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2)
- 2023(7905)
- 2022(6560)
- 2021(6254)
- 2020(5268)
- 2019(12078)
- 2018(11873)
- 2017(23729)
- 2016(12146)
- 2015(13421)
- 2014(13005)
- 2013(13047)
- 2012(12049)
- 2011(10794)
- 2010(11040)
- 2009(10404)
- 2008(10138)
- 2007(9215)
- 2006(8462)
- 2005(7488)
- 学科
- 济(52082)
- 经济(52035)
- 农(45320)
- 业(42889)
- 管理(31112)
- 农业(30111)
- 企(22775)
- 企业(22775)
- 方法(16622)
- 业经(16190)
- 数学(14406)
- 数学方法(14208)
- 中国(14002)
- 制(12879)
- 财(12813)
- 地方(10814)
- 农业经济(10106)
- 策(9747)
- 体(9306)
- 发(9154)
- 村(9124)
- 贸(9121)
- 农村(9116)
- 贸易(9110)
- 易(8943)
- 学(8850)
- 银(8697)
- 银行(8681)
- 行(8315)
- 收入(7943)
- 机构
- 学院(169981)
- 大学(166730)
- 济(75522)
- 经济(74138)
- 管理(68482)
- 理学(59271)
- 理学院(58751)
- 管理学(57885)
- 管理学院(57561)
- 研究(57393)
- 农(48979)
- 中国(48310)
- 农业(37059)
- 财(34425)
- 京(33914)
- 科学(32646)
- 业大(31153)
- 中心(29063)
- 所(28213)
- 江(26773)
- 财经(26705)
- 研究所(25230)
- 经(24482)
- 农业大学(22584)
- 经济学(22294)
- 范(21199)
- 师范(21036)
- 经济管理(21013)
- 州(20873)
- 北京(20551)
- 基金
- 项目(113882)
- 科学(90964)
- 研究(87449)
- 基金(84248)
- 家(72853)
- 国家(72116)
- 科学基金(62322)
- 社会(58108)
- 社会科(54663)
- 社会科学(54649)
- 基金项目(44506)
- 省(44184)
- 教育(37923)
- 自然(37605)
- 编号(36953)
- 自然科(36799)
- 自然科学(36790)
- 自然科学基金(36140)
- 划(36063)
- 资助(32670)
- 成果(30290)
- 农(29069)
- 部(26286)
- 发(25567)
- 重点(24887)
- 国家社会(24822)
- 创(23876)
- 制(23776)
- 课题(23416)
- 性(22718)
共检索到264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栋
2008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希冀农户能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在发放农户信贷过程中,国家必须依靠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公共选择视角,农村信用社可以被视为科层,按照这个思路,本文将科层激励引入农户信贷研究。虽然科层与国家效用函数存在交集,但科层结构中也存在仕途最优化、努力最小化等因子,科层结构有动机异化国家意图。经过解析,本文给出了农户信贷均衡解,结论说明,科层影响下农户信贷会低于国家期望水平。
关键词:
农户 科层激励 农户信贷均衡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刚 罗剑朝 朱兆婷
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一部分农民因此放弃种粮转而种植林木,伴随而来产生了退耕农户的自身经济利益与政府的生态效益目标相互冲突问题,形成农户与政府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间的一个博弈均衡过程。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效率好坏与激励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多从退耕农户的切身经济利益方面加以考虑。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动态博弈 激励 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和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毋庸赘言,同时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弱激励性和由此带来的支持乏力问题也是当前的明显现象。通过财政补贴等诱致性激励,引导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价值发现,实现信贷供需曲线移动及更优化均衡,对于更好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价值激励 信贷均衡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栋 李四新
现阶段,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长期视角梳理了小农资金需求和正规信贷供给之间的差异,得出了以下结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小农最大的资金压力始终来自于子女婚嫁等生存需要,但农村金融机构并未对其给予充分关注。这一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成因在于,小农生产的目的在于规避风险,而农村金融机构要谋求利润最大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应针对小农融资需求设计信贷产品,引导资金流向生产领域。
关键词:
正规信贷 原生性信贷 理性小农 生存小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樊丽明 解垩 石绍宾
基于3省24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当前最急需的公共品是卫生医疗、农田基础设施;农民的公共品需求有如下特点:硬品优先于软品;物质需求优先于精神需求;现实优于长远;切身利益重于宏观环境。合意的公共品供给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政策和义务教育,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最不满意的是农村社会养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公共品的规模、质量、价格和农户的人口社会学背景。最后,对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矩阵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根据公共品供需衔接状况、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策略。
关键词:
农户需求 农村公共品 供需均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
