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0)
2023(14935)
2022(12693)
2021(11871)
2020(10354)
2019(23877)
2018(23751)
2017(46276)
2016(25111)
2015(28261)
2014(28207)
2013(28073)
2012(25708)
2011(23141)
2010(23113)
2009(21785)
2008(21674)
2007(19498)
2006(16916)
2005(15053)
作者
(71737)
(60873)
(60380)
(57498)
(38167)
(29155)
(27317)
(23806)
(22991)
(21514)
(20594)
(20385)
(19179)
(19027)
(18854)
(18654)
(18512)
(17754)
(17576)
(17421)
(15086)
(14995)
(14839)
(13942)
(13793)
(13616)
(13421)
(13404)
(12312)
(12037)
学科
(106415)
经济(106282)
(79301)
管理(74117)
(58281)
企业(58281)
(48850)
方法(48297)
数学(43038)
数学方法(42514)
农业(32089)
(30291)
业经(26469)
中国(25829)
(25397)
地方(20259)
(20099)
(19028)
贸易(19018)
(18519)
(18515)
财务(18459)
财务管理(18411)
(17798)
企业财务(17531)
(16835)
银行(16797)
(15959)
(15650)
金融(15645)
机构
学院(359414)
大学(356691)
(150350)
经济(147296)
管理(140574)
理学(122035)
理学院(120737)
管理学(118576)
管理学院(117922)
研究(117336)
中国(91005)
(74850)
(73347)
科学(71925)
(70019)
(59329)
业大(58349)
农业(57966)
中心(56506)
财经(55310)
(54664)
研究所(53680)
(50169)
经济学(45784)
北京(45211)
(44570)
师范(44070)
(42537)
(41672)
经济学院(41383)
基金
项目(242562)
科学(191861)
基金(177699)
研究(175866)
(154918)
国家(153592)
科学基金(132316)
社会(112774)
社会科(106703)
社会科学(106671)
(95599)
基金项目(94712)
自然(86247)
自然科(84265)
自然科学(84241)
自然科学基金(82757)
教育(80905)
(79776)
资助(72332)
编号(71239)
成果(56839)
重点(54647)
(54646)
(52027)
(50650)
课题(48507)
(47474)
创新(47425)
科研(47183)
国家社会(46686)
期刊
(166413)
经济(166413)
研究(100360)
(74286)
中国(69370)
学报(57089)
(55817)
科学(52992)
农业(50014)
管理(48993)
大学(44276)
学学(42313)
(35245)
金融(35245)
业经(32011)
教育(31969)
技术(31606)
财经(27371)
(24875)
经济研究(24853)
(23420)
问题(23281)
(19203)
技术经济(18008)
统计(17519)
世界(17189)
理论(16639)
(16239)
科技(16043)
商业(15804)
共检索到527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奉海春  李放  
农田小水利制度是由宪政、集体治理和操作制度三个制度层次构成的制度体系。宪政制度构建了一个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为核心的科层管理制度;集体治理制度是由农民用水户协会制度、村社管理制度和市场制度等多元制度构成的;操作制度是由具体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分配、融资、管护、监督、仲裁和制裁等具体管理机制构成的。农田小水利制度是这三个制度层次有机嵌套而成的制度结构,并在长期的演进中形成了以科层制为核心、多层制度嵌入的"科层制嵌套结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彤缨  雷鹏  陈波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对企业研发系统的内涵、边界、输入与输出进行了明确界定,细致剖析了企业研发系统外部环境的维度与层次,首次提出了把企业研发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视为一种多层嵌套结构关系的理论观点,建立了相应的多层嵌套结构关系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不同层次(如微观和宏观)和不同维度(如区域和产业)的外部环境与企业研发系统的复杂作用过程。本文研究为改进企业研发系统及其外部环境关系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多层次、系统性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兴佐  
税费改革前,农田水利供给依托乡村组织统筹共同生产费的制度,在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的同时也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共同生产费制度被"一事一议"和农户用水协会制度所代替,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基础,这两项制度在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需要通过增加国家对农村社会的转移支付,并以此来激活农村社会的自主组织资源,从而构造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供给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晶晶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理论探讨正逐渐从强调实体要素投入转变到注重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上来,但现有的制度分析往往局限在静态层面,忽视了不同使用者属性和物品属性下制度安排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对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下灌溉制度的演进与适应性关注较少。本文基于博弈均衡分析理论,通过对四个村级案例的考察和分析,试图说明农田水利中分散实验与人为设计的制度实践,分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制度演进的基本逻辑和内在机理;整合制度分散实验和人为设计模式的优点,重新设计了一种基于内生博弈的阶梯式制度演进模型,为我国农田水利制度建设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辉   张素美  
厘清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设计逻辑有助于完善政策内容、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设计的多层次嵌套模型为相关政策的系统分析提供了理论视角。借助该模型,选取23份国家级和30份省级相关政策文本,将其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法置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内进行嵌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政策设计遵循“宏观治理安排—中观政策制度设计—微观操作性计划”这一多层次嵌套逻辑,即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法两个维度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中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体系。未来需要从出台农村养老服务专项政策、完善多层次政策目标、组合应用多种政策工具、宏观调配养老服务资源等方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福林  李淑萍  
