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7)
- 2023(11275)
- 2022(9617)
- 2021(8828)
- 2020(7801)
- 2019(17684)
- 2018(17445)
- 2017(33435)
- 2016(18392)
- 2015(21084)
- 2014(20851)
- 2013(20380)
- 2012(19239)
- 2011(17367)
- 2010(17734)
- 2009(16736)
- 2008(16702)
- 2007(15337)
- 2006(13136)
- 2005(11713)
- 学科
- 济(78325)
- 经济(78239)
- 管理(55228)
- 业(52388)
- 企(43396)
- 企业(43396)
- 方法(38743)
- 数学(34219)
- 数学方法(33951)
- 财(21186)
- 中国(20889)
- 农(19815)
- 学(19603)
- 技术(16206)
- 制(15876)
- 业经(15680)
- 地方(14367)
- 贸(13784)
- 贸易(13779)
- 易(13318)
- 理论(13246)
- 银(13214)
- 银行(13176)
- 务(13025)
- 财务(12992)
- 财务管理(12954)
- 农业(12936)
- 融(12899)
- 金融(12891)
- 行(12563)
- 机构
- 大学(268039)
- 学院(264336)
- 济(109288)
- 经济(107015)
- 管理(101050)
- 研究(88747)
- 理学(86658)
- 理学院(85720)
- 管理学(84292)
- 管理学院(83784)
- 中国(67441)
- 京(56249)
- 科学(54619)
- 财(51673)
- 农(45784)
- 所(44969)
- 中心(41919)
- 财经(41006)
- 江(40836)
- 研究所(40808)
- 业大(39341)
- 经(37209)
- 农业(36201)
- 北京(35213)
- 范(34992)
- 经济学(34803)
- 师范(34599)
- 州(32026)
- 院(31584)
- 经济学院(31546)
- 基金
- 项目(174129)
- 科学(136851)
- 研究(128029)
- 基金(125617)
- 家(109286)
- 国家(108380)
- 科学基金(92317)
- 社会(81153)
- 社会科(76892)
- 社会科学(76871)
- 省(68455)
- 基金项目(65833)
- 教育(60089)
- 自然(58246)
- 划(57739)
- 自然科(56945)
- 自然科学(56926)
- 自然科学基金(55906)
- 编号(52438)
- 资助(51575)
- 成果(44084)
- 重点(39416)
- 部(39155)
- 创(38288)
- 发(36966)
- 课题(36264)
- 创新(36006)
- 国家社会(33907)
- 教育部(33706)
- 科研(33524)
共检索到39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培
科学实证长期以来被作为科学的代表,其经典逻辑基础连带科学方法和标准有效性,如今均被新媒体数据所动摇。由此不得不进入对科学的人文反思。新媒体作为媒介是“此在”的延伸,其媒介共性逻辑贯彻到底必然是媒介全面碎片化,导致主体认知与社会共识的瓦解,伴随真相退场和主体性迷失。从而造成真理和此在的双重遮蔽。新媒体数据“成像”是现实“假象”的路径依赖,内在隐含主体认知的“透镜效应”,主体被“透镜效应”潜在规定但不自知。由此新媒体数据实证分析的可靠性被再度质疑。科学实证无法获得反转精神路线的自觉。科学只能通过哲学反思“看”到自身的“镜像”之后,反过来映照哲学并带着哲学理性继续检视人文。于是科学与哲学同时“在场”自觉矫正“透镜效应”,回归世界客观实在性并重置主体认识论模型。唯此科学也才能滤除敌视人类的后现代神学性格,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不忘近代初心继续行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科学哲学。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这一争论无不以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的争论为基础。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的争论及其发展便显示了此争论的解决方式。本文认为,在西方经济学中,应该综合利用这些方法。单纯地应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不对的。
关键词: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科学哲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志远 刘珊珊
本文基于国际、国内公认六大权威数据库,在提取有关中国国民幸福感调查结果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和相互辅证,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年内中国国民幸福感处于改善、上升通道,年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上升而不是停滞不前,更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下降迹象;(2)基于国际三大数据库的国别比较,中国国民幸福感改善空间(增量)在发展中国家中表现突出,在转型经济体中更是名列前茅;(3)2003—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略低于城市居民,但期间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增幅大于城市居民。采用QCA思路探索性地识别出中国国民幸福感增进的适配情境及其相应的路径取向。本文认为:"幸福悖论"逻辑争议的起点应该转向,那就是如果经济增长的确有利于国民幸福感提升,那么政府理所当然抓住经济脉搏;相反,"幸福悖论"若真出现,这就镜鉴政府当从民生方面去探寻增进国民幸福感的适配路径,预防重蹈"功利主义"覆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均科
目前遍布会计学、经济学学术刊物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作为一种时尚被推崇。然而 ,从历史的辩证法的视角分析实证会计研究以及其始祖实证主义 ,我们除了看到它能够丰富会计理论内容、完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追求科学研究精神、促进会计科学精密化以及保证研究结论的相对可靠性等一些优点以及其许多浅薄的结论之外 ,还看到了方法论上的诸多缺陷 ,如 :应用条件存在局限性、获取适当数据存在很大难度和研究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等。中国会计研究当前尚不具备全面推行实证会计研究的条件。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实证会计 哲学批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路继业 杜两省
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法、牛顿的公理方法、科学的假说-演绎观、归纳主义和实证主义,一直到证伪主义,这些科学哲学理论均要求利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理论或结论进行经验验证或证实。而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所要求的科学理论公理化,导致"新古典经济学"中大量借助数学工具来建立理论模型,从而促进了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同时,实证主义所倡导的从外部对理论进行经验验证或证伪,则推动了经济学大量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理论进行检验。因此,利用经济计量的方法对现有理论或结论进行经验验证或证实的方法,应被称为"经验研究",而非"实证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巍 何静
