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1)
2023(7212)
2022(5896)
2021(5433)
2020(4562)
2019(9597)
2018(9182)
2017(17428)
2016(8365)
2015(9153)
2014(8434)
2013(8212)
2012(7366)
2011(6635)
2010(7002)
2009(6964)
2008(5598)
2007(5274)
2006(4587)
2005(4160)
作者
(21378)
(17718)
(17477)
(16516)
(11052)
(8313)
(7905)
(6776)
(6606)
(6171)
(5961)
(5895)
(5525)
(5516)
(5486)
(5206)
(5163)
(5145)
(4975)
(4731)
(4362)
(4091)
(4081)
(4048)
(4016)
(3933)
(3926)
(3851)
(3524)
(3443)
学科
(35806)
管理(31697)
(31182)
企业(31182)
(31099)
经济(31073)
(24681)
金融(24681)
(21937)
银行(21932)
(21398)
中国(17568)
技术(15926)
技术管理(11877)
方法(11819)
(11037)
中国金融(10974)
数学(10009)
数学方法(9946)
(9936)
业经(9669)
(9350)
地方(8678)
(7446)
财务(7433)
财务管理(7425)
农业(7414)
企业财务(7179)
理论(6591)
产业(6414)
机构
学院(112488)
大学(109275)
(51683)
经济(50767)
管理(47401)
理学(40751)
理学院(40447)
管理学(40050)
管理学院(39837)
中国(34320)
研究(33816)
(24810)
(21005)
财经(19587)
中心(18442)
(17765)
科学(17173)
(16657)
(16524)
经济学(16498)
(16396)
金融(16186)
银行(15822)
经济学院(14885)
商学(14881)
(14862)
(14821)
财经大学(14771)
商学院(14737)
(14393)
基金
项目(74325)
科学(61133)
研究(58708)
基金(54215)
(45193)
国家(44731)
科学基金(40740)
社会(39700)
社会科(37936)
社会科学(37930)
(31266)
基金项目(28742)
教育(25805)
(24374)
自然(23850)
(23675)
自然科(23444)
自然科学(23439)
自然科学基金(23072)
编号(22986)
创新(20927)
资助(20250)
成果(17642)
(16898)
国家社会(16727)
重点(16307)
课题(15941)
(15807)
(15800)
(15566)
期刊
(56810)
经济(56810)
研究(36835)
(28183)
金融(28183)
中国(26203)
管理(21001)
(18696)
科学(12748)
教育(11788)
(11427)
学报(10550)
技术(10501)
业经(10327)
经济研究(10325)
财经(9651)
科技(9623)
大学(9196)
学学(8670)
(8296)
商业(7184)
技术经济(7046)
农业(6770)
(6730)
论坛(6730)
理论(6139)
(6060)
问题(5805)
实践(5534)
(5534)
共检索到17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凌  陈龙强  
消费金融具有额度小、办理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需要依靠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将授信流程标准化,这是满足用户体验的客观要求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内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商、厂商、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参与到消费金融领域。而基于商业信用和金融科技开展的消费金融创新,有助于推动内生于实体部门的消费金融模式创新发展和战略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志峰  杜娟  
随着经济转型步伐加快,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面对市场机遇,电商、互联网、科技等创新平台纷纷借助科技手段投身消费金融,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银行、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头部创新消费金融平台借助其在资金成本、技术、产品及流量渠道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巧甜  
消费金融市场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发展消费金融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对于擅长对公业务、大额融资的商业银行,如何权衡小额高频的、碎片长尾的、征信不足的消费金融市场的收益与成本,面临巨大挑战。聚焦金融科技,从产品服务、场景渠道、技术能力和经营模式这四个方面深化消费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庆平  
人民银行一直重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工作,通过信贷政策引导、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等举措,推进金融资源与科技领域的对接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服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尤其是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新宜  
金融科技既激发出金融业对信用信息服务更加迫切的需求,又为征信业积累丰富的基础数据,推动征信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给征信行业的机构、产品和业务模式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既激发出金融业对信用信息服务更加迫切的需求,又为征信业积累丰富的基础数据,推动征信产品和服务创新,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给征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欣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金融发展创新赋能的担子越来越重。而金融机构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交付价值。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都普遍通过引入外协人才来弥补编内人才数量和技术上的缺口。当前,外协人才队伍已经成为银行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充分挖掘外协人才专业价值的同时,如何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银行业软件测试领域的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巩腾  
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政银企合作对接、产品服务创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长效性、精准性和针对性。主要做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金融服务长效性。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意见。牵头开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制定行动实施意见,从优化信贷服务、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政策激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雷  周函  
传统银行大多通过线下“一对一”人工柜台业务办理的服务模式,在特定的时间为大众提供存储贷款、理财产品等金融业务的办理。而今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冲击下,许多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逐步采用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进行金融业务模式的升级与拓展,一些互联网企业悄然应用金融科技手段率先开展金融新业务或新模式,并获得了较高收益。面对金融科技创新,传统金融机构也积极探索与应用。通过建立科技企业与传统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策略模型,分析两个博弈主体之间的动态竞争关系与收益情况,并引入风险监管机制分析双方的博弈行为策略与收益。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企业与传统银行在金融科技化的演化策略为{进入,进入}或者{退出,退出}。同时通过分析得到双方合作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和投机收益影响两个博弈主体最终的选择策略。考虑风险因素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后,二者在金融科技化的演化策略为{进入,进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实现"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助力科技创新高水平自立自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不可替代,也责无旁贷,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南青  
微众银行将持续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四大金融科技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并建立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提供强大动力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以下简称"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国内首家开业的专注于线上业务的民营银行。开业两年多来,微众银行始终坚持"四个不变",即普惠金融的定位不变,差异化竞争的特色不变,依法合规经营、严控风险的底线不变,人才、科技、创新驱动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科  何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利好下,银行、P2P企业、电商等基于自身优势与特点,纷纷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导致行业竞争激烈、洗牌速度加剧消费金融从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内需、实现普惠金融的角度看都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消费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便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具有覆盖群体更广、服务更为方便快捷、交易成本更低等显著特点。银行、电商、P2P企业、消费金融公司等相继布局并展开了激烈竞争,在未来行业格局会进一步划分和洗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消费是一个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与发达国家居民"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相比,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量入为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产性特色"的金融体系成为制约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金融的出现打破了即期消费的流动性束缚,提供了一种新的跨期消费模式,可以帮助消费者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更多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更深层次分析,消费金融的创新发展更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消费成为"拉动GDP稳健发展的重要引擎"的重要手段,对经济转型的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懿  杨瑞  
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参与门槛大大降低,更多的普通民众既是市场参与者,又是金融消费者。作为一名金融消费者,其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护?通常认识上,"消费者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最佳的消费者保护",那么,金融消费者教育无疑是金融消费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桂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明喜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融合,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有力抓手。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其典型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创新驱动战略、科技金融工作定位、保障机制、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科技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