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1)
- 2023(9095)
- 2022(7451)
- 2021(6646)
- 2020(5507)
- 2019(12154)
- 2018(11891)
- 2017(23356)
- 2016(12256)
- 2015(13454)
- 2014(13396)
- 2013(13665)
- 2012(12960)
- 2011(12193)
- 2010(12526)
- 2009(11997)
- 2008(11439)
- 2007(10620)
- 2006(9972)
- 2005(9147)
- 学科
- 济(82852)
- 经济(82802)
- 农(45046)
- 业(40400)
- 管理(31519)
- 农业(30096)
- 方法(24770)
- 数学(22365)
- 数学方法(22246)
- 地方(20728)
- 企(19357)
- 企业(19357)
- 中国(18805)
- 业经(18204)
- 学(12612)
- 发(12556)
- 地方经济(12555)
- 制(12184)
- 财(11509)
- 环境(10530)
- 农业经济(10164)
- 策(10014)
- 体(9996)
- 贸(9971)
- 贸易(9965)
- 易(9647)
- 资源(9617)
- 融(9512)
- 金融(9512)
- 及其(9310)
- 机构
- 学院(191593)
- 大学(186415)
- 济(98652)
- 经济(97065)
- 管理(73303)
- 研究(69817)
- 理学(63070)
- 理学院(62478)
- 管理学(61600)
- 管理学院(61250)
- 中国(54897)
- 农(49568)
- 科学(40018)
- 财(39504)
- 京(37796)
- 农业(37467)
- 所(35594)
- 中心(32552)
- 业大(32339)
- 研究所(32033)
- 财经(31642)
- 经济学(31414)
- 江(29630)
- 经(28694)
- 经济学院(28269)
- 经济管理(24139)
- 北京(23435)
- 科学院(23423)
- 省(23219)
- 院(23173)
- 基金
- 项目(124286)
- 科学(98630)
- 研究(92933)
- 基金(91186)
- 家(78922)
- 国家(78209)
- 科学基金(67014)
- 社会(63763)
- 社会科(60331)
- 社会科学(60315)
- 省(48983)
- 基金项目(48003)
- 自然(39420)
- 划(38733)
- 教育(38528)
- 自然科(38360)
- 自然科学(38353)
- 自然科学基金(37659)
- 编号(37115)
- 资助(36599)
- 发(30010)
- 农(29167)
- 成果(28760)
- 部(28272)
- 国家社会(27998)
- 重点(27190)
- 创(25614)
- 发展(25052)
- 展(24707)
- 人文(24095)
- 期刊
- 济(119607)
- 经济(119607)
- 研究(59233)
- 农(54026)
- 中国(40459)
- 农业(36577)
- 学报(28309)
- 财(27356)
- 科学(27057)
- 管理(24296)
- 业经(23276)
- 大学(22175)
- 学学(21246)
- 融(20826)
- 金融(20826)
- 经济研究(18360)
- 业(16754)
- 问题(16687)
- 财经(16255)
- 技术(15801)
- 经(14205)
- 统计(14058)
- 农业经济(13778)
- 农村(13764)
- 村(13764)
- 世界(13690)
- 技术经济(12295)
- 经济问题(12084)
- 策(11845)
- 资源(11401)
共检索到301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宁 白云飞
优化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配置在促进不同粮食产区农业发展绩效方面的差异。提出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保证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升科技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训波
对2004~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的资源配置扭曲情况的分析表明:由于"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的资本和劳动存在着明显的跨部门配置扭曲。如能有效消除此类扭曲,我国农业TFP能提高6%~36%。各地区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农业TFP增长率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各地区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对全国各个地区而言,土地资源再配置效应都是影响农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主要因素,资本和劳动再配置效应则相对较弱。由此可见,促进城乡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现阶段降低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促进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经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新建 王勇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利用1978-2008年江西农业经济和财政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江西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49。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效应高低的次序依次为:以农村救济费、挖潜改造为主的其他支出最高,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次之、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最差,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经济 增长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开放战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促进资本形成,发现扩大开放有利于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带来产出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不同资本效率的分析,证实了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市场开放促进了高效率资本的形成。
关键词:
市场开放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资源配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水安
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管理领域中,我国学者都已开始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ee Management,HRM)的研究,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深入探讨HRM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显得日趋重要。笔者通过建立H R M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演算模型,对我国2002-2011年工业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实证分析了H R M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终得出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H R M战略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普 陈伟
文章根据VAR模型和VCE模型,选取我国1978—2005年的农业产出和财政农业支出为样本数据,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及其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首先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总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项目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最后,根据财政农业支出的不同用途,分析了财政生产性和消费性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跃群 孙小玥 张卫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本文利用PIA法,测算了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资本均经历了显著上升过程,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次之,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西部地区作用显著。此外,农业资本投入"中部塌陷"的推论也值得重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鲍洪杰 刘德光 陈岩
文章在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西北典型地区甘肃省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西部甘肃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机耕面积、农机投入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最后,对构建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良性促进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宁波 巴雪真 刘家富
文章基于2004—2019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两个维度对13个粮食主产区进行门槛回归分组,在有效化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门槛回归分组能有效化解EKC“异质性”问题,以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为分组变量可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低-中”“低-高”“中-中”“高-中”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组;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面源污染EKC形状和拐点显著不同,“低-高”和“中-中”组为“倒U”型,“高-中”组为“倒N”型;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EKC所处发展阶段具有趋同性,多数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仍处于随农业经济增长而上升的阶段。由此,提出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农业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刻画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采用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涛 梁晶
文章采用1986—2017年我国农信社支农贷款和农业GDP数据,利用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等进行处理,运用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模拟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合作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信社支农贷款对农业GDP有正向的冲击且持续时间较长。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扶持引导,农信社要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双方积极配合共建我国合作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健兵 张宽 刘胜
论文构建了一系列的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和农业经济增长指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考察金融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当期结构冲击关系。关于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更加支持"供给主导"假说。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农村金融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期,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效率指标的冲击反应较为迅速。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影响,农村金融对农业具体行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村信贷更加偏好牧业和渔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珍 韩纪琴 吴义根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97—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农业经济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显著,农业经济发展会倒逼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变动的贡献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主产区的环境规制贡献相对粮食非主产区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理应存在一个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195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效应还是时变效应上看,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进入到良性互动发展状态,二者之间仍表现为以银行部门信贷资金主导的金融供给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工业经济 良性互动 时变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爱军 秦荪涛
进口贸易对省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文章选取浙江1985~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弹性分析、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和计量分析。研究显示,进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对GDP的增长有滞后效应,时期越长,对GDP的贡献度越大,且呈逐期增强趋势。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应注重进口贸易规模增长,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