将个体独特的"在世之在"转译成他们大脑-身体系统的独特运作方式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大系统工程与核心目标。为此,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维多利奥·加莱塞及其带领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现象学神经科学"的工作。这些工作借助现象学与神经科学的联姻,系统考察了镜像神经元的功能与同感的神经基础,并将之与胡塞尔、斯坦茵及梅洛-庞蒂等的现象学思想交互阐发。按照现象学神经科学的解读,当我们观察到其他活的个体之时,面对的是他们的一整套表达能力。我们与他人之间是一种"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观察到的社会刺激的感觉描述等价于观察者所产生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
主体教育实验是表征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词汇。本文以科学哲学的眼光,初步廓清了教育学中主体概念的演进历史。从科学的方法论上为主体教育的实践性研究的合法性张目,将主体教育实验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史案例来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主体教育植根于中国教育学者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追寻中。在提出、建构主体性发展等概念上,在培育出颇具规模的研究共同体系的意义上,主体教育实验是中国主体教育的奠基性研究案例。由于经验性研究方法的加持,实践形态的主体教育模型初露端倪。学生的对象性活动是主体教育模型的重要理论特征,以此特征为标识,主体教育模型能够区别于传统的间接知识传播模型。
关键词:
主体教育 教育研究 科学哲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翔
康拉德的小说揭示了"世纪末"人与自然、文化他者直面时的精神冲突,隐含了"自我发现"的主题,展现个体在原始情境中被现代文明体系遮蔽的生命能量,呈现出原始主义倾向,其独特性表现为非理性情绪(内心的自然属性)在原始情境中的涌现,个体因自然力对自我意识的冲击而支离破碎,强烈的个体意识使其无法忍受被群体(自然)力量消解后的痛苦。原始主义是西方文明自我反思的镜像,康拉德的小说折射出西方文化个体意识传统在"世纪末"的历史形态,并借此反省原始主义本身,构成文明反思的双重镜像效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友峰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发生了从"形象"向"拟像"的转型,导致了文学的异变。这种异变主要表现在文学形态从"读"转向了"看",文学功能从"文学性"转向"娱乐性",文学趣味从"精神性"转向"世俗性",文学理想从"审美救世"转向"娱乐消费"。这种异变引发了文学审美空间的变化。电子媒介时代文学走出异变的途径在于:摆脱媒介的形式偏好,面向文学的实践召唤;恢复文学的想象和形而上学功能;呼唤一种"尊灵魂"的文学创作原则。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审美范式 转型 文学镜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礼永
无论是私塾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时代,还是旧私塾、新学堂并立相争的近代教育时代,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一直都存在。惟此事过于隐讳,不易捕捉,今借助近代亲历者的回忆及传奇、小说等材料加以证明。同时依据科学原则加以分析归类后发现私塾中的欺凌现象有四种表现,近代新式学堂又多了六种表现。应该指出,这些现象的产生虽有家庭背景在作祟,然而更多牵涉到为师的责任及学校的职责,且于今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私塾 学堂 欺凌 传记 教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若锦 李俊 聂平香
随着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服务贸易镜像数据的非对称问题逐渐凸显。差异巨大的镜像数据无法为服务贸易的调控监管提供灵敏信息,也无法为国际合作及对外磋商谈判提供依据。本文以美国作为代表对全球服务贸易镜像数据非对称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服务出口非对称规模绝对值大于服务进口,非对称规模绝对值最大时超过500亿美元,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具体国别及领域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合各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都遵循统一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标准,但各国在服务贸易统计方法、数据来源、统计地域、数据修正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对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启示,包括辩证看待我国服务贸易领域镜像非对称现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持续完善我国服务贸易国别统计等。
关键词:
服务贸易 镜像数据 非对称性 美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娜 李宇 张晓林
在简略介绍元数据登记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介绍了都柏林核心 (DC)元数据登记系统的基本技术、DC元数据登记系统中国镜像站点的建设 ,以及该镜像站点对DC元数据规范的检索、浏览和登记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郭奕杉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中的问题域的形成及理论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20世纪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实证主义对于这之后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后的科学哲学都是从实证主义作为原点来看的,因此,研究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兴起。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社会学 孔德 斯宾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巍 汪寅
镜像神经元是近二十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内的重要发现,近来国内有学者试图以其为基础建构一个所谓的"镜像教育"方案。然而,通过系统回顾与剖析相关领域的众多争议及其科学性误解,发现该方案不过是神经教育学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新"神经神话"。究其根源,教育学领域中科学沙文主义与常识自由主义这对孪生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滋生了此类神话。澄清镜像神经元系统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精确关系必须建立在系统化的理论与长期谨慎的实验室实验之上。未来的研究亟待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认镜像神经元系统参与了哪些与教育和学习相关的脑神经机制;其次,考察在哪些情境下增强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活动有助于教育,在哪些情境下则需要抑制其活动;再次,任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