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0)
2023(5583)
2022(4671)
2021(4070)
2020(3212)
2019(7302)
2018(6916)
2017(11988)
2016(6760)
2015(7249)
2014(7239)
2013(6863)
2012(6255)
2011(5704)
2010(5761)
2009(5248)
2008(5151)
2007(4492)
2006(4158)
2005(3632)
作者
(21023)
(17448)
(17233)
(16393)
(10710)
(8554)
(7896)
(6970)
(6573)
(6027)
(6018)
(5945)
(5581)
(5505)
(5345)
(5337)
(5305)
(5066)
(4963)
(4887)
(4420)
(4304)
(4063)
(3972)
(3968)
(3956)
(3837)
(3826)
(3581)
(3561)
学科
(26424)
经济(26410)
管理(23811)
(16952)
(14536)
企业(14536)
环境(14474)
方法(10487)
(8851)
数学(8553)
数学方法(8381)
(8357)
(7647)
资源(7281)
地方(7113)
生态(7074)
业经(6787)
中国(6705)
(6314)
(6117)
规划(6042)
环境规划(5869)
(5565)
农业(5434)
理论(5068)
土地(4682)
(4584)
财务(4559)
财务管理(4552)
企业财务(4386)
机构
学院(96602)
大学(95771)
管理(38240)
(35007)
研究(34748)
经济(34162)
理学(33201)
理学院(32808)
管理学(32171)
管理学院(32028)
中国(25218)
科学(24321)
(21393)
(18550)
(17760)
业大(17162)
研究所(16544)
中心(15812)
(15151)
(14548)
农业(14406)
(14052)
师范(13920)
(13667)
北京(13522)
财经(12098)
(11559)
师范大学(11376)
(10912)
(10876)
基金
项目(71573)
科学(56344)
基金(50830)
研究(50628)
(45829)
国家(45510)
科学基金(38864)
社会(31862)
社会科(30249)
社会科学(30236)
(29415)
基金项目(27434)
自然(25825)
自然科(25006)
自然科学(25001)
(24650)
自然科学基金(24495)
教育(22234)
资助(19777)
编号(19723)
重点(16988)
(16303)
(14655)
(14595)
成果(14559)
课题(14193)
计划(14098)
科研(13754)
创新(13716)
国家社会(13437)
期刊
(39375)
经济(39375)
研究(23931)
中国(21291)
学报(16583)
科学(15968)
(15067)
管理(12192)
大学(12124)
学学(11464)
(11444)
教育(11054)
农业(10839)
资源(9131)
技术(8829)
业经(6724)
(6618)
科技(5587)
统计(5273)
生态(5227)
林业(5206)
(5197)
经济研究(5194)
(5118)
图书(4749)
财经(4723)
技术经济(4682)
问题(4588)
决策(4559)
业大(4289)
共检索到138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  曹月  武晶  孙才志  
基于研究区2000年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土地沙漠化监测数据、环境状况公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规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从旗、县尺度上对科尔沁沙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科尔沁沙地各旗县的生物丰度指数为22.01~37.96,植被覆盖指数为25.20~45.86,水网密度指数为22.51~30.97,土地退化指数为1.47~21.06,环境质量指数为57.98~59.84,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25.28~33.25。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判断,该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束加稳  杨文培  
在国家生态省、市、县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文献,将杭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进而选择SO2年均浓度、PM2.5浓度、NOx削减率等43个具体指标;运用IAHP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本论文指标最终的权重值;运用AHP对2005—2015年杭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艳芳  周虹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于城市质量管理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上海市的环境特征,提出了包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上海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2010—2017年逐年改善,自然生态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社会发展环境稳中有升,贡献度最大;经济发展环境贡献度较小,有待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趋势发展。社会发展指数所占权重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为0.389 1,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指数的变化,验证了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证明地方政府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艳芳  周虹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于城市质量管理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上海市的环境特征,提出了包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上海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2010—2017年逐年改善,自然生态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社会发展环境稳中有升,贡献度最大;经济发展环境贡献度较小,有待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趋势发展。社会发展指数所占权重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为0.389 1,表明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指数的变化,验证了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性,证明地方政府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佳华,姚凤梅  
脆弱生态环境是影响生存环境,导致环境日趋恶化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以科尔沁沙地为例,从景观和景观生态出发,论述影响脆弱生态环境景观不稳定性的各生态等级尺度的扰动因子,即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生态位、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同时文章认为各种干扰的实质是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分析各生态等级尺度扰动因子有助于建立景观生态模型,从而更好地研究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扰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纪安  刘玉华  师江澜  杨改河  王得祥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柏苏  何平  
