才职业测评四要素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技人才 职业测评 职业测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瑞波 边志强
科技人才被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而成为各地区争夺的对象。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关键,在于提供一个有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科技人才所需的共有环境和个性环境,构建了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包括科技发展环境、科技自身环境、开放系统环境、保障和谐环境以及生存空间环境。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考察了科技人才与所构建评价体系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各评价指标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人才都有显著的影响,这证实了所构建评价体系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其中,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与科技自身环境是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最重要选项,政府应在努力营造良好的保障和谐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亚静 潘云涛 赵筱媛
以冰山模型为基础,结合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人才类型、评价目的不同划分多元化的评价应用场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简化应用评价体系。将高层次科技人才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创业型;评价目的分类为选拔引进和绩效评估。该研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人才基于不同评价目的时素质特征需求的多样化,提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层次科技人才 多元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军 刘阳 周琨 祝文青 曹怡静 艾艳芳
为促进陕西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科技人才评价方法和管理机制,调查分析当前陕西省科技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制约因素,结合陕西省科技人才评价的实际需要及“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将陕西省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类、工程技术类、创新创业类;进一步提炼与归纳这3类人才评价的共有关键要素和专业关键要素,构建包括创新知识、道德素质、创新动机、影响力、创新能力、产出绩效等6个维度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陕西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模型;最后从管理创新和保障条件两个层面提出实施陕西省科技人才评价的5条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鲁捷 侯健
科研院所正处于关键转型期,为引导科研院所健康发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以科技人才的科研能效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从直接与间接绩效两方面对评估指标进行再设计,并从投入/产出角度重新构建了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技人才 绩效评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展 张剑 赵煜嘉
针对以往研究对象概念界定不清晰、评价标准选择失当以及评价方法局限等问题,从工程科技人才概念的界定入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工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模型的构建基于对15名工程科技人才及领导的访谈与文献调研,包括评价指标的获取、评价内容的阐述与评价标准的设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基于587份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问卷调研,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进行计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智勇,吴满意
由于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已对国家人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科技人才的安全问题,努力构建国家高科技人才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
高科技 人才安全 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迟维意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加强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是辽宁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快推进辽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辽宁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但是,同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辽宁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诸如农业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培养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辽宁省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从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培养力度、加强经费投入、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为辽宁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支撑能力 科技人才 保障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 吴孟珊 吴殿廷
针对工程技术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胜任力模型基本理论,设计并检验调查量表,构建了含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为工程技术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工程技术人才 胜任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喆 杨国栋
基于高校战略管理理论,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高校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与系统验证,总结提炼了科研活动、培养服务、品质素质、客户满意、学习交流、职业发展等六个主要因子。最后基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高校改进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蕊
现代物流企业中,员工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影响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建立科学的物流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物流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来引进、培养和激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物流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保持竞争优势。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创新型科技人才 评价指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姜国麟 刘弘
本文按照现行科技进步测评指标体系中每一部分各个指标在经济和科技上的背景与意义,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借助信息量最大和减少信息重复的原则以及国内外已经公认的重要指标,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思路进行了指标分类,并从每一类中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了易于运用和操作的简化的科技进步测评指标体系。为科技进步测评指标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及时跟踪和评价科技创新作用,并能适应未来的完善与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提出了若干分析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毅 单继宏 周一真 林云
推进县域科技进步是地方科技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浙江省科技强县建设的工作思路,应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一套以县域行政区划为界限的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手段为基础,探索一种目标管理、动态评价的县域科技进步测评方法。
关键词:
科技进步 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挖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霍丽霞 王阳 魏巍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区域科技人才集聚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创新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启示。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集聚 区位商 非均衡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睿 苟茂海
科学构建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实践出发,根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不同科技活动特点及岗位性质,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以差异化分类评价为依托,提出基于科技业绩分类分级及服务一线贡献,构建“菜单式”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数字化评价系统建设作为数据支撑和平台保障,全方位拓展评价结果的应用维度,以期从实践层面为丰富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研究及科学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