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9)
2023(2948)
2022(2300)
2021(2319)
2020(1745)
2019(4200)
2018(4193)
2017(6019)
2016(4425)
2015(5086)
2014(5232)
2013(4384)
2012(3981)
2011(3810)
2010(4123)
2009(3549)
2008(3442)
2007(3161)
2006(2850)
2005(2775)
作者
(9396)
(7634)
(7555)
(7395)
(4816)
(3656)
(3542)
(3130)
(2948)
(2859)
(2634)
(2537)
(2480)
(2474)
(2420)
(2357)
(2341)
(2317)
(2312)
(2183)
(2160)
(1994)
(1912)
(1820)
(1766)
(1743)
(1731)
(1615)
(1608)
(1596)
学科
教育(18672)
中国(9433)
管理(7341)
(6434)
经济(6428)
理论(6356)
(5683)
教学(5529)
(5201)
企业(5201)
(4756)
(3656)
研究(3571)
发展(3458)
思想(3383)
(3336)
(3326)
政治(3248)
改革(3160)
思想政治(3081)
政治教育(3081)
治教(3081)
高等(3072)
德育(3049)
(3031)
教育改革(2785)
技术(2720)
学校(2610)
方法(2510)
学法(2504)
机构
大学(54970)
学院(49988)
教育(25829)
研究(20604)
(18630)
师范(18596)
师范大学(15611)
(13739)
管理(12668)
科学(11891)
(10997)
职业(10912)
理学(10823)
理学院(10572)
经济(10466)
管理学(10242)
管理学院(10110)
教育学(10073)
技术(9950)
北京(9734)
(9719)
(9179)
研究所(8868)
中国(8437)
中心(7852)
(7493)
职业技术(7444)
教育学院(7389)
(6976)
技术学院(6376)
基金
研究(30215)
项目(29227)
科学(24995)
教育(23134)
基金(17363)
社会(16294)
成果(15673)
编号(15537)
社会科(15044)
社会科学(15042)
课题(14163)
(13894)
国家(13597)
(13091)
(12700)
(12631)
科学基金(11166)
规划(10291)
项目编号(9462)
(9111)
研究成果(8808)
(8548)
(8416)
重点(8309)
年度(8221)
基金项目(8149)
教育部(8095)
(7909)
(7707)
(7668)
期刊
教育(44806)
研究(26507)
中国(21303)
(11965)
经济(11965)
职业(10683)
技术(8461)
技术教育(6934)
职业技术(6934)
职业技术教育(6934)
(5530)
大学(5324)
高等(5315)
学报(5194)
科学(5119)
(4892)
论坛(4892)
高等教育(4723)
成人(4696)
成人教育(4696)
管理(4162)
(3937)
发展(3613)
(3613)
职教(3610)
比较(3354)
图书(3347)
学学(3050)
教研(2916)
高教(2916)
共检索到87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科学的教育价值厦门大学博士生:周川导师:潘懋元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7年7月23日科学的教育价值,指的是作为课程的科学对于实现教育目的的作用与意义。论文共分3个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发展史的回顾,检讨科学已被认识和开发了的教育价值;从科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克文  
科学的本质阐明了科学的基本特征 ,认识科学的本质对于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 ,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 ,进而确立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科学的本质 ,并对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亓英丽  毕华林  
关于知识的价值,一直存在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之争。本文从社会视角、文化视角以及学生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并依据科学知识价值认识的多维视角构建了科学知识价值分析模型,提出科学知识具有信息价值、应用价值、探究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意价值等多重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霍华德·加德纳  
当今,对于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应该怎样来进行,人们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共识。关于这些问题,可能性是极为多样的,我们应该主要依赖两个基础:其一是学习的科学,其二是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的自身价值。最好的教育,其根基必须建立在被历史证明是有效的东西之上,同时,必须考虑当代最新的研究发现和未来一代的需要。教育者将承担双重的任务,面临双重的挑战: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传统的学科和思维,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处理那些从科幻小说变为现实的种种新鲜事物,并在其对之做出抉择的过程中担当积极的角色。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是对教育的发明创造。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事实、数据、信息,而是知识、理解、判断、智慧。我们决不能回避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斌  尹艳秋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唐斌尹艳秋近年来,关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成为了高教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应指出的是,在目前的理论探讨中存在着一种将“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的认识,似乎在教育中弘扬了科学精神,不仅不利于人文精神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云伟  Katy Brner  
研究近年来国际上主要国家和机构对科学地图研究的新理论与方法,在分析科学地图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结构特性与功能、可视化技术与方法、应用与进展等内容的基础上,探究科学地图的科学价值。同时对国际上有关科学地图的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学研究,分析国际上科学地图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布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润洲  
理查德·沙沃森(Richard J.Shavelson)等学者受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之托,撰写了《教育的科学研究》一书,清楚、详实地概述了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守的指导原则和设计方法,阐明了教育研究何以称为科学这一问题,为教育科学研究勾画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对照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守的指导原则和设计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界定何谓教育的科学研究或非科学研究,从而为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是,《教育的科学研究》所宣称的"科学"的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价值悖论,而欲化解这些价值悖论,则需要重新认识、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可验证性"与"实证方法中心"等原则,进而明确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边界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秀生  王培杰  
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角度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分析 :从一定意义上说 ,科学教育就是真理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价值教育。真理和价值是有互补性的 ,正是这种互补性为我们讨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目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这方面 ,高校承担着重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红军  
杨振宁教授是当代最卓越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理论物理方面。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使他享誉国际物理学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正江  
道德有两种类型:一是各种具体的道德(各种美德或道德规范),二是根本的道德(道德本质、道德理想、道德智慧等)。道德教育也有两类:一是道德规范教育、品(美)德教育、"德"的教育,即道德价值教育;二是认知发展德育、理性德育、知识德育、"道"的教育,即道德事实教育、道德科学德育。前者是培养守道德的人,后者是培养懂道德的人。真正有道德的人既是守道德又是懂道德的人。道德价值教育的主要有效途径是间接道德教育,是"授人以鱼";道德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直接道德教学,是"授人以渔"。目前我国的道德科学教育主要体现为知识德育,且被异化为道德信息教育、道德教条教育等。道德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科学伦理学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永洲  孙泽文  
教育科学文献主要记述教育活动、人物、事件和理论等内容,具有专著比重较大和历史文献、描述性文献较多,以及篇幅长、增长快等特点。由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其分成多种类型,其载体主要包括书籍、报刊、档案和非文字资料。教育科学文献能为课题选定和研究目标确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方法选择和科学论证提供借鉴;为研究节省时间和避免重复劳动提供帮助;为解释成果和提高研究者能力提供支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潘新民  张薇薇  
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尤其是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在我国新课改过程中,响起了贬低科学知识教育作用与价值的声音。然而,联系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只有注重科学知识教育,走出后现代知识观,才能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走出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提供了总的原则和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克文  
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近现代科学教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体系,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促进了近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从科学的本质来看,我国的近现代科学教育还存在着科学精神、生活、科学方法和人文等一些基本价值的缺失。反思这些价值缺失,对于改革我国的科学教育内容,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得到最大释放,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