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6)
2023(6053)
2022(4915)
2021(4673)
2020(3723)
2019(8297)
2018(8266)
2017(14858)
2016(7867)
2015(8978)
2014(9104)
2013(8570)
2012(7893)
2011(7026)
2010(7087)
2009(6456)
2008(6201)
2007(5729)
2006(5026)
2005(4510)
作者
(23685)
(19848)
(19846)
(18539)
(12414)
(9267)
(9069)
(7756)
(7476)
(7092)
(6679)
(6615)
(6424)
(6170)
(6045)
(5969)
(5944)
(5910)
(5820)
(5536)
(5013)
(4845)
(4767)
(4545)
(4456)
(4383)
(4357)
(4284)
(4191)
(4065)
学科
(24153)
经济(24115)
(23302)
管理(23205)
(16233)
企业(16233)
中国(9952)
(8461)
(8215)
方法(8189)
工作(7474)
(7291)
业经(7083)
服务(6962)
技术(6881)
(6501)
理论(6469)
数学(6345)
数学方法(6233)
(6230)
银行(6211)
(6179)
(6035)
(5733)
贸易(5731)
(5609)
金融(5602)
地方(5592)
(5583)
农业(5261)
机构
大学(108711)
学院(108513)
管理(41875)
研究(37861)
(37706)
经济(36468)
理学(35337)
理学院(34915)
管理学(34243)
管理学院(34020)
中国(28535)
科学(24875)
(23771)
(19691)
(19142)
(18298)
中心(18068)
(17782)
研究所(17437)
业大(16749)
(15466)
技术(15423)
农业(15349)
师范(15256)
北京(14928)
(14478)
(14465)
财经(13759)
(13027)
(12454)
基金
项目(76365)
科学(59541)
研究(58061)
基金(52714)
(46754)
国家(46328)
科学基金(39153)
社会(35318)
社会科(33185)
社会科学(33176)
(31271)
基金项目(27395)
(26022)
教育(25895)
编号(25106)
自然(23992)
自然科(23487)
自然科学(23475)
自然科学基金(23060)
成果(21802)
资助(20118)
课题(17255)
重点(16973)
(16964)
(16584)
项目编号(16312)
创新(15720)
(15381)
国家社会(14641)
(14339)
期刊
(43850)
经济(43850)
研究(30008)
中国(29498)
学报(19869)
(17779)
教育(17213)
科学(16659)
管理(15906)
大学(14566)
(14118)
学学(13272)
图书(13085)
农业(11822)
技术(10530)
(9427)
金融(9427)
书馆(9246)
图书馆(9246)
业经(8395)
科技(8178)
情报(7702)
(7676)
论坛(7676)
经济研究(7087)
财经(6373)
(6045)
(5935)
职业(5677)
(5572)
共检索到172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卫东  
以科技中介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信息中枢地位为基点,从不同逻辑构建以科技中介为核心的网络体系。首先,以技术交易的时间顺序为逻辑,从目标层、技术输出层、技术中介层、技术服务层、技术采纳层等不同环节构筑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体系;其次,基于空间逻辑,构建跨地域、跨行业,以科技中介机构有效结盟为主要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最后,结合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基于内容逻辑的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国华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业态有效提升,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主体多元化,但相比城市完善而成熟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快速拓展,农村现有流通服务网络显得简单,存在流通方式单一、经营业态落后、流通基础设施不足、流通主体实力较弱、管理方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调整利益分配方式,规范政府行政职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安全高效的市场体系,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王斌  
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的结构和功能着手,运用组织结构图描绘该平台结构的建设体制,运用控制流程图描绘该平台功能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的机制。研究认为:在该平台体制完善、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可以规范经济增长模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定价生产要素,弥补国内经济体制缺陷,颠覆传统生产合作模式,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牛春刚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发农村市场对我国内需的拉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以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助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淑静  牛春刚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开发农村市场对我国内需的拉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以期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助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史一鸣  谭清美  吴杰  刘玉林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PSN)是新型产业互联网体系,在产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如何协调内部五个子体系,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是研究重点。基于此,首先引入界壳汇思想,将IPSN体系视为界壳系统,内部五个子体系视为五个子界壳,子界壳聚集形成界壳汇,产生交换卫护作用,构建IPSN体系界壳汇模型;其次基于Lotka- Volterra模型讨论IPSN界壳汇的运行机制,分析不考虑外界干扰和考虑外界干扰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情况;改进耦合模型,分析界壳汇内子界壳的耦合协调情况,以南京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测度IPSN体系界壳汇的耦合发展水平;最后给出促进IPSN体系界壳汇协同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艳萍  张鹏鹤  鲁江波  
面对"三农"的金融需求,我们根据农业、农村、农民不同性质的主体,讨论了适用于不同主体的金融理论。并根据不同的金融理论,对农业、农村、农民实施不同的金融服务,进而构建服务"三农"的金融网络体系,这对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时洪浩  郝海  
本文探讨了物流网络化运作的机理和建构途径。首先明确物流服务网络化的驱动因素;其次应用Hotelling模型从机理上阐述服务网络化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物流服务网络的建设;最后给出物流服务网络化建设的途径和加速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唐虹  
我国图书馆服务网络模式主要有两种:城市公共图书馆采用多元化模式,农村公共图书馆逐步实行总分馆制。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不但要各有重点,还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保障机制,要求发挥政府在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主导作用,加快图书馆立法步伐;建立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县级图书馆的财政支持;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少斌  曾大斌  纪荣信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文章就如何构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提出了若干措施:夯实基础,构建学院党组织服务体系;抢占阵地,构建学生社区党组织服务体系;整合资源,构建党政机关党组织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构建后勤党组织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锐  张洁  芮明杰  
在企业的知识联结和生产联结的演化过程,基于嵌入型知识的知识联结,外部化为生产性服务网络,而构成网络的主体属性和关系联结,决定了生产性服务网络形成的理论机制。其中,一部分形成追求规模化经济的关系嵌入型生产性服务网络,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联结得以剥离企业;一部分形成追求专业化经济的结构嵌入型生产性服务网络,以提升知识创新(服务)效率。而生产性服务在与制造业价值链共同演化过程中,因网络中主体属性的差异和联结性质的不同,形成了FDI生产性服务网络与本地生产性服务网络的双重结构。该结构的形成阻碍了网络间知识扩散和学习效应的实现,这是导致在FDI服务业投资增长迅速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云川  阮平南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治理是一个对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结构、机制、模式上的转换重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将过去主要由政府及其所辖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构成的"一元化"形态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形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治理将带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决策模式、沟通形式、评估标准等诸多要素的改变,并逐步从传统科层管理模式走向网络治理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涂湘波  凌美秀  陈有志  
对国内有代表性的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的宗旨目标、服务拓展模式、管理运行模式等进行比较和总结,指出当前国内信息服务网络发展的相关问题和未来走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韩佩冉  
世界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有百年历程,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各异。我国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虽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价值开发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部署,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着终身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重大决策,将有效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协调发展,发挥其整体效能价值。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准确认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意义,科学评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建设基础,明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主体及责任,精心设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精准谋划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