利用因子分析法,并经专家咨询评定,最终确定了31项指标评价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其中自然环境由5个次一级系统组成,共包含15项指标;地质环境由2个次一级系统组成,5项指标;社会环境由3个次一级系统组成,8项指标;经济环境有3项指标.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雪峰山周边地区的6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另外3个生态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下水平.针对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萍  张延飞  刘星星  丁木华  虞俊  
为有效处理综合评价组合赋权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定性定量转换的正态云组合赋权模型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不确定正态云组合权重,再兼顾形状与距离正态云相似度测算,按相似度大小进行等级与排序综合评价。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用该方法对其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相对标准评价云的“良”等级,准则层中资源利用偏离最远、生态健康相距最近,并通过交互验证说明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2)27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均分别处于“一般”与“良”两个等级,其中杭州、舟山、宁波、湖州和台州都在良好的级别中,其余都在一般的级别中。基于此方法,不仅可以给出各评价对象在评价属性中的排序,而且将评价对象与实际标准云之间的关系给出判别,可为决策者对评价区域横向比较和评价单元自身状态纵向判别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山  汤君友  
伴随着城镇用地空间范围的迅速扩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 ,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即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长远的时间量度内 ,保证城镇在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功能演进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 ,本文在研究城镇用地空间增长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 ,就城市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学礼  鲁春霞  高玉葆  
历史与现代的资料分析表明 ,科尔沁沙地的风沙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并存的农牧交错生产方式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耕地指数 (CI)与沙漠化程度 (DD)可用方程DD =0 3 89+4 82CI来表示 ,二者相关极显著 ,相关系数R2 为 0 92 2 (± 0 0 3 6)。人口密度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可用DD =0 92 7-0 0 0 41 4PD来表示 ,二者的关系较显著 ,平均关联系数为 -0 83 9(± 0 0 1 )。人口密度与沙漠化程度的负关联 ,主要是因为在研究时期内沙漠化程度呈现波动趋势 ,而并非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大 ,由此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炜  杨金恒  岳太青  
科尔沁沙地治理一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科尔沁沙地初步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历史性逆转。目前,科尔沁沙地治理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巩固建设成果,继续推进以扩大林草植被为核心的沙地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稳定、高效的沙地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  张爱平  杨俊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可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了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结果表明,从1995-2000年5年间,科尔沁沙地的耕地增加4.87%,林地减少2.25%,草地减少0.03%,水域减少1.32%,湿地增加0.54%,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减少3.21%,未利用地减少8.83%;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很大,表现为大部分旗县仍维持着毁林毁草开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5年的1 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明  岳永杰  郭景怡  钟淇涵  赵恺  崔莹  
【目的】分析科尔沁沙地东部31个人工林林分的生态稳定性状况,总结相应改善措施,为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31个人工固沙林林分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稳定性、抵抗稳定性、功能稳定性为准则层,以沙地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为目标层,建立科尔沁沙地东部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传导机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后,确定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指标权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等距划分法,确定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等级划分标准。【结果】生物学稳定性、抵抗稳定性、功能稳定性所占权重分别为0.386、0.275、0.339。科尔沁沙地东部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林分综合得分值在3.261~4.10范围内为高,在2.421~3.261范围内为中,在1.581~2.421范围内等级为低。31个人工固沙林林分中13个林分生态稳定性处于高度稳定水平状态,13个林分处于中度稳定水平状态,5个林分处于低度稳定水平状态。【结论】樟子松×小叶杨×小叶锦鸡儿林等林分生态稳定性高,生态修复效果好。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推荐该类树种搭配模式广泛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旭彬  王玲杰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此高原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推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深入研究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西藏林芝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目标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