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5)
2023(10793)
2022(9058)
2021(8537)
2020(6781)
2019(15307)
2018(14932)
2017(28219)
2016(14748)
2015(16178)
2014(15559)
2013(15049)
2012(13824)
2011(12428)
2010(13011)
2009(12026)
2008(11949)
2007(10828)
2006(9752)
2005(8612)
作者
(39298)
(32854)
(32331)
(30650)
(21239)
(15400)
(14785)
(12457)
(12284)
(11919)
(11019)
(10820)
(10488)
(10322)
(10047)
(9950)
(9681)
(9547)
(9348)
(9280)
(8196)
(7820)
(7798)
(7564)
(7511)
(7331)
(7253)
(7108)
(6619)
(6485)
学科
(54246)
(53006)
经济(52944)
管理(51895)
(44619)
企业(44619)
方法(18723)
技术(18295)
中国(18032)
(16892)
业经(15663)
(14648)
数学(14620)
数学方法(14316)
(13104)
技术管理(12529)
理论(11960)
(11898)
(11660)
银行(11649)
(11444)
贸易(11434)
(11299)
地方(11290)
(11139)
农业(11079)
(10578)
金融(10578)
(10088)
(9055)
机构
学院(203340)
大学(201248)
(85343)
管理(84284)
经济(83292)
理学(72031)
理学院(71307)
管理学(70279)
管理学院(69847)
研究(65817)
中国(52087)
(41964)
(40895)
科学(37002)
(32110)
(31100)
财经(30878)
中心(30810)
(27912)
研究所(27645)
(27437)
师范(27265)
北京(26710)
(25915)
(25491)
经济学(24932)
(24396)
业大(24230)
财经大学(22620)
商学(22310)
基金
项目(131537)
科学(106404)
研究(104342)
基金(93953)
(79552)
国家(78776)
科学基金(69660)
社会(67015)
社会科(63501)
社会科学(63488)
(53169)
基金项目(48521)
教育(47777)
(43650)
编号(43596)
自然(41943)
自然科(41050)
自然科学(41040)
自然科学基金(40367)
资助(36735)
成果(36619)
(33565)
课题(30658)
创新(30248)
(29766)
重点(29181)
(28589)
项目编号(27809)
国家社会(27262)
(26968)
期刊
(98953)
经济(98953)
研究(63885)
中国(46843)
管理(35541)
(30627)
教育(29672)
科学(23917)
(23660)
(22713)
金融(22713)
学报(22184)
技术(20711)
大学(18236)
业经(17095)
学学(16451)
农业(16200)
经济研究(16032)
财经(14685)
图书(14113)
科技(13058)
(12799)
(12012)
论坛(12012)
问题(11605)
技术经济(11083)
(10819)
书馆(10185)
图书馆(10185)
现代(10127)
共检索到319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蔺雷  吴家喜  王萍  
从创新链的角度研究科技中介服务链,提出科技中介服务链与创新链的共生耦合理论,揭示科技中介服务主体与创新主体的共生关系,阐述科技中介服务活动与创新活动的耦合特性,探讨相关的政策内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再进   张亮   应益昕   庞宇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以下简称“四链”)融合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本文在深入探讨“四链”融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四链”融合的基本特征及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剖析总结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在重点领域推动“四链”融合的主要做法,结合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当前科技改革新要求及国外案例启示,从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完善关键领域布局、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打造高能级链条、促进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有关政策举措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莹  
日本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向"知识的创新"的创新政策调整体现了各层面政策协同演进的特征。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就是在创新系统结构中,运用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创新政策分别调整资源要素、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比例和配置关系,使三个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通过调节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创新政策的整体功能。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是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实现条件,强调用协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协同、运行管理协同和子系统功能协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蔺雷  吴家喜  秦珞涵  
在对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代表的新型产学研合作开放创新模式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集成开放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本的嵌入式开放创新理论,阐述了其内涵和外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探讨了该理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以下简称“三链”)的耦合协调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三链”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发展态势维稳向好,但地区间差异较大;(2)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存在互促互进、协同升级的耦合互动关系;(3)资金链良性运转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优化升级。最后,文章从减小地区间差异、保障资金链稳定运行、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互相衔接、推动“三链”耦合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树广  臧文嘉  张芃芃  冯倩倩  
厘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耦合的机制与路径,有利于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激活与之配套的资金链,提升“三链”耦合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界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以及“三链”耦合的内涵和结构,分析“三链”耦合的传导机制、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和保障机制,然后从耦合共生单元、耦合共生连接、耦合共生界面和耦合共生环境四个维度探讨“三链”耦合共生系统,并分析“三链”耦合的困境,最后提出通过数字技术、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体、链长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实现“三链”耦合的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世德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结构转型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本研究结合国外已有认知和我国的发展实践,明确金融创新的概念和内涵,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金融创新来分析其特征,并总结成功金融创新的规律,以此为依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思路,为我国的金融创新描绘出可行的路线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任迎伟  胡国平  