本文通过建立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了激励机制在农户技术选择中所起的作用。得出结论: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农户选择先进节水技术的预期,使农户灌溉技术供给行为从违约转向合作,从而增加节水灌溉技术供给。
关键词:
技术选择 激励机制 博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栋
在分析小农融资行为的基础上,本文将国家效用引入农户正规信贷研究。国家推动农户正规信贷的目的是平衡国民经济发展、缓解小农生存压力,本文使用金融算法和公共选择算法计算了农户正规信贷最优解。公共选择视角下,农户正规信贷最优数量取决于国家经济增长偏好和小农生存压力感知系数。农户正规信贷同时会造成国家效用损失,在长期农户正规信贷增长率将趋向停滞,这一结论得到了实际数据的支持。国家效用损失函数说明,负效用最终会使国家放弃信贷支农,国家对小农的支持必须寻找其他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丽芳 廖飞 丁德明 茅宁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困境":信贷决策所依赖的信息有着"硬信息软化"的特征、信贷决策流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的"私有化"、为信贷决策所收集信息的使用效率不足。怎么克服上述"信息困境"以提高信贷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是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指出,一个高质量的内部信用评级机制能够成为向信贷业务人员转移信贷决策权的中介,进而激励信贷业务人员做好信息工作。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以指导信贷决策者审慎地根据内部信用评级的质量来给予信贷业务人员适当的决策权重,在规避过度授权引致的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授权的激励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困境"被有效克服,信贷决策权配置得到优化。本文对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琳 廖东声
对广东241户农户借贷调查发现,多数农户从无借贷经历、贷款金额较小且多用于生活用途、借贷对象以农信社为主、信贷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申请贷款、申贷环节影响农户贷款决策,表现出农村金融供求不均衡特征。运用风险报酬模型,模拟农村金属市场供求发展路径,发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必然逻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乾宇 侯祖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家智 周振
金融生态建设尤以制度建设为重,政府作为制度供给有效主体,其行为对制度建设影响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反映政府主要行为的税率变量和反映制度实施效果的激励相容度变量构建均衡模型,并给出了一个最优税率和激励相容度的解。研究表明: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新的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税率调整和激励相容度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金融生态主体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以求达到优化金融生态,提高整体社会福利的目的。
关键词:
金融生态 最优税率 激励相容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楠 宋晓玲
笔者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与企业异质性的DSGE分析框架,刻画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企业债务杠杆的结构性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微观机制与结构性去杠杆的对策。研究发现:(1)杠杆失衡产生的微观机制在于信贷错配,由于预算软约束与政府隐性担保,国有企业具有投资对利率不敏感、利率对杠杆不敏感的双重非敏感性,在面临负向冲击时能够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信贷支持,从而累积了高杠杆。(2)杠杆失衡将扭曲经济结构,使资源流入以房地产与地方平台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部门,造成实体产业空心化,民营部门活力降低,从而降低产出水平与经济效率。(3)货币政策受到信贷错配与杠杆失衡的掣肘,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经济结构扭曲,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无法解决国企的高杠杆问题,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与产出的负向影响反而更大。因此,去杠杆不能付诸于一刀切的紧缩政策,需要结构性去杠杆,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国力 孔荣 杨文杰
本文以供求均衡原理为指导,立足农户意愿,依据陕西省三县(区)72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了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意愿需求曲线和意愿供给曲线估计方程式,进而推算出农地承包经营权均衡转让意愿价格为33855.09元/亩,并结合收益还原法,估算出农地理论流转价格是实际流转价格的8.2倍,表明现行的土地流转价格严重偏离了农户的意愿。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转让 意愿价格 供求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户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任武 李玲 刘穷志
本文就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构建了财政结构方程均衡激励模型。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在我国确实存在着替代关系,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激励是这种替代关系存在的决定因素,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存在均衡激励机制,但中国的均衡激励机制不健全。我们的政策建议是:明晰各类公共支出的属性,规范各自职能,确保各类支出按属性规定的功能激励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扩大中间收入阶层的力量,尊重纳税人的声音,建立公共支出民主投票政治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公共支出均衡激励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