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2)
2023(5262)
2022(4315)
2021(4106)
2020(3460)
2019(7709)
2018(7427)
2017(14734)
2016(7525)
2015(8506)
2014(8474)
2013(8350)
2012(7927)
2011(7057)
2010(7604)
2009(7328)
2008(6419)
2007(5739)
2006(5185)
2005(4941)
作者
(20194)
(16590)
(16127)
(15458)
(10533)
(7928)
(7756)
(6374)
(6333)
(5924)
(5670)
(5474)
(5289)
(5149)
(5138)
(5006)
(4929)
(4835)
(4663)
(4616)
(4292)
(3952)
(3847)
(3812)
(3805)
(3690)
(3685)
(3664)
(3393)
(3291)
学科
(30183)
经济(30145)
(26359)
金融(26359)
(22447)
银行(22437)
(21941)
(21898)
管理(18179)
(17495)
企业(17495)
中国(16651)
中国金融(10963)
(10098)
方法(9712)
(9623)
(8534)
地方(8524)
数学(8075)
数学方法(7976)
(7930)
贸易(7920)
(7768)
业经(7168)
(7109)
农业(6622)
技术(6600)
(6395)
财务(6380)
财务管理(6371)
机构
大学(101987)
学院(101389)
(47186)
经济(46129)
研究(37260)
管理(36904)
中国(36087)
理学(30709)
理学院(30390)
管理学(30082)
管理学院(29883)
(22883)
(21177)
中心(19455)
科学(18906)
(18240)
财经(17746)
(17310)
(16791)
银行(16713)
金融(16479)
研究所(16313)
(16091)
(15697)
经济学(15402)
(15373)
(14926)
人民(14101)
北京(14045)
经济学院(14016)
基金
项目(62284)
研究(50395)
科学(48915)
基金(43981)
(37043)
国家(36698)
社会(31523)
科学基金(30949)
社会科(30061)
社会科学(30057)
(24029)
基金项目(22503)
教育(22260)
编号(20913)
(20260)
成果(18726)
资助(18537)
自然(17220)
自然科(16848)
自然科学(16844)
自然科学基金(16554)
(14969)
课题(14627)
(14578)
(14278)
重点(14147)
(14005)
创新(13651)
国家社会(13254)
项目编号(13226)
期刊
(50600)
经济(50600)
研究(34639)
(29978)
金融(29978)
中国(23147)
(16602)
(14941)
管理(13676)
教育(12196)
学报(11313)
科学(11202)
国际(10284)
农业(9475)
大学(9345)
学学(8598)
财经(8530)
(8104)
经济研究(7812)
技术(7785)
(7262)
世界(7140)
业经(7086)
(7027)
论坛(7027)
问题(6830)
科技(6146)
理论(6143)
实践(5571)
(5571)
共检索到17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霞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是实现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现阶段,构造适合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的科技金融合作创新机制,是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提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一、科技金融合作的国际比较科技金融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上述国家在促进科技金融合作中各有特色。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杰  孙佳圣  
文章通过介绍美国、日本科技金融发展概况,分析我国科技金融与外国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了大批科技支行,经营管控体系和外国科技银行的差距较大;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较多,真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很少;创业板市场成长较快,择优筛选机制缺失;股权众筹迅速崛起,监管制度设计比较落后;各级财政针对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与金融调节的结合运用缺失。文章提出以推动科技银行制度创新,破除分业经营体制的束缚;创新风险投资的运作和扶持机制,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增强创业板市场的筛选功能,推进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完善股权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当善  刘小坤  
本文认为,把中国与东亚金融合作作为中国进入金融全球化的出发通道。对此必须:利用亚洲债券基金,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运用货币互换协议,扩大我国外汇市场干预力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中国和美国金融科技发展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对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而且有助于中国金融科技更好地扬长补短、找准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浪潮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从共性来看,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都在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发展中都呈现出一定的风险外溢性,金融科技领域监管都经历由相对宽松到逐步强化的转变;从差异性来看,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在创新主体、服务对象以及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热点领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相对优势来看,美国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是底层技术创新力,而中国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应用和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为此,中国金融科技要顺应"千禧一代"消费者金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通过开放市场、互补合作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以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全面融入智慧生活场景,强化底层技术创新的持续支撑作用,同时加强监管协调、创新监管机制,借鉴"无异议函"等监管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志弘  赵文杰  张啸腾  
国外合作金融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刘志弘,赵文杰,张啸腾我国的合作银行体系试点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笔者希望通过对西方合作金融制度的比较研究,能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做一份有益的工作。一、国外合作金融制度比较1.合作金融体制的类型对合作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瀚琰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同时,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主要存在如监管模式单薄导致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监管科技升级受限、监管配套政策灵活度低、市场垄断性和脆弱性并存及不稳定因素增多等障碍。面对新型监管困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监管立法中分别采用了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分业监管、“混合式”监管等模式,从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入手,确保金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平衡。本文借鉴国际金融科技监管立法经验,基于金融科技监管法规的国际发展趋势,从制度供给侧提高监管能效,以避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宝杰  钟珍  
纵观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科技已然改变着经济发展业态。随着科技型金融集团对经济金融领域的深入,现有监管所蕴含的风险逐渐开始暴露。对此,监管层有必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相应的法规进行重新规制,以规范科技型金融集团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洪水  
本文主要对美、日、德三国对中小企业金融促进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虽然三国对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的具体做法不完全一样,但是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有效担保以及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确是共性。文章认为,我国要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贷款担保体系,成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拓展多种融资渠道,还要进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以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牛慕鸿  
该文以美英德日四国公布的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全面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的总量、金融工具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整体而言,发达国家金融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传统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竞争中正相互融合。从发展趋势看,金融资产总量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多元化提高了金融效率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金融工具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正常轨道,经济部门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之间的风险应合理搭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永红  吴江涛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发展,监管机构应参考国际监管组织制定的业务外包监管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当局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尽快建立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本文通过分析金融业务外包监管的发展,并比较了美国、英国等国家和部分国际组织的金融服务业务外包监管制度,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业务外包监管制度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与20世纪末泰铢贬值导致的亚洲金融危机比较,二者在爆发的背景、导火索、作用机理与监管安排上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其区别则主要表现在由策源地经济规模及货币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爆发模式与影响范围。要有效地化解危机的不利影响并避免我国重蹈类似的覆辙,就需要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上寻找政策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