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
- 2023(1101)
- 2022(865)
- 2021(804)
- 2020(729)
- 2019(1674)
- 2018(1583)
- 2017(2641)
- 2016(1538)
- 2015(1796)
- 2014(1756)
- 2013(1749)
- 2012(1728)
- 2011(1560)
- 2010(1655)
- 2009(1543)
- 2008(1421)
- 2007(1232)
- 2006(1070)
- 2005(1045)
- 学科
- 济(5752)
- 经济(5744)
- 管理(3863)
- 业(3453)
- 方法(2814)
- 中国(2774)
- 企(2576)
- 企业(2576)
- 数学(2433)
- 数学方法(2405)
- 学(1977)
- 农(1521)
- 地方(1488)
- 理论(1402)
- 财(1310)
- 教育(1265)
- 和(1255)
- 农业(1174)
- 研究(1019)
- 技术(1008)
- 业经(1000)
- 教学(962)
- 地方经济(928)
- 划(865)
- 策(858)
- 发(837)
- 制(831)
- 环境(741)
- 学法(669)
- 教学法(669)
- 机构
- 大学(22878)
- 学院(22129)
- 研究(8657)
- 管理(8181)
- 济(8130)
- 经济(7954)
- 理学(7186)
- 理学院(7060)
- 管理学(6915)
- 管理学院(6880)
- 科学(6480)
- 中国(5994)
- 京(5259)
- 所(4498)
- 农(4278)
- 研究所(4163)
- 范(3948)
- 中心(3947)
- 师范(3896)
- 业大(3660)
- 江(3582)
- 财(3563)
- 农业(3400)
- 师范大学(3299)
- 北京(3291)
- 技术(3157)
- 院(3001)
- 教育(2950)
- 财经(2870)
- 州(2625)
共检索到34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国忠
本研究运用表现性评价方式评价科学过程技能,结果发现男女学生的总体科学过程技能不存在差异,但除找出变量之外,其他各过程技能均存在差异。最后,针对这种性别差异讨论了相应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关键词:
科学过程技能 表现性评价 性别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巍 候爽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女性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能力和发展不及男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学者在布朗大学进行了一次关于“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并在这一调查研究基础上,对于如何在自然科学教育中贯穿一种性别视角提出建议。本文主要介绍这一研究成果,以期启发国内的相应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自然科学 性别视角 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秀芳 李假
以1452名初中生为被试,以Burns等编制的综合过程技能测验(TIPS)和Hasan的科学教师的影响问卷,科学教科书的影响问卷,以及学生科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问卷为工具,考察初中学生的综合过程技能水平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平均技能水平较高,但还不能达到满意水平,同时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的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年级的递增,初中生的TIPS成绩也递增;城市学校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农村学校;在控制和操作变量技能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教师、教材、自我效能与综合过程技能显著相关,其中教材对综合过程技能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综合过程技能 初中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勤 蒋惠敏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7所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的博士生调查,发现男女博士普遍认为就业比较困难,但在择业结果方面,女博士对择业结果的满意度却高于男博士。通过调查,分析博士生在就业过程与择业结果的性别差异,进而对女博士的就业满意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就业过程 择业结果 性别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梅 包雷 余子侠
利用LCTSR测试卷对中美大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进行测试分析表明,两国学生的总体表现都存在性别差异,而美国学生性别差异尤其显著,几乎表现在所有推理维度和大部分的测试项目中,而中国学生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小。与国际上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也显示,中国学生在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不大,但在科学职业领域中的女性严重缺失的现象却和国际情况高度一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从而对影响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因素进行详细研究,并进行有效干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屏
本文以促使开展信息行为的动力、信息行为的进行、信息行为的结束为研究内容,详述了信息行为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用户研究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拓展与深化,为改进因特网信息组织、管理与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性别差异 信息查寻行为 网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邱静远 周洁 汤晨晨 吴瑞林
