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
- 2023(1462)
- 2022(1229)
- 2021(1212)
- 2020(1012)
- 2019(2037)
- 2018(1951)
- 2017(3381)
- 2016(1635)
- 2015(1889)
- 2014(1842)
- 2013(1700)
- 2012(1666)
- 2011(1438)
- 2010(1461)
- 2009(1316)
- 2008(1281)
- 2007(1304)
- 2006(1090)
- 2005(1035)
- 学科
- 业(8688)
- 管理(8260)
- 企(7256)
- 企业(7256)
- 济(6608)
- 经济(6602)
- 技术(4387)
- 方法(2908)
- 中国(2825)
- 数学(2598)
- 数学方法(2552)
- 人事(2539)
- 人事管理(2537)
- 农(2423)
- 财(2346)
- 技术管理(2064)
- 农业(2019)
- 策(1760)
- 划(1553)
- 务(1547)
- 财务(1546)
- 财务管理(1544)
- 企业财务(1516)
- 学(1492)
- 银(1436)
- 银行(1428)
- 业经(1411)
- 行(1384)
- 融(1382)
- 金融(1382)
- 机构
- 大学(26902)
- 学院(26083)
- 管理(11504)
- 济(10929)
- 经济(10713)
- 理学(10042)
- 理学院(9953)
- 管理学(9817)
- 管理学院(9763)
- 研究(9616)
- 中国(7170)
- 科学(6473)
- 京(5918)
- 农(5028)
- 所(5000)
- 财(4773)
- 研究所(4572)
- 业大(4497)
- 中心(4488)
- 科技(4073)
- 农业(3907)
- 江(3889)
- 财经(3807)
- 北京(3747)
- 经(3522)
- 院(3487)
- 技术(3297)
- 省(3198)
- 州(3129)
- 经济学(2959)
共检索到40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建立 张军 王飞绒
本文通过借鉴激励强度的生物学分析,运用信息博弈论和效率工资理论,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强度进行确定,通过分析科技人员不同的激励因素之间的替代关系,指出不同的替代因素将对激励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科技人员 激励强度 激励替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明磊 陈宝明 张炜熙
在总结我国对科技人员促进成果转化激励的进展与现状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立法中对科技人员激励五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人员 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若 杨秀萍
组织内部的激励有许多种方式,高管薪酬政策是其中一种试图使高管行为选择与股东利益相互匹配的激励机制。其中有风险的奖金和股权报酬才是薪酬方案中真正具有激励性质的部分。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公司高管的现金薪酬、股权激励等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特别关注高管薪金和股权激励这两个激励工具之间的互补性或替代性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激励工具之间可能并非是互补的,而是替代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廉水 岳贤平 崔维军
文章利用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科技人员的线性激励薪酬契约设计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线性激励薪酬契约都有广泛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相应的规范性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员 双边道德风险 线性激励薪酬契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鲁成
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如何通过激励制度的设计,激发、稳定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设计科技人员激励制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力求使科技人员激励制度的设计不断趋于完善,并不断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放 李哲 董小红
职业生涯关注与在职消费同属企业高管隐性激励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两者不仅存在潜在的替代关系,也可能受到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在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下,选取2005年至2013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以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在省份的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等量化指标作为调节性因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按同年度、同行业的在职消费四分位水平进行组别划分,构建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验证假设,并从测度方式和替代性情景两个角度实施测试,以保证研究结论稳健成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职业生涯关注的隐性激励减弱时,上市企业高管会寻求更多的在职消费;在具备国有产权性质和身处政府行为规范化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培玲
农村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创新动力的强弱对农业科技创新有直接影响。创新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农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双创视角出发,推进"众"与"创"的有机结合,激发农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树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人"。当前对于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激励普遍存在方式不够灵活多样、激励水平有限等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不强,科技人员离职率高等问题频发。本文就当前国有企业科技人员激励的现状、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重针对市场化股权和分红激励方式运用不足的问题,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激励实践案例经验,对国有企业开展科技人员的市场化激励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培玲
农村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创新动力的强弱对农业科技创新有直接影响。创新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农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双创视角出发,推进"众"与"创"的有机结合,激发农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妮 张宗益
政治激励与薪酬激励是相互替代还是互补?本文提出,把中国企业高管担任人大或政协代表看作是一种政治激励,是典型的使用关系激励契约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文章使用2004-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和企业绩效数据,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对于董事长子样本,政治激励和薪酬激励之间没有显著的替代或者互补关系,而对总经理子样本而言,数据显示政治激励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薪酬激励的绩效敏感性,说明二者的关系是互补的,进一步的检验还证明二者的结合使用的确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寒迪
销售人员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系统思考的方法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行分析,揭示了销售人员激励扭曲的原因在于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运行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作用,提出了以反馈激励的方法来有效地设计激励措施并控制销售人员激励扭曲问题。
关键词:
销售人员 激励扭曲 反馈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付玉秀 张洪石
本文考察了受资企业的战略替代性对创业投资中创业企业家的业绩表现和激励的影响。分析指出,创业投资家的两个关键作用:(1)监控创业企业和设置业绩激励;(2)协调和制订在同一产品市场上运营的创业企业间的竞争战略。当战略替代性强的时候,创业投资家的作用是缓和受资企业竞争行为间的攻击性。反之,弱的战略替代性则形成使竞争行为更具攻击性的激励。因为战略替代性的存在提高了创业投资家清除失败者的能力,从而加强了对创业企业家的激励并带来有效的整体收益。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战略替代性 内部竞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久琴 郁丹丹
文章利用2007—2008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政府科研创新补助对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为了探讨"挤出"的深层次原因,将样本分为补助组、研发组和补助研发组,发现占总样本比例达48.41%的补助组公司,政府补助完全或部分挤出了企业研发。25.24%的研发组公司,企业自主研发,但研发强度较低,并不能对下年度的研发产生显著影响。5.96%的补助研发组公司,研发支出占政府补助的三分之一,补助替代了研发;20.39%的补助研发组公司,尽管补助强度较研发强度显著的低,但补助依然对下年的研发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增基 王宏军 张宗益
文章选取2006~2010年中国A股市场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不同激励方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行长权力强度是否使这一关系发生变化。同时,基于Oaxaca分解法分析行长权力强度对不同激励方式的解释能力。结果发现:(1)在三种激励方式中,政治激励能显著地提高绩效,但股权激励与绩效却没有明确的关系;(2)在行长权力强度较高时,薪酬激励与绩效的关系由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政治激励、股权激励与绩效的关系却没有发生变化;(3)行长权力强度对薪酬激励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政治激励次之,股权激励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