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5)
- 2023(17129)
- 2022(14641)
- 2021(13505)
- 2020(11480)
- 2019(26109)
- 2018(25987)
- 2017(49754)
- 2016(27317)
- 2015(30755)
- 2014(30681)
- 2013(30037)
- 2012(27709)
- 2011(24605)
- 2010(24577)
- 2009(22776)
- 2008(22470)
- 2007(19808)
- 2006(17437)
- 2005(15469)
- 学科
- 济(112334)
- 经济(112199)
- 业(99382)
- 管理(92284)
- 企(88715)
- 企业(88715)
- 方法(51514)
- 数学(41658)
- 数学方法(41244)
- 农(34726)
- 财(34238)
- 业经(33580)
- 中国(28156)
- 务(24637)
- 财务(24563)
- 财务管理(24531)
- 农业(24210)
- 企业财务(23262)
- 理论(22495)
- 地方(22453)
- 制(22353)
- 技术(21996)
- 学(21300)
- 和(20215)
- 划(19402)
- 环境(19204)
- 贸(18381)
- 贸易(18373)
- 易(17758)
- 体(17707)
- 机构
- 学院(387303)
- 大学(383242)
- 管理(156021)
- 济(152393)
- 经济(149044)
- 理学(134484)
- 理学院(133052)
- 管理学(131033)
- 管理学院(130322)
- 研究(123479)
- 中国(94224)
- 京(82147)
- 科学(76537)
- 财(71733)
- 农(64773)
- 所(61346)
- 江(58572)
- 业大(57928)
- 财经(57337)
- 中心(56601)
- 研究所(55557)
- 经(52072)
- 北京(51520)
- 农业(50823)
- 范(49821)
- 师范(49344)
- 州(47039)
- 院(45465)
- 经济学(44782)
- 财经大学(42286)
- 基金
- 项目(261360)
- 科学(205909)
- 研究(194406)
- 基金(188058)
- 家(162581)
- 国家(161130)
- 科学基金(139825)
- 社会(121204)
- 社会科(114691)
- 社会科学(114660)
- 省(103989)
- 基金项目(100143)
- 自然(90815)
- 教育(89607)
- 自然科(88679)
- 自然科学(88657)
- 自然科学基金(87096)
- 划(86099)
- 编号(80571)
- 资助(77076)
- 成果(64562)
- 重点(57799)
- 部(57292)
- 创(56331)
- 发(55444)
- 课题(55271)
- 创新(51984)
- 项目编号(49601)
- 科研(49447)
- 教育部(49225)
- 期刊
- 济(170693)
- 经济(170693)
- 研究(112354)
- 中国(76678)
- 管理(60453)
- 农(59316)
- 学报(58652)
- 财(58119)
- 科学(54395)
- 教育(46688)
- 大学(44845)
- 学学(42118)
- 农业(41101)
- 技术(36616)
- 融(32171)
- 金融(32171)
- 业经(30572)
- 财经(28311)
- 经济研究(25869)
- 经(24258)
- 业(23245)
- 问题(22451)
- 技术经济(20255)
- 图书(19850)
- 科技(19579)
- 现代(18290)
- 理论(17788)
- 版(17777)
- 商业(17366)
- 财会(17355)
共检索到57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建华
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厘清了科技人才的培养环境与个体需求、个体成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人才培养 环境建设 个体需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娟
日本科技人才培养,在政策上已从原来的硬件优先改变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从强化国际竞争力转变为贡献于社会与人类生存。同时。建立了公共职业训练和职业能力开发的社会公共培养体系,注重企业的专门教育训练与技能开发。
关键词:
科技 人才 政策 法律规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雪 楚金华 刘心
《辽宁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而作为推动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如何对其培养使其符合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显得至关重要。从利益相关者价值需求的角度,对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辽宁省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培养利益相关者价值需求,找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辽宁省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设计了辽宁省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培养路径,从各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辽宁省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建议,为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服务管理型创业人才 培养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文玉春
文章从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培养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岳君
以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为高职院校铁路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 铁路物流 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岳君
以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为高职院校铁路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 铁路物流 人才培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飞 朱雪梅 郭威
农业青年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农业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首先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论科技人才培养过程整体优化袁德宁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过程的组织,基本目的是要构筑一个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主义科技人才培养蓝图,指导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包括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优化(学什么);第二,教学时数分配比例优化(学多少);第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有根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人才培养环境犹如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无锡新区产业发展,走产学结合之路,构建了"职业道德与价值观+岗位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基础能力+动态能力"的陀螺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办学经验。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陀螺型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燕
科技人才的口才培养孙海燕近几年,一些以驾驭了图表、数字这些工程师的语言而自居的清华学子们,也许吃够了说不出口的苦,对口才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对口才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清华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不管将来培养的人是进行科学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宋嘉艺 王莹
在明确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4个目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和流得动)以及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6个维度(招聘、使用、培养、激励、考核和退出)的基础上,采用QFD方法评价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具体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辽宁省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宋嘉艺 王莹
在明确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4个目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和流得动)以及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6个维度(招聘、使用、培养、激励、考核和退出)的基础上,采用QFD方法评价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具体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辽宁省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宋嘉艺 王莹
在明确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4个目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和流得动)以及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6个维度(招聘、使用、培养、激励、考核和退出)的基础上,采用QFD方法评价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具体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辽宁省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镭 刘素红 孙海长
本文认为,高职培养通才的复合模式只是一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应定位于技术支持及操作层次,采用适应需求的“拉”的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盈 武春平
对天津市48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满意度并不高,学生在知识体系、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为使人才培养适应企业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建立"联合共建、统筹管理、内外开放、充分共享"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推行两年的"宽口径专业基础段教育"与一年的"有职业针对性的就业段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