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7)
- 2023(9130)
- 2022(7446)
- 2021(6596)
- 2020(5654)
- 2019(12899)
- 2018(12668)
- 2017(23674)
- 2016(12861)
- 2015(14265)
- 2014(14632)
- 2013(14584)
- 2012(13492)
- 2011(12410)
- 2010(13198)
- 2009(13088)
- 2008(13274)
- 2007(12043)
- 2006(11491)
- 2005(10876)
- 学科
- 济(81838)
- 经济(81739)
- 企(69021)
- 企业(69021)
- 业(64134)
- 管理(59598)
- 方法(28249)
- 财(25056)
- 业经(23516)
- 数学(19794)
- 数学方法(19677)
- 务(18191)
- 财务(18180)
- 财务管理(18162)
- 企业财务(17293)
- 地方(16706)
- 制(16634)
- 中国(16508)
- 理论(15310)
- 学(14853)
- 和(14649)
- 体(14475)
- 技术(14164)
- 策(13397)
- 划(12614)
- 地方经济(12260)
- 企业经济(12229)
- 体制(11857)
- 经营(10616)
- 农(10257)
- 机构
- 大学(204846)
- 学院(204088)
- 济(96353)
- 经济(94686)
- 管理(79588)
- 研究(69153)
- 理学(66518)
- 理学院(65784)
- 管理学(65099)
- 管理学院(64663)
- 中国(54166)
- 财(48534)
- 京(42672)
- 财经(37161)
- 科学(37139)
- 所(34721)
- 江(33600)
- 经(33391)
- 经济学(30740)
- 研究所(30497)
- 中心(29190)
- 北京(27697)
- 经济学院(27146)
- 财经大学(27039)
- 范(26790)
- 师范(26654)
- 州(25969)
- 商学(24430)
- 商学院(24194)
- 院(23980)
- 基金
- 项目(115347)
- 科学(93333)
- 研究(88679)
- 基金(85379)
- 家(71846)
- 国家(71084)
- 科学基金(62869)
- 社会(60400)
- 社会科(57261)
- 社会科学(57241)
- 省(43998)
- 基金项目(43651)
- 教育(41014)
- 自然(37352)
- 自然科(36509)
- 自然科学(36498)
- 自然科学基金(35936)
- 划(35686)
- 资助(34766)
- 编号(34595)
- 成果(29944)
- 部(26360)
- 重点(25678)
- 国家社会(25426)
- 创(25349)
- 发(24761)
- 课题(24331)
- 教育部(23912)
- 创新(23563)
- 人文(23448)
- 期刊
- 济(124140)
- 经济(124140)
- 研究(72703)
- 财(43826)
- 中国(42094)
- 管理(38597)
- 科学(25959)
- 学报(25188)
- 教育(23280)
- 财经(22051)
- 经济研究(20271)
- 融(20176)
- 金融(20176)
- 大学(20174)
- 技术(19983)
- 经(19280)
- 学学(18602)
- 农(18213)
- 业经(17050)
- 问题(15199)
- 技术经济(13951)
- 贸(12598)
- 经济管理(11323)
- 国际(11153)
- 农业(11094)
- 财会(10975)
- 世界(10923)
- 现代(10594)
- 商业(10324)
- 统计(10277)
共检索到33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伟
本文提倡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批判应以真伪科学为对象,不应以方位来区分。在真理面前一切学科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批判西方经济学不要干扰改革的实践。“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等同国有资产流失,先有国退才有民进,不是民逼国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西方的计量经济学由于使用了数学工具,被视为经济研究走向科学的标志,并成为维护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口。但是,计量经济学本身并没有科学地运用数学,其研究成果也不具有科学性。计量经济学除了缺乏科学的经济学基础外,还存在数据使用不当、缺乏正确的哲学指导和正确的数学基础等缺陷。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必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严格遵循数学的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超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进行比较,既是对两种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性进行甄别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寻求能够解决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更为深刻和实用的分配理论的途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超越西方科学哲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以之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配理论在科学性上的差异则清晰可见。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科学,对于对策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治·索罗斯 王宇
社会科学所关注的事件涉及会思考的参与者。会思考的参与者与社会科学理论、规则和规律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机制,也即反身性,这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大区别,使得社会科学具有有限性。因此,应当建立一般性的反身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反身性理论可以填补传统经济学均衡理论的漏洞,均衡理论是反身性理论的一个特例。
关键词: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均衡理论 反身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当代面临巨大挑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家卢卡奇、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这里尤为突出。他们分别在生产和消费阶段抓住时代的发展要素展开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但是他们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要么回到纯粹思辨或走向虚无,要么抛弃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最终都具有局限性。重估这些批判理论及其局限性,更有利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坚持并运用马克思学说,从而体现其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铁通
时代要求不断拓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发展空间,一种有效的思路就是批判性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马克思经济理论不仅包括价值论还包括使用价值论。在坚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我们要重视拓展马克思的使用价值论。从价值论层面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效用价值论是对立的,但是从使用价值论层面看,西方经济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科学成分,我们不应将价值论层面的对立扩大到整个学说体系。批判性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用以完善、发展马克思使用价值论,可以极大地拓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发展空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199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经济学家坚持现实批判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激进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积极意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定荣
批判理论的课程改革理论兴起和发展于20世纪70—80年代,反映了西方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教育民主与公正的危机与要求,在理论来源上受到了威廉斯的文化选择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的影响。批判理论的课程改革理论主张把课程改革作为文化再生产的政治斗争实践;课程改革的动力来自对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的抵抗;课程改革权力主体应从统治者转移到被压迫者;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应揭露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对课程改革实践者进行启蒙;课程改革活动应通过批判性实践来对不舍理的社会结构进行颠覆或重组。批判理论的课程改革理论对课程现代化改革实践具有警示和启示作用,理论上有创新,但是,其对课程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性质作...
关键词:
批判理论 课程改革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屈炳祥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资本论》的一种固有本质属性,这是由它的创作者马克思本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其总的立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在它的各个方面,使《资本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体范畴、基本原理、逻辑结构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因而,辩证法所具有的那种"批判的和革命的"品质就成了《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它的"下册",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具有同一个基因与同一个本质。今天研究《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正好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续接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品质,起到强根固本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盖凯程
:国际金融危机折射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困惑和现实悖论,危机使其核心理论要素广遭质疑和批评。"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在于其致力于形式逻辑的日益精致化,却无法满足于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检验,深层原因在于其先天哲学基础导向的"现象经济学"倾向、单纬度的科学实证主义标准以及数学演绎方法的形而上学。范式危机,预示着"主流"经济学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照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关键词:
范式危机 主流经济学 形而上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发展历程 理论特征 实践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