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8)
- 2023(11868)
- 2022(10458)
- 2021(10064)
- 2020(8415)
- 2019(19478)
- 2018(19415)
- 2017(36826)
- 2016(20422)
- 2015(23225)
- 2014(23114)
- 2013(22835)
- 2012(21236)
- 2011(19171)
- 2010(19238)
- 2009(17699)
- 2008(17344)
- 2007(15362)
- 2006(13478)
- 2005(11909)
- 学科
- 济(78286)
- 经济(78185)
- 管理(57452)
- 业(52812)
- 企(44965)
- 企业(44965)
- 方法(36655)
- 数学(30924)
- 数学方法(30465)
- 学(23607)
- 中国(20678)
- 农(19995)
- 财(19054)
- 业经(17021)
- 理论(15551)
- 地方(15277)
- 教育(13897)
- 制(13763)
- 和(13666)
- 贸(13385)
- 贸易(13376)
- 农业(13296)
- 易(12953)
- 技术(12485)
- 务(11882)
- 环境(11881)
- 财务(11818)
- 财务管理(11789)
- 企业财务(11164)
- 划(10999)
- 机构
- 大学(296155)
- 学院(290205)
- 管理(112361)
- 济(106679)
- 经济(104089)
- 研究(100387)
- 理学(97307)
- 理学院(96121)
- 管理学(94089)
- 管理学院(93606)
- 中国(72801)
- 科学(67674)
- 京(64881)
- 农(52515)
- 所(52307)
- 财(48560)
- 研究所(48045)
- 业大(47557)
- 中心(44588)
- 江(42729)
- 农业(41691)
- 北京(41213)
- 范(40474)
- 师范(39981)
- 财经(38947)
- 院(36432)
- 经(35349)
- 州(34888)
- 技术(32597)
- 师范大学(32415)
- 基金
- 项目(200371)
- 科学(155117)
- 基金(143640)
- 研究(142475)
- 家(127253)
- 国家(126171)
- 科学基金(106340)
- 社会(86385)
- 社会科(81432)
- 社会科学(81406)
- 省(78422)
- 基金项目(76226)
- 自然(71861)
- 自然科(70157)
- 自然科学(70134)
- 自然科学基金(68854)
- 划(66967)
- 教育(65865)
- 资助(60077)
- 编号(58258)
- 成果(48362)
- 重点(44934)
- 部(43241)
- 发(41840)
- 创(41187)
- 课题(40429)
- 科研(38655)
- 创新(38360)
- 计划(37709)
- 大学(37292)
- 期刊
- 济(119161)
- 经济(119161)
- 研究(85826)
- 中国(57619)
- 学报(55644)
- 科学(48555)
- 农(47743)
- 管理(41909)
- 大学(41025)
- 教育(38225)
- 学学(38212)
- 财(36279)
- 农业(33451)
- 技术(24779)
- 融(21285)
- 金融(21285)
- 财经(19159)
- 图书(18915)
- 业经(18382)
- 经济研究(18328)
- 业(17003)
- 经(16269)
- 科技(15497)
- 版(15443)
- 问题(15001)
- 业大(14998)
- 理论(14719)
- 技术经济(13753)
- 实践(13628)
- 践(13628)
共检索到427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济彦
科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Ⅱ)———假说、观察和条件●史济彦三、假说我们平时之所以不敢议论“假说”,从思想上不敢去靠近“假说”,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觉得它很神秘、很深奥,认为“假说”是为那些大科学家们所拥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碰到的是“假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济彦
科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I)———灵感和分类●史济彦哲学是人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必然贯穿并渗透在我们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科学技术活动之中,使我们的科技活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哲学思想的指导。回顾和总结科技工作者一生中哲学思想与科学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济彦
九、简化简化是科学研究中处理复杂问题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对应用性学科更是这样,因为其研究成果要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便于操作,只有采取化繁就简才能做到。化繁就简不意味着问题的简单化,更不意味没有学问。恰恰相反,这正是说明解决问题中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和高度归...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济彦
科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Ⅲ)———否定、选题和题源●史济彦六、否定一个合格的科技工作者既能善于肯定自己,也要善于否定自己。对自己确认的科学论断,不管遭到如何指责和非议都要坚持不渝,直到确认是错误时为止。善于否定自己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学科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玉宽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四个方面,解读科学发展观中蕴藏的生态哲学思想,并得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哲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等问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结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伟
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奠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黄济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系统研究了我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精髓,批判分析了西方教育哲学的各种流派,创建了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成为新中国教育哲学的重要奠基人。黄济先生三十年的探求为解决何为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指导思想、教育中的古与今、东与西等事关新时期有中国特色教育哲学发展的前提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黄济先生的明白、朴实的文风和谦逊、民主、包容的学术品格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学术共同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财富。因此,研究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乃至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邢丽菊
