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5)
2023(10727)
2022(9165)
2021(8585)
2020(6946)
2019(15530)
2018(15569)
2017(29616)
2016(16256)
2015(17927)
2014(17644)
2013(16933)
2012(15870)
2011(14502)
2010(14942)
2009(14373)
2008(13920)
2007(12359)
2006(11301)
2005(10522)
作者
(44243)
(36667)
(36400)
(35150)
(23330)
(17217)
(16821)
(14129)
(13785)
(13255)
(12364)
(12101)
(11654)
(11646)
(11503)
(11415)
(11046)
(10903)
(10854)
(10579)
(9190)
(9085)
(8788)
(8371)
(8300)
(8271)
(8227)
(8189)
(7398)
(7280)
学科
(60901)
经济(60836)
管理(44650)
(40874)
(30648)
企业(30648)
中国(21952)
方法(21758)
(21165)
数学(19044)
数学方法(18800)
(16354)
地方(16010)
(15316)
农业(13765)
业经(13550)
(12931)
贸易(12920)
(12579)
(12208)
银行(12201)
(11816)
(11115)
(10924)
(10787)
金融(10786)
环境(10362)
理论(10040)
(9840)
(9740)
机构
学院(224113)
大学(220227)
(91975)
经济(89755)
管理(82714)
研究(77611)
理学(69639)
理学院(68840)
管理学(67757)
管理学院(67317)
中国(61109)
(46734)
(46457)
科学(44990)
(38619)
中心(35770)
(35548)
财经(35335)
研究所(34422)
(32557)
(31829)
(31683)
师范(31419)
北京(30100)
(28856)
(28467)
业大(27849)
经济学(27760)
财经大学(25833)
农业(25177)
基金
项目(139804)
研究(110734)
科学(110070)
基金(97680)
(83464)
国家(82694)
科学基金(70239)
社会(68587)
社会科(64832)
社会科学(64822)
(55659)
教育(52291)
基金项目(50144)
编号(48332)
(46932)
自然(41684)
成果(41321)
自然科(40619)
自然科学(40607)
资助(39907)
自然科学基金(39840)
课题(34498)
(32249)
重点(32246)
(31261)
(29318)
(29151)
项目编号(29091)
(28730)
国家社会(27753)
期刊
(109419)
经济(109419)
研究(72587)
中国(48114)
教育(34120)
(33694)
管理(31567)
(31135)
学报(28180)
科学(28131)
(26146)
金融(26146)
大学(21916)
农业(21516)
技术(20757)
学学(20105)
业经(19617)
经济研究(18130)
财经(17005)
(14726)
问题(14473)
(13138)
图书(12183)
国际(11366)
职业(11286)
(11234)
论坛(11234)
理论(11149)
商业(11012)
现代(10466)
共检索到352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罗昊雯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开放科学运动正不断重构当代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世界范围内开放科学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来说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开放科学是一个包含政府、科研资助与管理机构、高新企业、出版商、科学共同体、科学组织、社会公众等众多行动者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推进过程伴随着异质性行动者间利益关系的不断调适和重建。研究认为,我国的开放科学实践需解决好强化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调整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重构科研资助模式、提升开放科学的参与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孔思敏   王磊  
<正>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中的一般科学实践体现了科学家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工作过程,承载了各科学学科探究任务共通的一般实践要素(探究属性)。学科实验活动是学生进行该学科的实践任务时的实践对象和载体(学科属性),而学科能力活动则指向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认知过程(认知属性),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昊雯   李正风  
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开放科学倡导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自由、开放、合作、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知识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逻辑不谋而合,将是孕育新质生产力以抢占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的关键,也是世界各国争相角逐的全新赛场。中国近年来在开放科学方面取得跨越式进步,必须看到仍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探讨开放科学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具体作用并分析适合中国的开放科学治理模式。通过文献调研与比较分析方法,梳理和明确开放科学推动科研范式产生质变的重要意义,选取欧盟“地平线计划”、美国开放科学中心(COS)与中国OSID开放科学计划等实践为代表性案例,从规划政策、技能培训、评价体系与投入格局等方面对比不同开放科学模式的差异。透过科学治理视角发现,欧盟发展开放科学兼具宏观顶层设计与微观评价体系改革,从政策规划入手搭建起包括技能培训、评价体系与投入格局在内的完整开放科学发展网络,官方主导的统一性与各国共赢的协调性特征突出;COS强调多元投入与广泛参与的开放格局,以其OSF平台为核心依托形成一整套开放科学推广与实践模式;OSID以国家公益计划的方式先行尝试,有着良好的政策支持力度与期刊参与度,但存在布局完整性低与市场灵活性差等不足。在比较国际上不同开放科学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可通过加强科技规划、培养专业人才、完善评价体系和优化资助结构等途径构建中国式开放科学治理体系,以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占小红   赖小莹   于晨  
强调科学实践是当前基础科学教育界的共识与目标。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认知主体是科学实践教学的关键。从“一师一优课”平台上筛选36节以科学实践为取向的化学课例,构建确定认知主体和了解课堂权力使用情况的话语分析框架以及视频分析流程,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视频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案例研究,发现存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科学实践环节“无”“少”“多”三种情况,且以教师为认知主体的课例居多,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要求表达和推理的话语类型,学生的话语贡献中事实和观察水平占比大。从科学实践四个环节对3节代表课例进行话语分析揭示了教师使用权力的具体方式及其对认知主体转移的影响,据此提出促进科学实践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敏  
