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5)
- 2023(4717)
- 2022(3805)
- 2021(3533)
- 2020(2843)
- 2019(6234)
- 2018(6401)
- 2017(11462)
- 2016(6355)
- 2015(7287)
- 2014(7563)
- 2013(7020)
- 2012(6573)
- 2011(5999)
- 2010(6152)
- 2009(5751)
- 2008(5501)
- 2007(5321)
- 2006(4763)
- 2005(4126)
- 学科
- 济(21197)
- 经济(21052)
- 管理(16795)
- 业(12996)
- 企(11932)
- 企业(11932)
- 中国(8935)
- 理论(8152)
- 学(7625)
- 方法(7480)
- 农(7439)
- 业经(6901)
- 和(6823)
- 制(6686)
- 财(6118)
- 体(5889)
- 教育(5853)
- 地方(4622)
- 社会(4452)
- 农业(4341)
- 银(4162)
- 银行(4149)
- 行(4038)
- 融(4005)
- 金融(3998)
- 数学(3914)
- 数学方法(3831)
- 经济理论(3682)
- 工作(3604)
- 企业经济(3548)
- 机构
- 大学(88457)
- 学院(88129)
- 研究(32949)
- 管理(30278)
- 济(29888)
- 经济(28980)
- 理学(25246)
- 理学院(24886)
- 管理学(24304)
- 中国(24210)
- 管理学院(24139)
- 科学(21361)
- 京(19733)
- 所(16914)
- 农(16510)
- 财(16299)
- 研究所(15344)
- 中心(14914)
- 江(14843)
- 范(14037)
- 师范(13863)
- 业大(13163)
- 农业(12807)
- 北京(12467)
- 财经(12069)
- 院(11945)
- 技术(11763)
- 州(11499)
- 师范大学(11010)
- 省(10832)
- 基金
- 项目(57770)
- 科学(45037)
- 研究(44785)
- 基金(39548)
- 家(34655)
- 国家(34296)
- 社会(28665)
- 科学基金(28597)
- 社会科(25741)
- 社会科学(25728)
- 省(23454)
- 教育(21363)
- 基金项目(20291)
- 划(19821)
- 编号(19809)
- 成果(18137)
- 自然(16802)
- 自然科(16405)
- 自然科学(16398)
- 自然科学基金(16101)
- 资助(15414)
- 课题(14415)
- 重点(13144)
- 项目编号(12323)
- 部(12299)
- 发(12058)
- 年(11859)
- 创(11708)
- 体(11600)
- 性(11303)
共检索到14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函伊
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地位中越来越有国际话语权,面对外界关于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交出了一份答卷。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方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现实证实,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探索,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在面对当今世界特殊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文章以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作背景,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梳理,为今后面向世界,感受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优越性,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千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系统地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其价值和意义超越了中国本土,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石镇平 白艺娟
市场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而市场社会主义却否定这两大理论基石,从而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的;而市场社会主义却否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市场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市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其最终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的,与市场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原则区别。科学说明市场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对于揭露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划清市场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志 陈跃
公有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形式,把社会主义与资本耦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找到与其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存在形式。坚持公有制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公有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实现形式,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有制和资本及公有资本的矛盾二重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才能不断夯实公有经济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有资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惠敏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主题。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是开放的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为国企发展开辟新境界。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就会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广泛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 创新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婉妮
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秩序大辩论;新冠疫情扩散和俄乌冲突爆发,令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和重新构建的同时,全球基石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备受冲击,全球文化形态趋于多样化。近年来全球秩序动荡的原因可以从权力、制度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在权力维度,新兴国家的出现令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东西方政治对立加剧;世界权力中心的多极化和权力主体的多元化使大国对权力的垄断出现裂缝,也使国家行为体对权力的约束愈发困难;在制度维度,全球制度化的密度分布不均、深度欠缺、内化度出现问题,令既有基石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遭受质疑和破坏;在文化维度,全球秩序覆盖面扩展,其间所流行的文化观念发生转变,“西方中心观”受到质疑,新道路和新发展模式日渐显现。三个维度的变化,拉大了全球权力结构和治理框架间的鸿沟,使既有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与安全观、经济与发展观、全球治理观、文明价值观方面,为重塑全球秩序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在政治、经济和全球治理等不同领域为探索全球秩序重塑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案。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薛雨西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自主开放,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贸易领域为重点的开放,从货物和服务为重点的开放到制度性、结构性开放,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到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形成公平合理、共享共治的全球经济化和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开放发展之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张玉国 石源华 巴殿君 张育侨 王箫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标志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为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意义,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五位学者以笔谈方式,分别讨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理论创新以及对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和"大国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思考,以飨读者。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体系 伙伴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伟男 王晓斌
笔者就如何组织好硕士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并认为把社会主义应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作为教学重点 ,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结论与原因结合 ,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以达到“解惑、育人”的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志刚
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改革应当首先认清其特点。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本课不仅层次高、特色浓、理论深、涉及广,而且困惑多、难度大。因此,在教学技巧上应当突出重点、讲清要点、触及热点、化解难点,作到务实管用。在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措施上,一是要体现高层次性,讲出特色;二是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采取“讲一、学二、考三”的教学管理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和检测;四是力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形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振峰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小毛
唯物辩证法是创新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七个统一"体现了习近平创新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思维。把握这些思维,有利于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创新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 辩证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概括为五个方面:(1)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2)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3)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4)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5)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
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