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4)
2023(5023)
2022(3992)
2021(4017)
2020(3248)
2019(7696)
2018(7723)
2017(11725)
2016(8077)
2015(9517)
2014(9573)
2013(8307)
2012(7908)
2011(7368)
2010(7728)
2009(6786)
2008(6508)
2007(6163)
2006(5672)
2005(5377)
作者
(21546)
(17560)
(17484)
(16882)
(11273)
(8507)
(8048)
(7185)
(6797)
(6603)
(6089)
(5973)
(5874)
(5744)
(5721)
(5699)
(5588)
(5383)
(5235)
(5231)
(4737)
(4680)
(4404)
(4400)
(4287)
(4172)
(3957)
(3939)
(3772)
(3681)
学科
教育(21474)
(15001)
经济(14975)
管理(13847)
中国(13585)
(8917)
(8813)
理论(8602)
教学(7807)
(7014)
企业(7014)
研究(6023)
方法(5630)
学校(5172)
思想(4921)
(4719)
政治(4695)
(4572)
(4460)
数学(4418)
思想政治(4387)
政治教育(4387)
治教(4387)
工作(4366)
德育(4349)
数学方法(4272)
发展(4210)
(4088)
学法(3888)
教学法(3888)
机构
大学(106562)
学院(95591)
研究(41758)
教育(31979)
科学(27349)
(27054)
师范(26802)
(26122)
(24982)
管理(24719)
中国(24309)
经济(23944)
(22053)
师范大学(21802)
理学(20128)
研究所(20127)
理学院(19689)
管理学(18856)
管理学院(18670)
(18133)
(18064)
北京(17689)
中心(17157)
技术(16431)
(15223)
业大(14865)
农业(14453)
(13957)
(13646)
职业(13521)
基金
项目(59248)
研究(50276)
科学(46452)
基金(36613)
教育(33442)
(32585)
国家(32136)
社会(25987)
科学基金(25170)
(25029)
成果(24695)
(24226)
社会科(24078)
社会科学(24069)
编号(23820)
课题(21259)
(18085)
基金项目(17758)
重点(15668)
自然(15567)
资助(15262)
自然科(15184)
自然科学(15175)
自然科学基金(14887)
项目编号(14816)
(14615)
规划(14600)
(13878)
研究成果(13796)
(13411)
期刊
教育(56657)
研究(42994)
中国(37835)
(29595)
经济(29595)
学报(19269)
大学(15586)
(15409)
科学(15172)
职业(12715)
技术(11790)
学学(11645)
图书(11038)
(10848)
农业(10820)
管理(9792)
高等(8428)
书馆(8100)
图书馆(8100)
技术教育(7694)
职业技术(7694)
职业技术教育(7694)
(7521)
论坛(7521)
高等教育(7306)
成人(6723)
成人教育(6723)
(6411)
(6208)
金融(6208)
共检索到173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璟萍  
诚信是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要求,高等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从国家助学贷款的角度论及几年来助学贷款的进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对高校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志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鼓舞与振奋,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多种多样且越来越大的压力,由此造成了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因性疾病与日俱增,大学生中自残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忠梅  郑重  
借助对"凝视"这一关键词的文本分析和解读,以治学道德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凝视"为新的切入视角,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社会语境和学术语境下探寻治学道德对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理论建构和策略理解。基于治学道德"凝视"的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新理路在于:加强制度设计,建立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新准则;加强法制教育,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的新境界;加强道德治理,建构师生学术道德共同体的新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是一项道德事业,教学旨在追求学生智力与道德的双重完善,教学道德性是教学的内在意蕴与重要特质,是学科德育的实践体现,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学价值探问、教学内容阐释、教学方式寻求三个方面来理解教学道德性,以期增进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力量,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政策要求与教学期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江  
阐述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层次和原则、指出要从提高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道德感化力和塑造有效的学术意识形态两方面加强研究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朝氽  
研究生严谨求实的 科学道德素质水平在滑坡,弄 虚作假的念头和行为在增多, 其原因是他们对科学道德规范 真信度下降,高校培养教育措 施不力,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 影响。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各 种有力措施,促使研究生科学 道德水平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志良  
培养道德能力是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必要性在当前表现得尤其充分,这主要是因为:道德能力是大学生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价值并存挑战的现实需要;道德能力是大学生抵御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负面影响的客观要求;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惑的内在支持力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贾宝余  刘红  
分析了研究生几种主要学术不端行为,讨论了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主要途径。从趋势上看,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将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对研究生的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形成具学科发展特色的内容体系;在途径上,做好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必须加强有关的课程教学,强化导师的育人责任,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完善制度环境体系,形成求真的创新文化氛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礼  
高校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理念、政策、措施及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11月27日,重庆市科协和重庆市教委联合举办了重庆市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宣讲教育报告会。全市1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同志及2000余名在校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天安主持,市教委主任周旭出席并讲话。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作了题为"真实与责任"的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修德  
本文通过对知识作为资源的某些特性分析 ,从而把知识管理提高到了经营城市的层面上来。作者从知识共享、创新和知识的推广、转化和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管理是经营城市的源动力所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金伟  李沛莉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内涵。在农民教育中更加凸显农民生态消费观教育,是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农村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型、加强农民生态消费观教育。当前,许多农民生态意识滞后和传统"GDP"的导向作用,导致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破坏式消费、在生活中的攀比式消费等现象。基于此,在新时代农民教育中加强生态消费观教育,有助于农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助于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农民自身健康发展。具体的教育路径包括:树立科学的消费意识,大力倡导生态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意识,倡导生态消费;推进"农业+"业态融合,构建生态型经济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破解农村现有消费困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禹  
当代大学生个人无意义感主要表现为人生方向的迷惘与信念归属的虚无、悲观主义的上升与英雄主义的缺失、道德选择的矛盾与角色期待的困境三个方面,这种无意义感主要归因为主体的物化导致大学生的碎片感和空虚感、竞争的激烈加大了大学生的疲惫感和宿命感、网络的依赖增强了大学生的孤独感和虚幻感。进行励志教育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卫华  
大学生在生理学和法学的层面上虽然成人,但精神上依然缺乏成人意识。对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从三个方面树立精神成人教育的价值理念,并从七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成人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