基于性别差异的角度,通过测验和问卷,对青海省共和、贵德、同仁三县1072名寄宿制藏族初三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在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过程及汉语成绩的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学生层和班级层的研究模型,进而分析学习过程的中介作用,特别是性别、表面过程、深层过程与汉语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习过程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倾向于使用表面过程,女生倾向于使用深层过程;表面过程对汉语成绩的负效应显著,深层过程对汉语成绩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表面过程在性别与汉语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青海藏族初中生的汉语成绩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差异是由男生倾向于使用基于复制、机械记忆的表面过程引起的。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性别差异,注意提高男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鼓励男生降低表面学习动机和减少表面学习过程的使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雨 赵丝萌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兴趣及语言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男女教师在言语行为方面有着基本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必然会反映到英语课堂的教师提问行为和话语中,并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视频资料及调查问卷的方法,从提问方式、问题类型、等候时间、提问技巧和教师反馈五个方面对比分析英语课堂男女教师提问行为和话语的差异以及由此对学生英语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并探讨教师提问行为的差别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提问 大学英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赵镇岳 李江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人才要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关乎各国人才战略。分析科研人员流动的性别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流动模式,同时有利于国家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研究设计/方法]在分析流动频次、回流倾向、流动时期选择的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设,根据假设提取并分析了ORCID数据库中截止2017年底的有跨国流动经历的26,315位科研人员简历。[结论/发现]①科研人员在流动频次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科研人员的流动频次少于男性;当流动次数增加时,对应人员比例降低;②在回流倾向上,女性与男性并无显著差异,英国的男性和西班牙的女性最倾向于回流;③科研人员在流动时期的选择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均在职业生涯早期流动更多。[创新/价值]揭示了男女科研人员在流动中的不同倾向,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的差异现象及本质并寻求解决方法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翌秋 郭冲 金松青
本文使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生育事件对就业质量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扩大了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生育二孩使得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庭劳务和照料职责,进一步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和市场分割;在男孩偏好强的区域,生育对家庭就业质量性别差异的影响更大;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和照料支持可以有效缓解女性养育子女对就业质量的不利影响,数字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工作与家庭的边界,更有利于女性的灵活就业并缩小就业性别差异。
关键词:
生育 就业质量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忻依娅 梁巧转
随着20世纪70年代组织中女性成员、女性管理者的增多,女性领导者和管理者成为管理学界许多学术争论和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而领导风格的性别差异问题成为这类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在西方国家学者对领导风格两性性别差异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在中国的实际调研样本,运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企业背景下领导风格性别差异问题,得出中国两性领导风格有显著差异的结论。
关键词:
领导 领导风格 性别差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斌
本文提出的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教育者的心理特征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规律性。简言之,就是指男女教师反映在心理层面上的差别。当今教育理论的探索,正由粗放走向精细。因而,从教育学视角出发,观照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这个人们既熟悉又易忽视的问题,对深化现代化教育研究不无裨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淑珍 安子允
日本许多学者都指出,在高教领域,妇女实际上被忽略了。尽管女性入大学人数在增加,但主要是入初级大学,而男性主要进入正规四年制大学。如1983年。约有34万男性和27万女性从中学毕业,但不足40%女性进入四年制大学,其它入初级大学;相反,有95%的男性进入四年制大学。女性在正规大学中只占22%。在名牌男女合校的大学中,女性比例很小,如东京大学女性不到7%,京都大学占8%。研究生中女性更少,1981年硕士研究生女性只有1.4%,博士研究生女性只有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超 许启发
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所有制选择性别差异,文章以CHIP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Logit回归的O-B分解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不同于连续被解释变量回归的O-B分解,该分解将二元选择概率分解特征效应与系数效应。实证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建立Log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除地区外,其他因素对选择国有部门都有正向的影响;第二步,进行O-B分解,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差异是影响其选择国有部门概率差异的主导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