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
2023(316)
2022(293)
2021(269)
2020(226)
2019(452)
2018(446)
2017(898)
2016(551)
2015(615)
2014(611)
2013(620)
2012(618)
2011(610)
2010(744)
2009(764)
2008(510)
2007(375)
2006(333)
2005(305)
作者
(1475)
(1241)
(1199)
(1186)
(848)
(548)
(545)
(489)
(478)
(470)
(436)
(415)
(405)
(384)
(376)
(369)
(366)
(362)
(343)
(329)
(306)
(298)
(290)
(282)
(280)
(277)
(275)
(251)
(246)
(241)
学科
(1832)
经济(1831)
管理(1174)
(1096)
(849)
(703)
企业(703)
(638)
贸易(638)
地方(637)
(622)
中国(576)
农业(544)
(521)
金融(521)
(492)
方法(444)
业经(441)
(439)
银行(439)
(424)
(423)
(415)
及其(406)
数学(401)
数学方法(393)
制度(345)
(345)
政策(335)
(313)
机构
学院(6945)
大学(6829)
(3072)
经济(3002)
研究(2951)
管理(2536)
中国(2469)
理学(2062)
理学院(2040)
管理学(1991)
管理学院(1978)
(1594)
中心(1506)
科学(1505)
(1455)
(1442)
研究所(1269)
(1242)
(1199)
(1102)
(1099)
北京(1093)
银行(1071)
(1059)
师范(1054)
财经(1048)
(1020)
(1006)
人民(1005)
(968)
基金
项目(4170)
研究(3555)
科学(3155)
基金(2832)
(2282)
国家(2247)
社会(1993)
科学基金(1878)
社会科(1873)
社会科学(1873)
编号(1659)
教育(1594)
(1554)
成果(1541)
基金项目(1453)
(1430)
课题(1273)
资助(1236)
自然(1076)
(1066)
自然科(1043)
自然科学(1043)
自然科学基金(1026)
(1012)
(1012)
(993)
(966)
重点(925)
(873)
(873)
期刊
(3985)
经济(3985)
研究(2546)
中国(1651)
(1562)
金融(1562)
(1165)
(1036)
教育(1007)
管理(878)
科学(771)
(735)
农业(732)
学报(688)
业经(646)
国际(645)
大学(602)
技术(587)
经济研究(561)
学学(555)
财经(521)
问题(502)
(438)
理论(429)
现代(410)
世界(401)
实践(399)
(399)
(395)
农村(391)
共检索到12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安明  卢凯国  
本文认为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货币政策影响较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临时性的货币政策危机处理机制,通过改进信贷规模管理、灵活运用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加以应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建辉  胡海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和传导等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危机管理中起了主导作用,并在利率水平、最后贷款人职能。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和国际协作等操作有所突破。但是,如何优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更具挑战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随着目前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剧,名义利率再次成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费雪关系"给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通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发现金融危机发生后的"费雪关系"进一步弱化,因此需要考虑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调控的有效性,并注重货币总量管理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伟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外汇占款呈现趋势性下降,再贷款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本文从央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变的角度,分析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从外汇占款向再贷款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会自动产生"紧缩效应"——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价格波动加剧。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并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李斌  
过去近10年间,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但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人们过去多年习惯了外汇流入的情形,近期这种局面反而引起各界对货币政策操作以及中央银行实现货币增长目标的担忧。本文通过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理论上分析了传统货币创造渠道的扩展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多元化,货币创造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贷款创造货币外,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债券等业务也会创造货币。在分析各种货币创造机制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加关注非外汇渠道对货币创造及货币总量的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应更注重"逆向思维",强化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和宏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培新  
在次贷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激进、灵活,与正常时期的渐进主义策略大相径庭。文章在对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机理,发现在危机时期,美联储始终坚持其担负的目标,货币政策体现为及时的、决定性的和灵活的。最后,文章探讨了美联储的危机时期政策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拉尔斯·斯文森  王璞  王辰  
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引发出一场关于危机起因和如何化解风险的激烈讨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真的导致了本轮危机?货币政策未来的变化趋势如何?货币政策未来是否需要修正?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在关系究竟是什么?瑞典中央银行副行长拉尔斯.斯文森的这篇演讲回答了这些问题,并就货币政策所应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除利率之外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能发挥的作用,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等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春田  高蓓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危机根源的已有研究多从"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等方面进行。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另辟蹊径,从"货币"角度层层剖析危机成因,并提出现行货币体系的不完善是最终引发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货币体系改革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文章最后分析了已有改革方案,并对我国在未来改革中可行的作为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妍  
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严重、世界经济陷于衰退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在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何种挑战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戴国海  
传统的货币政策只需要通过利率调节,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即可,因为物价稳定能够带来资产价格和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不需要对资产价格做出特别反应。但最近的金融危机显示,一般物价稳定并不必然带来金融稳定,资产泡沫破裂的损失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密切配合与协调,确保"一般物价/产出稳定"和"资产价格/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