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4)
- 2023(19138)
- 2022(16587)
- 2021(15270)
- 2020(13032)
- 2019(30112)
- 2018(29570)
- 2017(57168)
- 2016(31021)
- 2015(35238)
- 2014(35459)
- 2013(35172)
- 2012(32411)
- 2011(29465)
- 2010(29500)
- 2009(27583)
- 2008(27016)
- 2007(24005)
- 2006(21077)
- 2005(18787)
- 学科
- 济(141598)
- 经济(141430)
- 管理(91762)
- 业(85424)
- 企(70113)
- 企业(70113)
- 方法(61796)
- 数学(54184)
- 数学方法(53523)
- 农(35051)
- 中国(34011)
- 财(33506)
- 学(30505)
- 地方(29774)
- 业经(28440)
- 制(24300)
- 农业(23916)
- 贸(22643)
- 贸易(22633)
- 易(21865)
- 和(21242)
- 理论(21012)
- 务(20884)
- 财务(20798)
- 财务管理(20749)
- 环境(20569)
- 企业财务(19659)
- 技术(19624)
- 融(19247)
- 金融(19242)
- 机构
- 大学(455352)
- 学院(452792)
- 济(187342)
- 经济(183342)
- 管理(177254)
- 理学(153398)
- 研究(153346)
- 理学院(151675)
- 管理学(148935)
- 管理学院(148108)
- 中国(113877)
- 京(96443)
- 科学(95703)
- 财(84852)
- 所(77999)
- 农(73807)
- 研究所(71045)
- 中心(69689)
- 财经(68285)
- 业大(67475)
- 江(66630)
- 经(61915)
- 北京(60925)
- 范(59199)
- 师范(58630)
- 农业(57811)
- 经济学(57396)
- 院(55527)
- 州(53683)
- 经济学院(51608)
- 基金
- 项目(306423)
- 科学(240225)
- 基金(222306)
- 研究(221450)
- 家(194032)
- 国家(192474)
- 科学基金(164882)
- 社会(139493)
- 社会科(132174)
- 社会科学(132140)
- 省(119220)
- 基金项目(117519)
- 自然(107813)
- 自然科(105205)
- 自然科学(105177)
- 自然科学基金(103304)
- 教育(101438)
- 划(100547)
- 资助(92602)
- 编号(89976)
- 成果(72910)
- 重点(68613)
- 部(67671)
- 发(65410)
- 创(62775)
- 课题(61641)
- 科研(58721)
- 创新(58707)
- 教育部(57750)
- 国家社会(57443)
- 期刊
- 济(206340)
- 经济(206340)
- 研究(131284)
- 中国(84381)
- 学报(73178)
- 科学(66400)
- 农(65789)
- 财(65605)
- 管理(63805)
- 大学(54705)
- 学学(51317)
- 农业(45002)
- 教育(44780)
- 技术(40040)
- 融(37452)
- 金融(37452)
- 财经(33867)
- 经济研究(33292)
- 业经(32178)
- 经(28982)
- 问题(26665)
- 图书(24727)
- 技术经济(23584)
- 业(23113)
- 统计(22537)
- 科技(21633)
- 理论(21524)
- 资源(21278)
- 版(20900)
- 策(20400)
共检索到663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薛俊波 周志田 杨多贵
本文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基础上,扩展了生产要素,测算了各个省市的科技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技人力资源上,普通从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中部主要省份的科技人力资源在近10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某些省市的科技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员浪费现象;在科技人力资源发挥作用较小的省市中,能源和资本依然是两个最重要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其中水资源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科技人力资源 贡献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尔奎 李康诺
本文在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基于EVIEWS软件,通过对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为主体的2000-2010年间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测度人力资本对此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经济发展呈资本拉动型状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94%,贡献份额为38.49%,人力资本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35%,两者之和占到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最后提出构建人力资本支撑体系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迎春 周志刚 王大鹏
文章基于教育类似出口的思想,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思路,运用1999~2005年全国各省区面板数据(Panel Date)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以及高等教育对其他生产部门的外溢效应,两者均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关键词:
两部门模型 面板数据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地区层面,从社会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中介贡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社会储蓄的持续攀升关系不大;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效率不高;金融中介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在E F Denison和A Maddison算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有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贡献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学礼 张茜 张超
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以萍 包吉祥
基于我国2001年~2015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区域、分层级地对教育投入、人力资本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发现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从高到低层级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级递增。基于此,提出各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关键词:
教育投入 人力资本 空间计量 教育分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迪鸿 盛乐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把人力资本投资描述为“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活动”,可见,投资是一种增加未来收入(物质和非物质)的活动。作为一种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同样也可会产生收益,这种收益放大到社会层面,即个体的人力资源增加,将提高人力资源对信息、知识、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转化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的增长正是源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亚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开拓眼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入境旅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旅游问题研究者和政府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就入境旅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这样的正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且是长期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在经典增长理论框架下,将1952-2011年以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为节点划分为三个时期,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估算了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率,并对增长方式进行了判定。结果发现:整个时期各区域发展中资本的贡献率均最高;随着经济环境及政策等的改变,不同阶段各区域发展中要素贡献率有所变化;整个时期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均属高度粗放型。各区域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维持资本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并不断加大教育及科技投入,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 要素贡献 政府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达薇
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算方法赵达薇(哈尔滨工业大学150006)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而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因而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特别是其智力资源——表现为科技进步)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翊敏 钟庆才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广东省的范围内 ,对广东省及其所辖各市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各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 ,讨论了经济政策与制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广东省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基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的路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其本质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强农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经济增长 贡献 实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