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4)
2023(14774)
2022(12833)
2021(12033)
2020(10117)
2019(23611)
2018(23498)
2017(45293)
2016(24427)
2015(27538)
2014(27756)
2013(27561)
2012(25240)
2011(23076)
2010(23752)
2009(22149)
2008(21477)
2007(19160)
2006(17165)
2005(15530)
作者
(71323)
(59185)
(59050)
(56305)
(37986)
(28289)
(26680)
(23228)
(22647)
(21370)
(20126)
(20121)
(19005)
(18973)
(18328)
(18128)
(17491)
(16978)
(16938)
(16934)
(14965)
(14594)
(14481)
(13776)
(13365)
(13199)
(13060)
(12834)
(12050)
(11391)
学科
(118994)
经济(118882)
管理(71000)
(64003)
(55302)
企业(55302)
方法(49835)
数学(42373)
数学方法(41624)
中国(27827)
(25803)
地方(25211)
(24962)
业经(24213)
(23376)
理论(21600)
(18185)
(17904)
(17064)
贸易(17050)
农业(16714)
(16405)
环境(15712)
地方经济(15281)
(15168)
金融(15166)
(14789)
银行(14754)
教育(14704)
技术(14659)
机构
大学(363313)
学院(359303)
(147455)
经济(144290)
管理(140635)
理学(121338)
研究(120368)
理学院(119959)
管理学(117517)
管理学院(116856)
中国(88165)
(77974)
科学(74103)
(66726)
(60640)
研究所(54958)
财经(53317)
(52838)
中心(52681)
(51409)
业大(50091)
(49906)
北京(49894)
师范(49551)
(48135)
经济学(44949)
(43132)
(42921)
师范大学(40070)
经济学院(39877)
基金
项目(235625)
科学(185401)
研究(174014)
基金(170262)
(147120)
国家(145904)
科学基金(125590)
社会(109312)
社会科(103575)
社会科学(103540)
(91748)
基金项目(89037)
教育(81257)
自然(80877)
自然科(78980)
自然科学(78964)
自然科学基金(77497)
(77012)
资助(71631)
编号(71320)
成果(59343)
重点(52796)
(51807)
(49951)
课题(49850)
(48168)
教育部(45053)
创新(44830)
大学(44490)
国家社会(44352)
期刊
(168923)
经济(168923)
研究(113319)
中国(68077)
学报(55411)
管理(54796)
科学(51399)
(50863)
(46685)
教育(45719)
大学(42527)
学学(39500)
技术(33603)
农业(32145)
(28396)
金融(28396)
财经(27902)
经济研究(27574)
业经(25132)
(23965)
问题(21493)
图书(20315)
技术经济(19520)
统计(18095)
理论(17511)
科技(16759)
(16621)
现代(16274)
(16006)
(15971)
共检索到537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董志强  蒲勇健  
当代经济学作为“科学”是因为其研究范式上如同生物学、物理学等科学一样,遵循模型化的研究思路,并以可辩驳性(可证伪检验)作为判断理论“科学性”的依据。模型化研究思路要求经济学家将经济现象归入已有的博弈论经济模型进行分析,或者对新现象构造新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近来一些对经济博弈论的批评观点,显然缺乏对上述经济“科学”与模型化研究的认识,这使得那些批评并未对经济博弈论形成挑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溢  
首先,概述知识科学社会关注度、概念与特征,并从图书情报学视角探究知识科学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对近20年来图书情报学知识问题研究成果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辨析出图书情报学重要的理论素材;最后,从三个模块及其分析框架和模块间的关联等方面构建基于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科学理论模型框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郑玲  董黎明  龙子午  
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在会计理论发展的道路上,经济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密切依存于不断演进中的经济理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必然会对会计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全面推进时期,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和调节问题也突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分析也必将在对80年代中后期“宏观热”的冷静思索之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我们的宏观分析和理论创造在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一步和深入下去,回顾和评论一下过去三年中的一些著述和争论,廓清一些理论概念和理论是非,也许是有益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儒珍  
本文将近年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批评归纳为学科批评、文化批评和情绪批评三种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类型批评的特点和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幸穗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将姚洋同志《小农与效率——评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的文稿复印件寄给我。附言说,编辑部拟刊用该文,发表前征求我的意见。作为被批评的《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一书的作者,在品读姚文之后,我忽然产生了许多感想和感叹,于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红艳  
2021年12月,由邱均平、张蕊、文庭孝等学者编著的力作《评价科学理论·方法·应用》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三位著者均长期从事文献计量学、教育评价、学术评价等研究工作,相关论文和著作颇丰。第一著者邱均平教授是我国情报学、文献计量学和评价科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被学术界誉为“计量泰斗、评价鸿钧”。著者从交叉学科的视角,运用哲学、计量学、信息管理学、系统理论、科学管理与决策理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角度建立评价科学的基本框架,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该书的出版对于我国评价科学内容体系构建,以及推进评价科学与实践“知行合一”,具有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开创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刘磊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货币理论(MMT)在今天的兴起,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现实困境和政策应对有较大关系。现代货币理论的三大支柱是货币国定论、财政赤字货币化和最后雇佣者计划。尽管现代货币理论有关政府发债无约束、央行与财政合二为一、零利率政策以及充分就业的扩张政策不会引起通胀等主张与现实有距离,且理论逻辑自洽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对于认识货币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以及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方面均能有所启示。此外,现代货币理论作为非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其生存勃兴之道,对于中国(学派)经济学的发展亦有重要启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技术经济》出版已经一年了,这个刊物的出版对技术经济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我们希望这个刊物的工作在未来的一年中办得更好。办好这个刊物可以使人们对技术经济这个学科有更多的了解,办好这个刊物也可以使得从事这个学科研究的同志能够通过这个刊物互相学习,相互讨论,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它所依据的特定前提条件和内在逻辑之上的,因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都是有限的。进行经济学批评,必须具有科学精神,遵守经济学的学术讨论规范,对相关经济理论有充分的研究等基本条件。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批评,只有广泛开展经济学批评,才能使经济学不断向前推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小凯  
一本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经济学教科书———评张维迎博士新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杨小凯(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授)我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受北京大学之邀访问中国,给一个关于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analysis)的系列讲演。这次中国之行,惊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翔  
文章从学科内涵、分析框架、基本论题等方面回顾了我国海洋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认为目前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生动的现实背景与经验工具,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着对策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国内问题研究多于国际问题研究的特点,因此,整体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均须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耀盛  
本文从经济信息概念和经济信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经济信息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华  
Using SPPL model,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conomic issues such as the trend of household s consumptive structure changes,relations between inflation in long- term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growth rates of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 dustries and Engel s coefficien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