在当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实践、探究、合作、反思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经验的整合,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价值。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底会对学生的哪些素养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又是如何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当前在课程实施中又面临哪些挑战与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对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现象进行归纳和解释,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王友文  
以新疆伊犁马文化科学实践转向为案例,以科学、真理与民主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农牧民的民生改善为价值取向,探索以伊犁马改良为动因的马业和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的马文化发展的科学实践哲学两个方面。以科学实践哲学理论指导新疆马文化产业从传统转向现代并取得创新成果,以期对中国西部马产业和马文化产业产生一般规律性的、科学实践哲学的指导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小为  丁邦平  
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这一变更折射出近20年来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扭转课堂探究模式化倾向的努力。探究模式化的根源,可追溯到"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主导地位。框架使用"科学实践"一词,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其实施要求理论性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要求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施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娟  
对全国32所职业本科学校的发展情况进行全景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存在五大困境:办学规模偏小、布局结构不优、办学条件不足、师资队伍不强、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薄弱。为更好地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统筹规划,扩大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规模;要优化布局结构,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职业本科教育基础能力;要打造高层次双师队伍,强化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要提升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创新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英伟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渐趋成熟,农产品物流需求强劲。然而,农产品物流发展迟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盘点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困境,探究其发展对策,对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推动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政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础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进作用及战略意义,已逐步为社会所认识,并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在我国现阶段,基础研究作为发展经济的后盾、科学决策的依据、培养人才的摇篮、精神文明的基石和科学进步的内因,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叶飞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雅萍  
教育学视域下的德育教学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两课教学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一脉相承的。教育学视域下的德育教学正朝着多元化、交叉型、高度分化与综合的趋势迅速发展。但怎样彰显新时期教育学视域下德育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对此本文作了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亚军  
高校教师富有渊博的知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活跃的思想,他们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在科学实践观范式下对高校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理论研究,是实现高校文化传承使命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新形势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价值观出现了一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艺卓  尹文渊  林志刚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对调节国内农产品供需、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界定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农业贸易发展现状,研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所存在的差距。入世以来,虽然我国农业贸易规模快速扩大,但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存在贸易供应链不稳、贸易结构欠合理、贸易新动能不强、贸易效益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新发展阶段,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我国应做好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农业贸易结构,培育农业贸易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并提升农业贸易对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带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