2013年6月底韩国总统朴槿惠成功访华,中国大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朴旋风"。朴槿惠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精通汉语,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哲学不仅帮助朴槿惠度过了人生中的绝望时光,更培养和锻炼了她客观理性的思维能力。她的人生经历和相关施政理念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之道、忠恕之道、义理之道、天命之道等几个关键要素。虽然这四个方面有可以重复或叠加的部分,但就总体而育,朴槿惠哲学思想的核心最终可以归结为儒家的"内圣外王"。她通过读书来深刻思考人生,正确认识人生,最终通过修身养性的"内圣",逐步找回内心的宁静,从而为"外王"奠定了基础。哲学对朴槿惠产生了积极有用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思并学习。
关键词:
朴槿惠 诚信 忠恕 义理 天命 内圣外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康承业
本文就哲学思想在公司高层管理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从"权变理论"与老子"道法自然"具有共通性开始,论述了科学处理传统观念与创新对立的统一关系,深入研究了领导的自我管理和用人方法的直观模型,并以哲学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的结合阐述了公司管理中的基本规则的生命性作用。从而,为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者提出了哲学思想与现代管理技术结合的途径和哲学思想融于现代管理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哲学 管理技术 应用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定鑫
马克思科技哲学思想的一个逻辑前提是马克思没有把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方式的资本笼统终结于"剥削",没有把资本作为在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简单等同于"剥削形式",肯定了资本在历史上的"另一面":其一,由于这个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以追求剩余价值(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为核心动机,注定了它"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具有赋予生产以科学性、把工人必要劳动会缩减到最低限度的趋势;其二,由于"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这个生产方式对整个近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的全面创建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科技哲学思想的这一侧面对于进一步使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
资本 生产方式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知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国家和区域,不仅要有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要求与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环境。不同思想气质的科学需要不同的社会哲学思想环境。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的中心是英国与法国,与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环境是由对世界的"祛魅"所形成的旧唯物主义,主张客观世界是既定物质客体并存的世界。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系统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无法与这种世界观相容,而德国的"化魅"哲学思想为其提供了精神土壤,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论"哲学是其思想本质。
关键词:
科学中心 祛魅 化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郭奕杉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中的问题域的形成及理论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20世纪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实证主义对于这之后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后的科学哲学都是从实证主义作为原点来看的,因此,研究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兴起。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社会学 孔德 斯宾塞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四、两手抓——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同重点论相统一的精神。作为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表现为两手抓的工作方法。邓小平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两手抓“就是两点论”。这样就把两手抓提高到哲学高度上,从理论上深化了这一战略方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和他所领导进行的实践活动,包含和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进行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改革。十余年来,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指导这一伟大变革的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应当进行认真的研究。我们在这里仅就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若干特点,做一初步的探讨。一、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建军 郭义强 饶永恒 王弈博 王柯
研究目的: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哲学思想缘起、核心观点、指导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法、演绎推论法、类比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是在生态修复基础上不断深化,体现在保障国土空间的预防性功能、整体性特质、平衡性原则以及辩证性开发等方面,强调遵循国土空间要素的客观本质;(2)结合万物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从集系统、拓空间、衔时律、择愈法、创共生5个方面回顾演绎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哲学思想;(3)从外部情势、发展阶段、宜境制法、信息络网、效果优化5个角度概括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术"哲学思想;(4)从二维关系角度剖析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与"术"哲学逻辑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道"与"术"哲学思想是科学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超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教育哲学 天道观 人性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