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5)
2023(2160)
2022(1895)
2021(1758)
2020(1602)
2019(3617)
2018(3471)
2017(7245)
2016(3991)
2015(4542)
2014(4569)
2013(4562)
2012(4040)
2011(3584)
2010(3701)
2009(3427)
2008(3418)
2007(3021)
2006(2834)
2005(2561)
作者
(10524)
(9082)
(8748)
(8354)
(5496)
(4292)
(4005)
(3636)
(3427)
(3284)
(2963)
(2930)
(2896)
(2807)
(2749)
(2603)
(2573)
(2553)
(2512)
(2422)
(2322)
(2167)
(2098)
(2074)
(2045)
(1933)
(1928)
(1894)
(1755)
(1711)
学科
(16970)
(16522)
经济(16500)
管理(14192)
(13653)
企业(13653)
方法(8441)
(7591)
数学(7478)
数学方法(7429)
中国(6950)
(5816)
财务(5814)
财务管理(5808)
(5776)
企业财务(5626)
(5142)
劳动(5125)
农业(4360)
(3526)
地方(3262)
(3262)
业经(2951)
人口(2760)
(2691)
(2687)
贸易(2685)
动力(2659)
技术(2631)
劳动力(2622)
机构
大学(55448)
学院(54291)
(24284)
经济(23758)
管理(22045)
理学(19275)
理学院(19057)
管理学(18698)
管理学院(18622)
研究(18077)
中国(14492)
(11618)
(11273)
科学(10974)
财经(9304)
(9114)
(8456)
中心(8320)
研究所(8169)
(8073)
(8011)
经济学(7662)
业大(7291)
北京(7222)
(7098)
师范(7026)
财经大学(6920)
经济学院(6857)
(6432)
(6403)
基金
项目(35512)
科学(28954)
基金(26727)
研究(26067)
(22805)
国家(22586)
科学基金(19814)
社会(17565)
社会科(16597)
社会科学(16595)
基金项目(14313)
(13451)
自然(12665)
自然科(12432)
自然科学(12430)
自然科学基金(12227)
教育(12092)
(11301)
资助(11157)
编号(10253)
成果(8525)
(8331)
重点(7776)
(7543)
(7371)
教育部(7365)
人文(7265)
国家社会(7162)
创新(7020)
课题(6858)
期刊
(26354)
经济(26354)
研究(16326)
中国(13373)
(9862)
科学(8310)
管理(8257)
学报(7780)
(7346)
大学(6238)
(6236)
金融(6236)
学学(5835)
教育(5639)
财经(4971)
农业(4730)
经济研究(4274)
(4269)
业经(4157)
技术(4049)
问题(3388)
商业(2817)
技术经济(2732)
统计(2703)
理论(2684)
财会(2619)
(2570)
科技(2520)
(2452)
(2397)
共检索到8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高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属性、资本存在的合理性的客观存在,应当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汝贤  
在东莞以及沿海地区出现"工荒"的情况下,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仍然处于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劳资矛盾表现为对立面的统一。我国政府应该抓住"工荒"这一历史机遇,颁布劳工标准,建立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尽快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邬璟璟  
劳资利益关系不仅是马克思时代"全部社会体系赖以旋转的轴心",也是我国现时期的社会基本利益关系。我国的劳资利益关系是指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私有者或公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而影响劳资利益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产权要素、工会要素和政府要素。现时期协调我国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劳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其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协调作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媒体之手"的监督约束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祝云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是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可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中心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有计划的分配与调节.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直接社会劳动的构成部分,不需要商品、货币、社会必要劳动等范畴插手其间,劳动可以直接用时间准确地计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玲娥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及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对山西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研,对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属性及特点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具有雇佣劳动、生产关系的从属性和依附性、政治法律地位平等和非对抗及共存共赢共享等属性,且具有非平衡性、非稳定性、非规范性及非协调性的特点。目前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基本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私营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比较融洽。但私营企业中仍存在员工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薪酬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福利待遇区别对待、劳动保护有所欠缺、劳动合同签约率较低、工会的组建流于形式等问题。政府、企业、员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制度机制等多种渠道来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允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课题,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我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必要性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建立、其基本因素的特征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它等理论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  吕鹏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新的突破:重新构造微观经济基础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所有制改革。寻找一种既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又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的所有制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基本课题。可以预言,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共有制)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并将日益占据主要地位。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说明它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是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是党和国家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宝库的重大贡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纲领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袁文平[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前不久才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摆在重要地位,进一步强调这一理论,其意义十分重大。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大魁  张祖良  
文章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应以初级公有制为主。社会主义初级公有制是指企业财产的公有化程度较低,公有组织的财产主要为其成员所有,企业产权由非国有为主的多元化股东出资所构成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制度和组织形式。从传统的公有制过渡到以初级公有制为主,应把产权制度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区分大中小企业以及全民与集体企业,采取不同的形式,分步推进,逐渐完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明  
当前,我国传统劳动关系已经演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我们要超越传统观念的种种束缚,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分化的现实,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健全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亮  
"资强劳弱"博弈格局弱化了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积极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推动企业加大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提出只有强化企业"自治型"工会组织的建设,增强劳工博弈能力,确保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准租"分成,激发企业积极性;同时善待各类劳工组织,有步骤地引入国际劳工标准,才能破解全球化下劳工权益提升的困境;只有通过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声誉奖惩机制,加强法律保障,构建由法律庇护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协调配合的劳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劳资关系的优化,共同促进劳资互信合作氛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传淇  
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劳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丽  
企业年金作为一项企业福利制度已经成为企业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却止步不前。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计划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新型劳资关系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指出新型劳资关系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建立年金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