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8)
2023(10801)
2022(9177)
2021(8521)
2020(7079)
2019(16027)
2018(15686)
2017(30515)
2016(16829)
2015(18662)
2014(18780)
2013(18502)
2012(17445)
2011(15937)
2010(16227)
2009(15333)
2008(15277)
2007(13951)
2006(12516)
2005(11776)
作者
(50277)
(41998)
(41741)
(40158)
(27058)
(20180)
(18993)
(16047)
(15945)
(15411)
(14559)
(14103)
(14009)
(13757)
(13597)
(13001)
(12591)
(12528)
(12353)
(12135)
(10696)
(10580)
(10334)
(9713)
(9645)
(9589)
(9470)
(9378)
(8586)
(8350)
学科
(62222)
经济(62119)
管理(53989)
(48915)
(41232)
企业(41232)
方法(25832)
数学(22386)
(22143)
数学方法(22037)
(19300)
中国(17966)
(17881)
(14807)
业经(14302)
(13138)
贸易(13130)
(13108)
(13087)
财务(13073)
银行(13055)
财务管理(13039)
(12870)
(12742)
(12516)
企业财务(12449)
(12290)
(12240)
金融(12238)
农业(11072)
机构
大学(243518)
学院(241348)
(100535)
经济(98258)
研究(89141)
管理(88052)
理学(74434)
理学院(73561)
管理学(72164)
管理学院(71707)
中国(69175)
科学(53795)
(53331)
(51916)
(46605)
(43288)
研究所(41730)
中心(40297)
财经(40265)
(39010)
(36520)
业大(35259)
农业(34026)
北京(33004)
(32361)
经济学(31413)
(30529)
(30298)
师范(30124)
财经大学(29980)
基金
项目(155780)
科学(122770)
基金(114079)
研究(112090)
(101086)
国家(100280)
科学基金(84656)
社会(71015)
社会科(67355)
社会科学(67339)
(59353)
基金项目(58076)
自然(55411)
自然科(54122)
自然科学(54100)
自然科学基金(53168)
教育(52052)
(51606)
资助(48542)
编号(43850)
成果(38203)
重点(35997)
(35635)
(32901)
(32759)
(32221)
课题(32153)
(31043)
教育部(30379)
创新(30310)
期刊
(115080)
经济(115080)
研究(78456)
中国(54523)
(42637)
学报(40675)
(39783)
科学(37102)
管理(35686)
大学(30919)
(30622)
金融(30622)
学学(29130)
教育(27876)
农业(26231)
财经(20923)
技术(19509)
经济研究(18890)
(17929)
业经(17160)
问题(14576)
(13464)
(13304)
国际(12019)
(11953)
理论(11480)
科技(11019)
统计(10972)
世界(10940)
技术经济(10908)
共检索到383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继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体(即货币当局)是唯一的,而客体(或受众)则有众多,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及家庭、个人等各类经济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是一对多的过程。传导机制不仅是内部构成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有关外部因素随机干扰的复杂过程。货币政策传导中涉及货币、资本、外汇、劳动力等多个市场,牵涉到的经济金融变量包括消费、投资、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其中一些因素是货币当局可以直接控制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有些则很难控制。货币当局与市场之间的博弈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继伟  
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传导机制具有随着结构性因素和政策规则转变因素易变的本性,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金融自由化程度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重要变量和基本出发点。金融市场结构、债券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创新及要素市场弹性等结构性因素和行为预期与市场沟通要素等都会影响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操作性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货币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的作用机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素梅  周光友  
我国当前以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  
对几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利用是否有效,取决于市场失衡的程度与开放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机遇。目前我国新兴市场资金流动与各市场间的联系主要受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作用的引导,而不是利率传导。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并非仅发生在商品市场,更发生在资本市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虽然影响了出口,但是目前却更有利于资本输出下的海外收购与兼并,从而降低了通货膨胀传递下商品市场的投资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崔彦宗  单卓  王家庆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出要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华玉飞   逯进  
本文基于汇率超调理论和金融加速器原理,从理论层面全面解析了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泡沫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汇率超调和实体经济价格滞涨,汇率超调可以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的金融加速器,使得信贷规模和股票价格螺旋上升。从时变角度进一步测算了货币政策对汇率和实体经济物价水平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货币政策对汇率有超调影响,对物价水平影响较小。进一步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和动态条件相关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DCC-GARCH)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汇率-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弱化了货币政策中杰克逊霍尔共识预期的二元传导机制。最后对股票价格泡沫进行GSADF检验,发现中国股票价格在2006-2008年和2014-2015年存在明显的泡沫。央行以稳物价为通胀目标的“杰克逊霍尔共识”(Jackson Hole Consensus)干预政策会导致在一定时间段内资本市场价格通胀和实体物价水平通缩的二元局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对2002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次,受其自身冲击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幅较大,但利率期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短期利率对中期利率以及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增强;再次,就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来看,利率对货币供应量比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生  
可以预见,在以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传导渠道将会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种利率,而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交易品种少、期限少,交易量不大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小青  尚元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使用各种货币工具来调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调控,使得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整体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货币政策目标完成效果,或者说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与否。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及我国当前发展数据分析目前信贷渠道不通畅的原因,进而为提高信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对2002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次,受其自身冲击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幅较大,但利率期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短期利率对中期利率以及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增强;再次,就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来看,利率对货币供应量比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