产业链中断或运转效率低下的本质是因为产业链条的不稳定性。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产业链内在经济关系、产业链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文章引入生物学中的共生思想,将产业链内在经济关系细化与分块化,重新解构产业链链条关系,并对链条系统的串联耦合与并联耦合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产业链条各层次组织间共生关系的拓展(即产业链条的并联耦合模式)能有效解决产业链条系统的不稳定与低效率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树广   臧文嘉   冯倩倩  
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耦合协调本质是两个系统相互协同和有机结合以实现创新链引领作用和资金链支持作用的系统性过程。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测度“两链”耦合协调度的整体特征、行业动态演进特征及耦合协调的内部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两链”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制造业各行业“两链”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差异较大,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各细分行业极化较为明显;“两链”耦合协调度的主导影响因子每年变化较大,研发人员数量是影响“两链”耦合协调度的潜力因子,各因子交互作用对“两链”耦合协调度的影响高于单因子。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提出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耦合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科学  雷鹏飞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创新决策与其实际贯彻相背离的现象,运用组织制度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揭示了生态创新的场域特征与企业退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企业生态创新场域的分层结构形成不同的场域压力,新兴、模糊和强场域的特征强化了场域压力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企业为应对场域压力而割裂言论、决策与行为的逻辑联系导致组织退耦;组织退耦是企业在场域中为自身持续发展而建立的压力缓冲装置。现阶段,环境政策应综合考虑企业生态创新的场域特征和自利动机,提升企业生态创新的真实意愿及其贯彻努力,助力我国生态创新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科学  雷鹏飞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创新决策与其实际贯彻相背离的现象,运用组织制度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揭示了生态创新的场域特征与企业退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企业生态创新场域的分层结构形成不同的场域压力,新兴、模糊和强场域的特征强化了场域压力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企业为应对场域压力而割裂言论、决策与行为的逻辑联系导致组织退耦;组织退耦是企业在场域中为自身持续发展而建立的压力缓冲装置。现阶段,环境政策应综合考虑企业生态创新的场域特征和自利动机,提升企业生态创新的真实意愿及其贯彻努力,助力我国生态创新战略的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晨   林晨   高中华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应深入探讨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逻辑理路。首先,构建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理论逻辑。然后,对比中美制度,提炼建设我国人才链的政策启示。最后,提出“人才—创新”闭环、“人才—产业”闭环及推动“创新—产业”螺旋三类人才链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理论过程;从政策进程、政策基调、政策推进归纳中美在三类过程的差异;总结政策借鉴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体制优势,提出激发人才链效能的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赵成伟  
各层级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资源的集中承载地,是国家区域创新布局的重要载体,在增强科学、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与产业中心等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的概念辨析,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进行厘定。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进行分析与描述,并从明晰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使命、推动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化建设、以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构建差异化区域创新体系四个维度,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娆   张玥   郭晓旭  
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在学术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基于2008—2022年中国公司创业投资(以下简称“CVC”)数据集,探讨CVC在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发展中的作用。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省份产业链创新链(以下简称“双链”)耦合的时空演进分布发现,“双链”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实证检验显示,CVC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吸引人才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对“双链”耦合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CVC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流入资金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门槛时,CVC促链耦合功能逐渐显现,且随着资金体量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CVC的赋能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CVC促进“双链”耦合的作用存在地理区位的异质性,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这一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为此,建议在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加大对CVC的支持力度,科学发挥CVC的正向作用;鼓励跨区域创业投资,促进不同区域间协同发展;重视企业的作用,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双链”高效耦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构建山东省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2019年山东省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三链”的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12—2018年山东省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值逐渐上升,但在2019年明显回落;总体上看,“三链”耦合协调水平处于磨合阶段,但省内16个地级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分布并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