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5)
2023(16108)
2022(13858)
2021(12819)
2020(10793)
2019(24530)
2018(24438)
2017(45891)
2016(25711)
2015(28873)
2014(28903)
2013(28218)
2012(26145)
2011(23545)
2010(23485)
2009(21758)
2008(21234)
2007(18786)
2006(16375)
2005(14330)
作者
(78087)
(64718)
(64527)
(61176)
(41048)
(31226)
(29194)
(25669)
(24958)
(23053)
(22148)
(21853)
(20697)
(20441)
(20022)
(19858)
(19742)
(19371)
(18521)
(18490)
(16403)
(15874)
(15801)
(14703)
(14530)
(14488)
(14272)
(14118)
(13123)
(12955)
学科
(95164)
经济(95042)
管理(73716)
(66869)
(55707)
企业(55707)
方法(44124)
数学(37590)
数学方法(37102)
(26622)
中国(25755)
(25453)
(24708)
业经(21706)
地方(19175)
(18550)
(18539)
贸易(18529)
环境(18499)
(17988)
理论(17726)
农业(17579)
(16252)
技术(15636)
(15443)
(15393)
财务(15315)
财务管理(15286)
(14857)
银行(14775)
机构
大学(367532)
学院(363887)
管理(139469)
(135960)
经济(132829)
研究(125877)
理学(121084)
理学院(119612)
管理学(117240)
管理学院(116615)
中国(91459)
科学(83914)
(79650)
(70477)
(65597)
业大(61968)
(61289)
研究所(60441)
中心(56499)
农业(56035)
(53596)
北京(50079)
(49912)
财经(49293)
师范(49269)
(45529)
(44854)
(43227)
技术(41131)
师范大学(39904)
基金
项目(254633)
科学(197210)
基金(182287)
研究(179338)
(162693)
国家(161335)
科学基金(135782)
社会(110471)
社会科(104458)
社会科学(104428)
(100381)
基金项目(96940)
自然(91040)
自然科(88879)
自然科学(88851)
自然科学基金(87235)
(85711)
教育(82768)
资助(74727)
编号(72660)
成果(59059)
重点(57483)
(54646)
(53561)
(52492)
课题(50775)
科研(49327)
创新(48985)
计划(48803)
大学(46449)
期刊
(146920)
经济(146920)
研究(103234)
中国(71765)
学报(70463)
(63604)
科学(60180)
大学(51729)
管理(49941)
学学(48583)
(45961)
教育(45080)
农业(43847)
技术(30141)
(27785)
金融(27785)
业经(24455)
财经(23375)
经济研究(23182)
(23113)
图书(20974)
(19961)
(19774)
科技(19626)
业大(19304)
问题(19202)
理论(16756)
技术经济(16623)
资源(16437)
农业大学(15702)
共检索到52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多是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果信念和政策志向。在美国环境外交中,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外交政策制订,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使得环境外交领域成为美国科学与外交结合十分紧密的领域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与科学结合十分紧密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领域,认知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认知共同体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独立影响的因素。不同于利益集团,认知共同体成员的聚合则更多是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果信念和政策志向。在美国环境外交中,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外交政策制订,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使得环境外交领域成为美国科学与外交结合十分紧密的领域之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葛楠  孟召坤  徐梅丹  张一春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力推崇,非正式网络学习受到了专家的关注与青睐。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非正式网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学习者满意度较低、持续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QQ群建立的"E-学术部落"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管理员关注、隐私关注、群消息设置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以解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员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东亚共同体”从概念的提出到真正成为东亚各国共识的10年,是东亚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和互补度不断提高的10年。中国已成为推动东亚共同体加速成长的积极中坚力量。对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中不断扩大的影响力的担心,促使日、韩、印、俄都力图积极加入这个合作进程。由于中国参加东亚共同体进程的势头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因而其他国家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积极。尽管推动东亚共同体进程的核心和主导力量是东盟国家,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中、日、韩之间的合作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贞山  王磊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其影响因素集中在参与动机、参与阻碍、主体特征、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五个主类范畴。五个主类属及其所属十二个对应类属相互作用,构成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由模型可知,各主体的参与动力直接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成效;各主体的个性特征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起调节作用;内外部环境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河泰庆  
如果能够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产业的共同体,将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合,最终走向全面地联合,从而提升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层次。东北亚国家已经开始在IT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是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共同体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东北亚IT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一平  刘细文  
基于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出科学共同体特征的量化模型,包括量化方法体系和量化指标体系,并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初步描述科学共同体文献计量学特征,以为科学共同体特征的测度以及从量化角度认识科学共同体提供参考和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士龙  王桂芬  李月萍  
在美国,用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社交软件Twitter逐渐融入到教育领域。美国教师以Twitter"微型"字符软件用户数量作为交流平台进行微叙事,将教育故事或教育案例等以简短精悍的微型篇幅呈现在该平台上,并利用Twitter的即时性、精悍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性吸引多方参与者对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通过"草根式"协作,进行交互式学习,从而构建成以自愿自组织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微叙事视角下美国教师学习共同体蕴含出三种新特质:在组织上呈现柔性化特质,在行为上呈现交互化特质,在个体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宗勋  
从远古走来的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凸显以"和"为本的"天人合一"理念。其特点是:在天下一家观念下,践行朝贡体系、"和亲"政策,以中国中原为中心,周边围绕中心转,在以"丝绸之路"为路径,呈现"万邦来朝"的命运共同体的盛况。东北亚命运共同体"返本开新","本"为"和","开新"为"与时偕行",继往"丝绸之路"开拓"一带一路",在结伴不结盟,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开放道路上,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局面,实现中国梦与世界之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思本  朱云霞  
[目的 /意义]对科学共同体中权威学者的地位与作用开展研究,以合著网络结构分析为视角,将网络分析与高h指数学者的作用研究相结合,从作者节点所处的网络结构与位置中探寻学者的影响力与作用发挥,为科学共同体的实证性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过程]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为例,选取33位高h指数学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发文数据,提取合著关系,通过构建合著关系网络,采用网络分析技术对节点的中心性、聚集性、结构洞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数据分析表明:绝大部分高h指数学者在网络结构中占据核心位置,学者之间联系紧密,在科学共同体中起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建立和维护学科规范、加强科学交流与知识传播以及培育人才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毓信  张晓贵  
教育的社会研究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这一角度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在这一共同体中身份的形成,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及其恰当应用等,不仅对一些简单化的观点进行了澄清,也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现实对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艳  
教师教育的自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教师教育者为了反思传统教师教育的不足,与教师教育的其他参与者共同组成研究的共同体,通过对教师教育自身实践的反思性探究活动来提升教师教育实践水平,其中探究性共同体是教师教育自我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探究性共同体是一个合作性的探究机制,其框架由认知、社会和教学三方面因素构成。探究性共同体在形成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和拓展教师教育培养空间方面为我国教师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品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历时十年,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意义与价值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政府如何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构建的多样化及差异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如何整合等。《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等政策,将开启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境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娟  
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可靠途径。基于远程教育中大多数网络教师存在研究意识不强、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并详细介绍了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概念、特性和构成,最后对网络教师研究共同体的运行步骤进行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