经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并没有揭示知识结构规律。为此,本文提出了仿生学演绎研究方法,由生命结构模型推理建立了知识嵌套结构模型。经实证研究,该模型揭示了知识结构规律是知识嵌套结构规律,并推导出了知识管理的新思维与内容。该研究是现有成果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澄  张玲  
为研究多元变量间的复杂相关关系,突破层次化Archimedean Copula模型只能选择ArchimedeanCopula函数的限制,文章提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层次化嵌套Copula模型。给出了层次化嵌套Copula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模型构建方法和步骤。采用该方法对一投资组合建模,并与层次化Archimedean Copula建模结果对比。实证研究表明,层次化嵌套Copula模型的建模效果更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贵华  
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合力,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作用、政府治水组织体系的整合作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利益交换作用,这些制度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并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表明,继续发挥既有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将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鹏  保继刚  
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典型的旅游资源之一。运用制度科层理论作为工具,通过对从化温泉水权变迁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国有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发现,从化温泉依次经历了"国家代理制""国家-私企双轨制"和"地方政府专营制"3种温泉水权制度。温泉水的管理实体从模糊的国家代理人向明晰的地方代理机构转变。在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从"国家代理制"向"国家-私企双轨制"或"地方政府专营制"的转变过程中,科层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的政治协商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交易成本,正是对政治成本的考量直接决定了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俊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其供给要素不同于其他大中型水利工程,需要结合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供给要素的具体特征进行研究。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应强化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保障各级政府有效投入,激励农民共管共用,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有效供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辉  
本文以湖南省三县19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阶段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制度规则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越趋于平原湖区、治理主体产权界定越清晰,按顺序取水的分配规则越强化、农水使用者越按比例投入和政府投入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越好;小型农田水利的排他程度、管水员的管理和政府的监督也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毅清   覃思杰   舒全峰  
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可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难以被激活。本文基于嵌套制度体系分析框架剖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案例,揭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具体激活机制。研究发现:政府主导、自由市场与农户自组织三种制度路径的融合,需要以制度路径与治理情境的匹配为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以不同制度层级规则互动为本质的制度路径融合。不同制度层级规则的互动使嵌套制度体系获得结构上的稳定性与应对冲击的韧性,进而改善影响集体行动的关键要件,并最终实现集体行动的激活。基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激活机制,本文进一步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激活机制是由“制下市场”这一制度模块单元所驱动的。因此,无论具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情境如何,实践中只有成功构建“制下市场”制度模块单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才有望得到激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盈  曾云敏  
由宪法秩序、治理结构和操作规则构成的嵌套性制度分析框架可以诠释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效率问题。通过对资源型、纯公共品型、收费型和半收费型四类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推演出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制度的标准是以最小的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而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供给制度能够长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当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需要进行创新设计,包括转变中央政府职能、组织农民自主和自愿合作以及以劳代资、科学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